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18:17:55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河池期末)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  )有关。
A.高度 B.长度 C.刻度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2025四上·河池期末)运动时呼吸会加快,下列关于呼吸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感觉到累了
B.在缺氧的高原地区,即使不运动,人体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呼吸也会加快
C.经常运动,会增大肺活量,使每次呼吸可获得更多的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A 错误:运动时呼吸加快,是因为肌肉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二氧化碳,神经系统会调节呼吸中枢加快呼吸,以满足机体供氧需求,并非因 “感觉累”。
B 正确:高原缺氧时,人体为获取足够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补偿氧含量不足。
C 正确:经常运动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扩大胸廓活动范围,增大肺活量,使每次呼吸摄取更多氧气。
3.(2025四上·河池期末)下列关于膳食宝塔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一点也不能有偏差
B.膳食宝塔越下层的食物食用量越多
C.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丰富食物种类
【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 ,有利于我们的营养的吸收,但不是一点也不能偏差。
4.(2025四上·河池期末)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和维生素。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均衡饮食,不能挑食,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2025四上·河池期末) 鱼用(  )呼吸。
A.鳃部 B.嘴部 C.鳞片
【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通过鳃部呼吸。鳃内密布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管,二氧化碳则排入水中。嘴部主要用于摄食和控制水流进入鳃腔,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均非呼吸器官。该机制使鱼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适应水生环境。
6.(2025四上·河池期末)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长一点。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响,时间也久。
7.(2025四上·河池期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或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都需要有力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或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施加力,因此本题正确。
8.(2025四上·河池期末)橡皮筋具有弹性,不管用多大的力拉它,只要力取消后,橡皮筋都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橡皮筋的弹性是有限的,用力过大,橡皮筋可能被扯断。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9.(2025四上·河池期末)从斜面越高处释放小车,小车冲下斜面后具有的能量越大。(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小车从斜面越高处释放,初始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与高度正相关)。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高度越高,转化的动能越多,故冲下斜面后具有的能量(动能)越大。这符合机械能转化规律,因此说法正确。
10.(2025四上·河池期末)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
【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解答】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物极必反,适量即可。
【分析】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11.(2025四上·河池期末)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声音的高低(音调)才与振动频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题干混淆了响度与音调的影响因素,故说法错误。
12.(2025四上·河池期末) “和谐号”的车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答案】减少空气阻力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和谐号” 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这种造型能使空气更顺畅地流过车身,显著降低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阻力减小可减少能耗、提升运行速度,同时降低噪音,让列车运行更高效平稳,这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对交通工具外形的优化设计。
13.(2025四上·河池期末)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我们会发现,粗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   细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   。
【答案】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我们会发现,粗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低,细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高。
14.(2025四上·河池期末)相同条件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   。
【答案】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相同条件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15.(2025四上·河池期末)图中的器官通过不断地   ,把食物揉烂成   。
【答案】蠕动;食糜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图中器官为胃,其壁由肌肉组成,通过反复的收缩和舒张(蠕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消化。蠕动可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同时挤压、研磨食物,使其逐渐被揉烂成糊状的 “食糜”,为后续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做准备。这一过程体现了胃的物理性消化功能。
16.(2025四上·河池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
【答案】反冲力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气球内的气体喷出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气体对气球施加一个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即反冲力。例如火箭发射时燃料向下喷射,反冲力推动火箭升空。该力是物体因喷出物质而获得的反向动力,使气球等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17.(2025四上·河池期末)连一连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弹钢琴时琴弦振动发声;揉搓皮筋和拉伸皮筋不能让皮筋振动发声;按压鼓面不能让鼓振动发声;抓挠桌面会产生声音;敲击铝片琴会产生声音。
