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1.已知,则“”是“”(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是等腰三角形”是“是等边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B. C. D.
6.已知:是方程的两根,,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集合,.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设命题,,则p是q的_______条件( )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9.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10.(多选)已知关于x的方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为0
B.方程无实数根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C.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是
D.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11.已知集合,集合,若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已知条件,条件,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
13.给出如下三个条件:①充要②充分不必要③必要不充分.请从中选择补充到下面横线上.
已知集合,,存在实数m使得“”是“”的________条件.
14.已知命题,命题或,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5.若a,b都是实数,试从①;②;③;④中选出适合的条件,用序号填空:
(1)“a,b都为0”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
(2)“a,b都不为0”的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
(3)“a,b至少有一个为0”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若,则,即充分性成立;
若,例如,,
可得,满足题意,
但,即必要性不成立;
综上所述:“”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是“”的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因为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是等腰三角形”推不出“是等边三角形”,
又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是等边三角形”可以推出“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是等腰三角形”是“是等边三角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推不出,故充分性不成立;
但可以推出,故必要性成立
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5.答案:A
解析:;反之,,例如,满足,但,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6.答案:A
解析:是方程的两根,,即; 当时, ,但不是方程的根,即,故选A.
7.答案:C
解析:先看充分性:因为,当,时,为偶数;
当,时,;当,时,;
当,时,;则可表示所有奇数;
综上,可表示所有整数,即可表示所有偶数.
因为,则,所以“”是“”的充分条件;
再看必要性: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
即“”是“”的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当时,必有成立,反之不成立,
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9.答案:B
解析:由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
故,得,
故答案为:B.
10.答案:BD
解析:对于选项A,当时,方程为,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果方程没有实数根,则,解得,又是的必要条件,所以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方程有两个正根,则解得,所以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是,所以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则解得,所以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BD.
11.答案:
解析: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
12.答案:或
解析:条件中的元素为2和
又中的元素必在当中
,从而条件当中的元素为
当时,,此时满足题意
当时,,经检验此时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或
13.答案:②,③
解析:①“”是“”的充要条件,则,,此方程无解,故不存在实数m,则不符合题意;
②“”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时,,,;解得,符合题意;
③“”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时,当,,得;
当,需满足,,,解集为;
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
故答案为:②,③.
14.答案:
解析:设命题p对应的集合为A,命题q对应的集合为B,则,或.因为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所以或A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所以①或②或③,
解不等式组①得,解不等式组②得,解不等式组③得.
又,所以c的取值范围为.
15.答案:(1)①或②或③
(2)④
(3)①
解析:①或,即a,b至少有一个为0;
②互为相反数,即a,b可能均为0,也可能一正一负;
③或
④或即a,b同号且都不为0.
“a,b都为0”的必要条件是①或②或③;“a,b都不为0”的充分条件是④;“a,b至少有一个为0”的充要条件是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