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系列练习:第二单元 第6课-第10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系列练习:第二单元 第6课-第10课(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2 18:39:48

文档简介

10.《论语》十二章
自我小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  )  
为人móu(  )
学而不思则wǎng(  )
思而不学则dài(  )
曲ɡōnɡ(  )
而枕之博学而dǔ(  )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传不习乎(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
(2)《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_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逾矩(      )
(3)人不堪其忧(      )
(4)不舍昼夜(      )
6.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9.选文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请任选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②,敏以求之者也③。”
(《论语·述而》)
子曰:“吾尝④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⑤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巧言乱德⑥,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注:①患:担心。②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③敏以求之者也:自己是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④尝:曾经。⑤过:犯错误。⑥乱德:败坏道德。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生而知之者(    )
(2)夜不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
(2)小不忍则乱大谋。
12.谈谈你对第一则中“患不知人”的理解。
13.当前出现了《论语》热,观察下图,说说其寓意。
1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知识储备,谈谈对“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地区”的感想。(不少于50字)
INCLUDEPICTURE
"../../../../v41.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
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带一把宝剑。
雕像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介绍,雕像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整体建筑环境与周围空间环境出发,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
15.(2014浙江杭州)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辩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参考答案
1.愠 谋 罔 殆 肱 笃
2.(1)真诚,诚实 (2)老师传授的知识 (3)学过的知识 (4)听从,采纳
3.(1)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
(2)儒 孔子 言行 《孟子》 《大学》 《中庸》
4.(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1)生气,发怒 (2)规矩,规范 (3)能忍受 (4)舍弃
6.(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8.示例: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从心所欲 择善而从
9.示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10.(1)不是 (2)睡觉
11.(1)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2)小事情不忍耐就破坏了大的谋略。
12.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意思是要善于了解别人,从对方身上学到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13.社会上对《论语》牵强附会的新解、心得违背了孔子的本意。
14.示例:(1)对于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只有如此,才能与文化大国相称,才能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2)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广场,彰显了中国立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彰显了中国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回归。
15.(1)解析:认同哪个观点都可以,但是要紧扣毕淑敏“读名著”或汪曾祺“读杂书”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①认同毕淑敏的阅读观,因为阅读名著更能提升素养,启发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思考。②认同汪曾祺的阅读观,因为阅读杂书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广泛认识世界。
(2)解析:注意题目中“运用比喻”“读书感悟”“跟帖的方式”等要求。
答案示例:读书如登山,山登得高,景象就看得远;书读得多,眼界就开阔。7.
再塑生命的人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感慨(kǎi) 
走廊(láng) 
疲惫不堪(kān)
B.搓捻(cuō)
奥秘(mì)
小心翼翼(yì)
C.航行(xíng)
模仿(mó)
截然不同(jié)
D.缝制(féng)
绽开(dìng)
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研制的领导者,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城外的垃圾场垃圾成山,泡沫塑料满天飞,真是美不胜收。
D.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为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是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______________,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塑生命的人”用我国通俗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受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______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______句,将“______”改为“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从选文内容来看,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汤姆的午餐
李荷卿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五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两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啪啪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会很快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有删改)
8.文章最感人的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进行概述。
9.读文中画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五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茜老师此刻的心理。
10.露茜老师说“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她的自信来自哪里?
11.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其性格特征是什么?
12.阅读课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给了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
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打理生活和写字。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诫自己。他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3.(2014浙江丽水、衢州)按要求完成任务。
六年级的小易是个“别字大王”,这次又把“闲暇”的“暇”、“浪费”的“费”、“教诲”的“诲”写错了。怎样才能避免写错别字呢?小易向你请教。请你从下表中任选一题,根据偏旁与字义的关系,结合词语为他讲解。
题号
词语
词语解释
易错字
偏旁
(1)
闲暇
空闲时间


