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ìng) 鲜妍(yán) 星子
B.冠冕(guān) 留滞(zì) 鹅黄
C.柔嫩(nèn) 栖息(qī) 疆硬
D.呢喃(ní) 颤抖(chàn) 妖娆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轻快灵巧)
B.那轻,那娉婷,你是(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花冠)
D.是燕/在梁间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林徽因现存的诗作有五十余首,大抵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样,富有个性,别具一格。
B.林徽因十六岁时受邻居女建筑师影响,立下投身建筑事业,一生都在不懈耕耘。
C.在春天这样的季节里,林徽因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这一季的心情。
D.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4.本诗作者________,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近现代________、作家和诗人。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A.林徽因 B.谢婉莹 C.散文家 D.建筑学家
5.对下面诗歌的解说和赏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四月天”是主意象,“云烟、星子、雨点、百花、圆月、白莲”等是次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庞大意象群,抒发了对“你”的热爱与赞颂。
B.本诗的排行别具一格,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采用倒装句式,又在押韵处出人意料地转行,形成一种新颖、跳跃而又和谐的节奏形式。
C.诗人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加突出了“你”在“我”心中的独特性;“我”的爱是不为他人所动的,是执着而坚定的。
D.四月是蕴含希望与梦想的季节,也是洋溢着忧愁与怀思的季节,因此,诗人用四月天比喻的情感中,既有淋漓尽致的“爱”与“暖”,也有难以释怀的忧伤。
6.小甘在朗诵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告诉它,朗诵的整体节奏不应( )
A.舒缓 B.明快 C.和畅 D.深沉
7.下列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与课文最为不同的一项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C.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巅。(杜审言)
D.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8.阅读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根据示例填写表格
诗节 意象 画面概括 特点分析
第一节 四月天、春风、春光 春光风舞 鲜明艳丽、轻盈明快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9.金秋十月,九①班正在准备诗歌朗诵会,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小文准备配乐朗诵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她手头有几种类型的乐曲,请你帮她选择并说明理由。
①激昂的进行曲
②轻柔的协奏曲
③伤感的小夜曲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主持人撰写一段诗歌朗诵会的开场白,50字左右。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各题。
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仁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敬喜说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范。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啼,——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0.诗中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11.诗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12.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13.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出现,有何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娉婷(pìng)——pīng;B. 留滞(zì)——zhì;C.疆硬——僵硬;故选D。
2.答案:C
解析:C.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故选C。
3.答案:A
解析:B.成分残缺,在“建筑事业”的后面添加“的志愿”;C.表意重复,将“春天”或“这样的季节”删去;D.语序不当,将“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与“意境的优美”内容互换;故选A。
4.答案:A;D
解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的作者是林徽因。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她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开拓者,还参与抢救改造传统景泰蓝。
林徽因早年随父亲游历欧洲,1924年赴美留学,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术与建筑,毕业后转入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9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结婚,同年一起回国,在东北大学执教。1930年到1945年,夫妇二人共同走遍了中国大部分省区,考察测绘两千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的认识,从此得以保护,比如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重要文物古迹,她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并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为中国的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30年代从事诗歌、小说创作,组织文艺沙龙,对京派文学产生一定影响。她的诗多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
据此可知第①空:A;第②空:D。
5.答案:D
解析:D.根据关键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结合“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等具体描写可知,四月是蕴含希望与梦想的季节,充满淋漓尽致的“爱”与“暖”,没有“洋溢着忧愁与怀思的季节”和“也有难以释怀的忧伤”的意思;故选D。
6.答案:D
解析:《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生机和活力的希望和向往之情,全诗基调优美、宁静,让人读完后内心十分温暖。因此D不适合。故选D。
7.答案:D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其他均描摹春景。
8.答案:
诗节 意象 画面概括 特点分析
第一节 四月天、春风、春光 春光风舞 鲜明艳丽、轻盈明快
第二节 云烟、春风、星子、细雨、花 云烟春雨 轻柔朦胧、灵动静谧
第三节 百花的冠冕、月圆 花好月圆 鲜艳美丽、圆满动人
第四节 鹅黄、绿芽、白莲 雪后新生 柔嫩喜悦、生机希望
第五节 花开、燕、四月天 花开燕喃 爱与温暖、充满希望