18.(2025四上·河池期末)让正在发声的音叉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好方法
【答案】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音叉发声时叉股处于振动状态。用手握住音叉,会通过外力阻碍叉股的振动,使其振动迅速停止,从而让声音消失。这直接验证了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的声学原理,是简单有效的操作方式。
19.(2025四上·河池期末)请写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至少五个)
【答案】震耳欲聋;娓娓动听;鸦雀无声;铿锵有力;淅淅沥沥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这些词语从不同维度描绘声音 ——“震耳欲聋”“铿锵有力” 侧重音量强弱;“娓娓动听”“淅淅沥沥” 突出音色特点;“鸦雀无声” 则反衬寂静。通过拟声、夸张等手法,让抽象的声音变得可感,体现了汉语对声音描摹的丰富性。
20.(2025四上·河池期末)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肺活量
【答案】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持续锻炼呼吸肌。
深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每天练习。
吹气球 / 乐器:通过反复吹气增强肺部扩张能力。
爬楼梯:替代电梯,提升心肺耐力。
扩胸运动:舒展胸腔,增加肺容量。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与肺功能相关,需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肺弹性。有氧运动可提升心肺功能,呼吸训练直接锻炼换气效率,吹气球等主动呼气动作能强化肺泡活性。坚持这些方法可逐步改善肺部通气能力,尤其适合久坐人群和青少年。
21.(2025四上·河池期末)呼吸的秘密。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1)从表中我们发现: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其中大量   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   的含量基本不变。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空气中的   在不断减少。
(2)运动时呼吸会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静时多。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
(3)有人说,人的呼吸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说说你的理由   。
【答案】(1)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2)加快;氧气;肺活量
(3)不对;空气是混合气体,氮气含量多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时,肺吸入空气后,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入肺泡,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氮气因不参与气体交换含量不变。封闭空间中氧气被持续消耗,导致人体缺氧而胸闷。
(2)运动时肌肉代谢增强,需氧量增加,因此呼吸频率加快以吸入更多氧气;同时呼出更多二氧化碳。肺活量反映肺的最大通气能力,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经常运动可提升肺活量,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3)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除氧气外,还有 78% 的氮气等;呼出气体中氧气占 16%,氮气约 78%,二氧化碳仅占 4%。呼吸本质是气体交换,吸入氧气供细胞代谢,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呼气排出,并非只吸入氧气、只呼出二氧化碳。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四上·河池期末)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  )有关。
A.高度 B.长度 C.刻度
2.(2025四上·河池期末)运动时呼吸会加快,下列关于呼吸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运动时呼吸会加快,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人感觉到累了
B.在缺氧的高原地区,即使不运动,人体为了获得足够的氧气,呼吸也会加快
C.经常运动,会增大肺活量,使每次呼吸可获得更多的氧气
3.(2025四上·河池期末)下列关于膳食宝塔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要严格按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一点也不能有偏差
B.膳食宝塔越下层的食物食用量越多
C.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丰富食物种类
4.(2025四上·河池期末)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5.(2025四上·河池期末) 鱼用(  )呼吸。
A.鳃部 B.嘴部 C.鳞片
6.(2025四上·河池期末)深吸一口气,吹响一个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长一点。
7.(2025四上·河池期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或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都需要有力的作用。(  )
8.(2025四上·河池期末)橡皮筋具有弹性,不管用多大的力拉它,只要力取消后,橡皮筋都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9.(2025四上·河池期末)从斜面越高处释放小车,小车冲下斜面后具有的能量越大。(  )
10.(2025四上·河池期末)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
11.(2025四上·河池期末)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
12.(2025四上·河池期末) “和谐号”的车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13.(2025四上·河池期末)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我们会发现,粗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   细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   。
14.(2025四上·河池期末)相同条件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   。
15.(2025四上·河池期末)图中的器官通过不断地   ,把食物揉烂成   。
16.(2025四上·河池期末)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
17.(2025四上·河池期末)连一连
弹钢琴
揉搓皮筋 能发声
拉伸皮筋
按压鼓面 不能发声
抓挠桌面
敲击铝片琴
18.(2025四上·河池期末)让正在发声的音叉停止发声,你有什么好方法
19.(2025四上·河池期末)请写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至少五个)
20.(2025四上·河池期末)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肺活量
21.(2025四上·河池期末)呼吸的秘密。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1)从表中我们发现: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其中大量   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   的含量基本不变。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空气中的   在不断减少。
(2)运动时呼吸会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静时多。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