(2)
浪费
不加约束地使用财物等


(3)
教诲
教育训导

言(讠)
参考答案
1.D 解析:D项,“绽”读音应为“zhàn”。
2.C 解析:“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用在C项中,不合语境。
3.安妮·莎莉文 重新塑造生命 唤醒“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再生父母
4.(1)① 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
(2)③ ? !
5.“寂静”是指“我”失聪,听不到声音;“黑暗”是指“我”是盲人,看不到光明。
6.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理解“水”。
7.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概念。
8.汤姆代汤米受罚。
9.示例:汤姆的挺身而出让她感动;惩罚汤姆这样有担当的孩子让她于心不忍;制定的班规不可轻易改变让她犹豫不决。
10.解析:露茜老师很清楚自己所接的这个班级的学生非常顽劣,但她通过汤姆代汤米受罚这件事发现,这些学生有爱心、有责任感,因而有了自信。
参考答案:她的自信来自这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孩子。(或:她的自信来自这个有爱心的、团结的班集体。)
11.解析:从文章的题目和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来看,主人公应是汤姆。结合主要事件“替汤米受罚”来思考汤姆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汤姆是一个顽劣而不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的孩子。
12.示例:(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2)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13.解析:指出偏旁表达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注意说话的语气。
答案示例:小易,你看,“日”这个偏旁可以表示时间,而“闲暇”的意思是指空闲的时间,所以这个词语中应该用“日”字旁的“暇”。你明白了吗?8.
我早年的生活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尴尬(gà)  开拓(tuò) 
停滞不前(zhì)
B.威慑(shè)
谋生(mú)
桑德赫斯特(hè)
C.乐意(lè)
冷漠(mò)
遗憾无比(hàn)
D.好处(hǎo)
管辖(xiá)
宽宏大量(hóng)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shì____的shì____察。所有的“部队”都zhěng____装待发。父亲敏ruì____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róng____。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cǎi____,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
3.根据课文选词填空。
(1)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______(慈爱 慈祥 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
(2)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______(荣耀 享受),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______(荣耀 享受)。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B.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C.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D.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
我开始了军旅生涯。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
5.“考试”对12岁的丘吉尔来说,为什么是一块“冷漠的领地”?
6.此文诙谐幽默,文中画线句子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请任选其中一句试简析其作用。
7.丘吉尔在学习上是“差生”,但他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8.文章开头说“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联系选文及你所了解的丘吉尔,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人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信奉的那句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有删改)
9.从全文来看,围绕“经营好你的人生”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10.第②段中举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道理?
11.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12.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13.丘吉尔为什么要强迫孩子们必须懂英语?联系现今社会上人们对待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的态度,简单谈谈你对这两种语言的学习的看法。
14.(2013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它像蓝天一样明净,像大海一样péngpài。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____A____(不可或缺 不可理喻)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极其无限高贵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懂得zhēnxī,懂得奋斗,也懂得感恩。让我们shìfàng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1)请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参考答案
1.B 解析:B项,“谋”读音应为“móu”。
2.式 视 整 锐 容 彩
3.(1)仁慈 (2)荣耀 享受
4.D 解析:D项中第二个逗号应为顿号。
5.因为考的总是小丘吉尔最不喜欢的科目、不知道的内容,题目也总是难题、偏题(至少对小丘吉尔来说如此),使得他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6.意思是当初父亲并没有看出“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在这轻松的调侃中,体现出一位英国绅士和资深政治家的谦逊与机敏。
7.(1)要自信,不自卑。(2)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努力学习,为之奋斗。
8.丘吉尔说“每个人都是昆虫”,就是相信自己与他人只有个性差异,没有智力上的本质差别。但同时又确信自己与众不同,“是一个萤火虫”,能发光,这说明丘吉尔充分地看到了自己的特长。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在考试成绩全校最差的情况下也充满自信,发现、发展自己的长处,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
9.(1)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2)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0.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11.(1)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作家二月河和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2)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证明了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12.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举例略。(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13.因为在英国,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能熟练地掌握母语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且母语在生活与工作中使用最多,最有实用价值,所以丘吉尔要强迫孩子们必须懂英语。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重英语轻母语(汉语)的倾向。我们应该首先学好母语,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学习英语;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公民应懂英语。
14.(1)澎湃 珍惜 释放
(2)解析:“不可或缺”指“不能有一点点缺失”。“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根据句意,应选择“不可或缺”。
答案:不可或缺
(3)解析:“极其”“无限”语意重复,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答案:去掉“极其”或“无限”。9.
王几何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须臾(yú)  屏息(píng) 
洗耳恭听(gōng)
B.呆板(dāi)
铭记(míng)
微微斜翘(qiào)
C.嘈杂(cáo)
丑陋(lòu)
哄堂大笑(hōng)
D.绰号(chuò)
眉梢(shāo)
弥勒佛(mí)
2.根据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__________(趾高气扬 得意扬扬)的表情。
(2)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______(吓
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
(2)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
(3)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
(4)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哪,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压教室里的嘈杂声。“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我们也会画!’”
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
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忘乎其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二十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4.请概括选文前六段叙述的主要事件。
