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2 18: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寿县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诗歌的基本常识,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熟读并朗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激情,把握诗人用词的匠心。
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语
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9
( http: / / www.21cnjy.com ).18”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祖国广袤的土地遭受到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艾青坚定地汇入人民抗日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学生朗读。
4、齐读。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去歌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中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2、诗的情感往往暗含在意象中。你能找出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吗?你能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吗?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
3、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假如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会受到影响吗?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那么,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可看作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五、拓展练习
1.“假如我是一只鸟”,今天面对我们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你会歌唱什么呢?试仿照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也写一首小诗,也当一回时代的小诗人吧!
2.阅读理解并背诵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诗中(
)一词表达诗人对中国土地的赞美;(
)一词抒发诗人对中国土地的眷恋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这句诗?“微风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长江”表达的诗意分别是什么?
(4)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我爱这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鸟←──—假如────────我
歌唱



──→土地(祖国)←────—

附文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