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 D.开发“计算机”AI系统
2.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及应用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活动的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所有物质之间的转化
C.化学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D.通过化学手段可以改善由于人类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4.下列有关“航天的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测定月壤组成 B.开发新型燃料 C.计算卫星轨道 D.研制航天材料
5.带领团队研发稀土分离技术打破发达国家垄断地位的中国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闵恩泽 C.徐光宪 D.范旭东
6.“大国重器,国士无双。”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极大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科学家是( )
A.徐光宪 B.张青莲 C.侯德榜 D.闵恩泽
7.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因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
A.徐光宪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8.最早制定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屠呦呦 C.拉瓦锡 D.道尔顿
9.从依赖进口到远销世界,我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因他而蓬勃。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
A.闵恩泽 B.徐光宪 C.徐寿 D.张青莲
10.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为测量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张青莲 C.拉瓦锡 D.门捷列夫
11.现代化学正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都伴随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
C.相比电脑模拟实验,传统实验不重要
D.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尤为重要
1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并利用火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编制
13.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14.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面是各个阶段的重大成果或发现:①火药;②铜器;③纸;④火的使用;⑤纳米技术;⑥陶瓷;⑦确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⑧发现元素周期律;⑨“绿色化学”。请你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阶段中。
15.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从钢铁、化石燃料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时代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化学科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请你谈一谈对化学这门学科重要性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
B、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符合题意;
C、“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的研究,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符合题意。
D、开发“计算机”AI系统是计算机科学所研究的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转化及应用;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以及创造新物质的科学;③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④生物体活动的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综上所述,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②。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B、不是所有物质都能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转化,选项错误;C、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选项正确;D、利用绿色化学可以降低污染,有效保护生态,通过化学手段可以吸收已有的污染物,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改善人类不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选项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A、测定月壤组成,探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故A不符合题意;B、开发新型燃料,新能源的开发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故B不符合题意;C、计算卫星轨道属于物理学科研究领域,故C符合题意;D、研制航天材料,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张青莲主要贡献是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徐光宪在稀土分离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提出了稀土分离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国际稀土方面的垄断,该选项符合题意;
D、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工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他创办了永利制碱公司,推动了纯碱工业的发展,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徐光宪提出了稀土分离的全新理论,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杰出贡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故选项符合题意;
D、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8.答案:A
解析: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B、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A
解析:A、闵恩泽在催化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填补了我国炼油催化剂的空白,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符合题意;
B、徐光宪在稀土领域贡献突出,不符合题意;
C、徐寿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不符合题意;
D、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张青莲为测量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贡献,该选项符合题意;
C、拉瓦锡最早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且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说法正确;
B、化学反应都需要一定条件,说法正确;
C、现代化学逐渐走向量子化学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时代,化学实验可用电脑模拟,但是传统实验也很重要,说法错误
D、通过对基本粒子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研究物质变化的本质,对物质微观粒子的研究尤为重要,说法正确。
故选C。
12.答案:C
13.答案:A
解析:纯天然的物质本身就是化学物质,必然含有化学成分;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起着巨大作用;化学生产可能产生对人体健康、环境等有害的物质。
14.答案:①②③④⑥;⑦⑧;⑤⑨
解析:古代,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以此为基础,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一些实用产品,如火药、铜器、纸、陶瓷。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之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纳米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绿色化学”是基于现代化学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新理念,也是今后化学工业发展的方向。
15.答案:没有合成氨的化工技术,人们很难制造出粮食增产所需要的大量氨肥,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没有新药物的成功研制,面对许多疾病人们将束手无策。
解析: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