解析: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一诗中。诗人借用“四月天”,这一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意象,轻灵欢快的节奏,书写着对生命的赞歌,抒发了诗人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
原文:第一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第二节: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第三节: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第四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第五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根据原文可知,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意蕴丰富的景物。第二节中的意象是:云烟、春风、星子、细雨、花,从“云烟”“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可以概括第一幅画面的内容:云烟星雨图;“四月早天里的云烟”营造出一种朦胧轻柔的氛围,“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这些描述勾勒出一个宁静、柔和、富有诗意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之美。
第三节中的意象是:百花的冠冕、月圆,从“鲜妍百花的冠冕”“月圆”可以概括第二幅画面的内容:花好月圆图;“鲜妍百花的冠冕”体现出华丽绚烂,“夜夜的月圆”则增添了圆满、祥和的感觉,整个画面突出了鲜艳美丽、圆满的特点。
第四节中的意象是:鹅黄、绿芽、白莲,从“雪化后那片鹅黄”和“新鲜初放芽的绿”可知,这是雪融化后的新生的美景图,可概括为:雪后新生图。“雪化后那片鹅黄”“新鲜初放芽的绿”展现出清新、鲜嫩的感觉,像初放的生命一般充满希望,“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又增添了圣洁、梦幻的色彩,使画面呈现出纯净而充满希望的特质。
第五节中的意象是:花开、燕、四月天,从“一树一树的花开”和“燕在梁间呢喃”可知,这是一幅“花开燕喃图”,“一树一树的花开”描绘出繁花盛开的热闹景象,“燕在梁间呢喃”带来了活泼的氛围,整体画面充满了爱、温暖和希望,是对美好情感和生命的热烈歌颂。
9.答案:(1)② 这首诗中,纯净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感人至深的优美意境,谱写出一曲爱的颂歌,写出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物情感的浪漫、温馨。选择轻柔的协奏曲,适合表现这样的诗歌基调。
(2)(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诗歌是人类智慧的积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感受经典,做一个儒雅、睿智的翩翩君子!
解析:(1)应从诗歌的主旨角度思考。本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诫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这首诗借歌颂四月的春天,写下了心中的爱,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意境优美,内容纯净,表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物情感的浪漫、温馨。故应选择轻柔的协奏曲作为配乐。据此作答即可。
(2)解答开场白类题目,开头应有称呼,然后围绕诗歌朗诵来拟写,要激发大家参加活动的热情。要注意表达流畅,富有激情。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10.答案:娇柔、温和、静雅、甜美
解析:根据“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仁是夜夜的月圆”“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敬喜说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范。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啼,——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可以提取出“你”的特点:娇柔、温和、静雅、甜美。
11.答案:多角度展开描写,能引导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人心中的“爱”,给读者以感染。
解析: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我们对这些色彩进行光谱分析会发现,它们给人类视觉所造成的印象都是明亮的,都与人的温暖的心理感受相关,带给人们一种稳定的、甚至慵懒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来说,则是一种温润的美感。“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是听觉,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在“夜夜的月圆”和“水光浮动”中,以“暗”和“柔”进一步烘托那种微醺的温暖的感觉。“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可以看出是触觉,画面和声音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鹅黄和白莲之间有人们笑的声音、风舞动的声音、雨滴洒落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和阳光一起浮动的流水的声音、树儿花开的声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声音,在洁白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喧闹起来,但并不觉得杂乱,一定是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关。所以,透过这些表达声音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整首诗歌完整的情绪流,那是欢快的声音,类似溪水的流动——如同一个场景,春暖花开,但是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溪水在雪下流动,阳光照耀之处,漏出的一线溪水冰澈清凉,在冷与暖的交界处,这些文字在跳动。因此,诗人运用多角度的感官描写,来唤起读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让读者身临其境。
12.答案: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图景。表达了对暖春的喜爱,对美好和至爱的赞美
解析:《你是人间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对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表达了对暖春的喜爱,对美好和至爱的赞美。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赞美,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
13.答案: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加深了诗歌的音乐美。
解析:本诗中开头第一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后一节也出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因此本诗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诗人直接提出“我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 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的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而坚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重复强调,再次表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