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8: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
1.B【解析】B项,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二段表述为“当我们提到‘树”时,‘树’作为一个单独的语音或字
形就只是一个符号具”。
2,D【解析】D项,因果颠倒。材斜一第三段表述为“所以司马迁在其《史记·屈原列传》中,就特别提出
了‘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的说法”。
3.C【解析】C项,“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叙写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不属于词之“衍义”的
诠释,而是其在语序轴中所构成的意义。
4.①论证手法多样,论证充分有力。如张惠言曾对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分析,《离骚》“初
服”的解析大量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②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条理清晰。如“可能”“依循这些理
论概念”等修饰限定词语的使用。③结构严谨,层次鲜明。文本先从“符号学”理论出发,一步步过渡到
词之“衍义”的诠释的分析。(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5.①从“符号具”与“符号义”的概念来看,“美人”这一“符号具”的“符号义”为“所思慕的美人”。②从语序
轴与联想轴的概念来看,“美人”联想轴层面的意义可指某一类有“美”的特质的人,或是某一类美好事
物的象征。③《赤壁赋》中的“芙人”可能受到了屈原及其笔下“美人”意象的影响,可能象征“圣主贤臣
或关好理想”。
6.C【解析】C项,“大根被鬼子威逼,被迫在鬼子的军营做了半年的厨师”错误。根据原文第九段“没想
到大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与第十二段“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大根做了鬼子们最爱喝的酸辣肚
丝汤”可知,大根并非被迫去的,而是特意去寻找机会复仇的。
7,C【解析】C项,“突出了人物大仇得报的喜悦”错误。“大雨伴着雪鸣”的环境描写是为了渲染紧张氛
围,暗示即将有“大事”发生,且此时“复仇”尚未完成。
8.①机智与勇敢。大根表面上是去做鬼子的大厨,实则寻找机会复仇,这一行为体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②忍辱负重与坚韧不拔。面对家破人亡的惨痛,大根没有选择直接对抗,而是选择隐忍,但复仇的目标
始终笃定,以做鬼子大厨的方式逐步接近目标,这种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赞赏。
9.①首先,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刀神”指的是主人公大根,他凭借一把锋利的菜刀,以精湛的刀法为家人
复仇,展现了超凡的武艺和勇气。他的刀法娴熟,干净利落,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被江湖人士誉为“刀
神”。②其次,“刀神”象征着大根的正义与坚韧。在文中,大根面对日本鬼子的残暴行径,没有选择逃
避或屈服,而是默默地磨菜刀,等待时机为家人复仇。他的坚韧不拔和正义感,使得他在逆境中不断成
长,最终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③此外,“刀神”还寓意着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抗争。在那个动荡不
安的年代,大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勇敢地站出来,为民族的尊严和自由而斗争。他的“刀神”形象,成了
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行,为追求自由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10,BE℉【解析】“夫求古贤之意”意思是“探究古代贤人的思想”,表意完整,应在“意”后断开,即B处;
“宜以大者远者先之”是探求古贤之意的着眼,点,应在其后断开,即E处:“必迁回而难通,然后已焉可
也”,“然后”与前构成先后关系,应在“然后”前断开,即F处。整句意思是探究古代贤人的思想,应该
先从大的、长远的方面着眼,必定要经历曲折迂回且难以理解的过程,然后方能最终解决。
11.A【解析】A项,“喻”,“告诉”/“看重”。B项,“所以”,均为“用来…”。C项,“亡”,使动用法,意为
“使…灭亡”;“侣”,意动用法,意为“以…为伴侣”。D项,“智力”,均为“智谋力量”。
12.C【解析】C项,“苏轼认为”错误。“乐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出于不幸,而不是他用兵的过错”是“议
论的人”的看法,这是苏轼反对的观,点。
13.(1)伊尹放逐太甲却不被怀疑,太甲被放逐却没有怨恨,这是为了把国家大业放在最公正的位置上,并
且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做法啊。(“疑”,怀疑;“是”,这:“以天下为心者也”,判断句式)
(2)议论的人认为燕惠王不贤明,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领,最终使乐毅逃离(燕
国)。[“以为”,认为:“用反间”,被(敌人)用了反间计;“走”,逃跑]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