(3)有人说,人的呼吸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说说你的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尺子振动的频率和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有关。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答案】A
【知识点】呼吸次数;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A 错误:运动时呼吸加快,是因为肌肉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二氧化碳,神经系统会调节呼吸中枢加快呼吸,以满足机体供氧需求,并非因 “感觉累”。
B 正确:高原缺氧时,人体为获取足够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补偿氧含量不足。
C 正确:经常运动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扩大胸廓活动范围,增大肺活量,使每次呼吸摄取更多氧气。
3.【答案】A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我们要参照膳食宝塔的标准饮食 ,有利于我们的营养的吸收,但不是一点也不能偏差。
4.【答案】A
【知识点】蛋白质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和维生素。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均衡饮食,不能挑食,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答案】A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通过鳃部呼吸。鳃内密布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管,二氧化碳则排入水中。嘴部主要用于摄食和控制水流进入鳃腔,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均非呼吸器官。该机制使鱼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适应水生环境。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响,时间也久。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或运动的物体静止下来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施加力,因此本题正确。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弹力
【解析】【分析】橡皮筋的弹性是有限的,用力过大,橡皮筋可能被扯断。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
9.【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小车从斜面越高处释放,初始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与高度正相关)。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高度越高,转化的动能越多,故冲下斜面后具有的能量(动能)越大。这符合机械能转化规律,因此说法正确。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解答】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物极必反,适量即可。
【分析】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声音的高低(音调)才与振动频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题干混淆了响度与音调的影响因素,故说法错误。
12.【答案】减少空气阻力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和谐号” 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这种造型能使空气更顺畅地流过车身,显著降低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阻力减小可减少能耗、提升运行速度,同时降低噪音,让列车运行更高效平稳,这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对交通工具外形的优化设计。
13.【答案】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我们会发现,粗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低,细的钢管发出的声音较高。
14.【答案】大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相同条件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15.【答案】蠕动;食糜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图中器官为胃,其壁由肌肉组成,通过反复的收缩和舒张(蠕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消化。蠕动可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同时挤压、研磨食物,使其逐渐被揉烂成糊状的 “食糜”,为后续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做准备。这一过程体现了胃的物理性消化功能。
16.【答案】反冲力
【知识点】反冲力
【解析】【分析】当气球内的气体喷出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气体对气球施加一个与喷出方向相反的力,即反冲力。例如火箭发射时燃料向下喷射,反冲力推动火箭升空。该力是物体因喷出物质而获得的反向动力,使气球等物体沿相反方向运动,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17.【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弹钢琴时琴弦振动发声;揉搓皮筋和拉伸皮筋不能让皮筋振动发声;按压鼓面不能让鼓振动发声;抓挠桌面会产生声音;敲击铝片琴会产生声音。
18.【答案】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音叉发声时叉股处于振动状态。用手握住音叉,会通过外力阻碍叉股的振动,使其振动迅速停止,从而让声音消失。这直接验证了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的声学原理,是简单有效的操作方式。
19.【答案】震耳欲聋;娓娓动听;鸦雀无声;铿锵有力;淅淅沥沥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这些词语从不同维度描绘声音 ——“震耳欲聋”“铿锵有力” 侧重音量强弱;“娓娓动听”“淅淅沥沥” 突出音色特点;“鸦雀无声” 则反衬寂静。通过拟声、夸张等手法,让抽象的声音变得可感,体现了汉语对声音描摹的丰富性。
20.【答案】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持续锻炼呼吸肌。
深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每天练习。
吹气球 / 乐器:通过反复吹气增强肺部扩张能力。
爬楼梯:替代电梯,提升心肺耐力。
扩胸运动:舒展胸腔,增加肺容量。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与肺功能相关,需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肺弹性。有氧运动可提升心肺功能,呼吸训练直接锻炼换气效率,吹气球等主动呼气动作能强化肺泡活性。坚持这些方法可逐步改善肺部通气能力,尤其适合久坐人群和青少年。
21.【答案】(1)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2)加快;氧气;肺活量
(3)不对;空气是混合气体,氮气含量多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时,肺吸入空气后,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入肺泡,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氮气因不参与气体交换含量不变。封闭空间中氧气被持续消耗,导致人体缺氧而胸闷。
(2)运动时肌肉代谢增强,需氧量增加,因此呼吸频率加快以吸入更多氧气;同时呼出更多二氧化碳。肺活量反映肺的最大通气能力,是衡量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经常运动可提升肺活量,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3)呼吸时吸入的空气中除氧气外,还有 78% 的氮气等;呼出气体中氧气占 16%,氮气约 78%,二氧化碳仅占 4%。呼吸本质是气体交换,吸入氧气供细胞代谢,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随呼气排出,并非只吸入氧气、只呼出二氧化碳。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