5.选文第一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6.请把下面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1)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
(2)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
7.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与“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意思相近的语句。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2题。
我说,你听
木 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为了照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有改动)
8.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
(2)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10.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①“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②“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选择第___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12.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与老师在课堂上感受最深的一次交流。
13.课文中的王玉琳老师被学生们取了个绰号叫“王几何”,你如何看待给老师取绰号这种现象?
14.(2012黑龙江齐齐哈尔)仔细观察右边题为“感恩”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感 恩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屏”读音应为“bǐng”。
2.(1)得意扬扬 (2)镇
3.(1)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4)语言描写
4.大家徒手画几何图形失败。
5.引出下面的情节。
6.(1)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没啥了不起。(2)如此喜剧的事大家谁也不肯放过。
改后虽然句意与原句相同,但语气远远没有原句强烈。既不能表现同学们的自大,也不能表现大家的兴高采烈、跃跃欲试。
7.示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①“我”上课走神,老师引导“我”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 ③老师脑梗严重,但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意思对即可)
9.(1)因为老师已经巧妙地提醒了走神的学生,若无其事,正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意思对即可)
(2)看到老师的病情,伤心、难过之情难以控制,体现了“我”对老师深深的爱怜、痛惜。(答案应含有“对老师的深情”“情感难以控制”两点内容,意思对即可)
10.示例一:第①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头发的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赞美之情。从而表现了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也表现了老师的细心、爱心,对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示例二:第②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也可任选其他角度,如联想和想象、词语的赏析等,表达合理即可)
11.第一个“好!”表现的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第二个“好!”表现的是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可有不同角度,合理即可)
12.略(“交流”能较好地体现“感受深”,表达通顺即可)
13.示例:对于这种现象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学生很喜欢、敬佩某位老师,就给老师取个绰号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如文中的“王几何”就属此类,这种情况是善意的,可以理解。不少调皮学生被某老师处罚过,心存不满,给老师取个绰号,取笑或侮辱老师,这种情况必须杜绝。
14.示例: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引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6.
我的老师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黑痣(zhì)  军阀(fá)  褪色(tuì)
B.孤舟(gū)
卜问(pǔ)
焚香(fén)
C.海鸥(ōu)
磕头(kē)
时辰(chen)
D.模仿(fǎng)
劝慰(wèi)
温柔(róu)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2)(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3)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3.根据课文选词填空。
(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____(挡 击 迎 阻),教鞭轻轻地________(砸 打 敲 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________(声音 声调
音调 调子)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________(声音 声调 音调 调子)。
(3)一个孩子的________(纯净 纯洁 纯真 纯粹)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D.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吗?”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5.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6.一般来说,孩子是期盼假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暑假“漫长”?
7.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8.“我”转到条件较好的县立学校读书,为什么说“可惜”?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
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①,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注:①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这里是打比方的说法。
9.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
10.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
11.第⑤段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
12.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
13.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
14.假如作者在写了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讯,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请你替作者写一段文字表达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热爱之情。
15.(2012湖北黄冈)郭老师在黄冈市语文“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荣获第一名,将代表黄冈参加全省“教学比武”
假如你是郭老师的学生,请你向郭老师发一条短信表示祝贺。要求:不少于30字,不得透露学校、班级和姓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B 解析:B项,“卜”读音应为“bǔ”。
2.(1)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2)形容心地纯真。(3)没有比这个再大。
3.(1)迎 敲 (2)音调 音调 (3)纯真
4.B 解析:B项中“接近”和“爱好”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先“接近”后“爱好”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5.解析:应联系语境进行辨析,甲处是自己睡觉睡迷糊了,所以用“迷迷糊糊”,而乙处是指话说得不清楚,所以用“模模糊糊”。
答案:B C
6.因为“我”非常热爱蔡老师,在假期中见不到蔡老师了,所以觉得暑假“漫长”。
7.解析:“多么”“难比啊”“什么时候”“能再见一见”这些词语感彩强烈。
参考答案:抒情和议论。抒发了“我”对蔡老师强烈的思念之情。
8.解析:“我”所看重的不是学校,而是老师。
参考答案:因为离开了慈爱、公平、伟大的,“我”无限依恋的蔡老师。
9.小男孩可能有以下这些顾虑:①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②怕因分数低被老师批评;③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④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批评。(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10.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让秦老师看出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对他有了一些好感),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
11.当得知小男孩要求加分的真实原因后,秦老师那女人特有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她很想给小男孩加一分,但她又一向很讲原则,让她放弃原则很难,因此她犹豫不决。(意思相近即可)
12.在总成绩上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时一还十。
13.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对小男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取得了成功,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意思相近即可)
14.敬爱的蔡老师:
您好!
您还记得在××小学时那个用石板迎着您的教鞭、男扮女装表演舞蹈的调皮男生吗?那个男生就是我。您帮我排除纠纷后写的劝慰信,我至今保存完好,您对我“心清如水”的评价激励了我一生!老师,多年不见,我的感激永留心底,我的思念与日俱增!老师,我衷心地感谢您!
祝您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您的学生:魏巍
××年×月×日
15.示例:(1)祝贺您,县市赛课大显身手;祝愿您,全省比武魅力四射。(2)市县名师同竞技,您已夺冠;全省精英比武,您再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