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初中学校期末教学质量自主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游
B、大运河开凿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3.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用纸写字
D、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4.在表现内容上,提倡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在表现形式上,直如白话,通俗易懂。这是对唐朝哪位诗人作品的评价(
)
A、李商隐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5.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6.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外贸易活跃
D.商业经济繁荣
7.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开创殿试和武举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其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9.唐诗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的山河感受不同
10.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1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的“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A、在城市的瓦舍内,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在市场上看到很多冰裂纹瓷器
13.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1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潍坊的青州就是一个著名的回族聚居区。以下哪项是我国回族形成的原因(
)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流动
B.元朝统一全国
C.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D.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5.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6.下图中⑤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这一壮举(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加强了七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C.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D.开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
17.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9.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20.它传入欧洲以后,使依靠“冷兵器”的欧洲封建骑士阶层不堪一击,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是指(
)
A.指南针
B.应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
21.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22.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实现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2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A.西汉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24.“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5.近年来,国家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清明、端午、中秋均被列为法定节假日。你知道在宋代的传统节日中,哪一个节日最受重视吗(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
第II卷(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
2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指出上述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分)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探究二
经济篇
材料二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 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 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 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哪些新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简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2分)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2分)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探究四
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
1000
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2
分)
材料二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
分)并举一事例。(2
分)
材料三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院万户)
( http: / / www.21cnjy.com )
(3) 根据材料三,写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
(2分)
材料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材料四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心理?(2
分)为此采取了怎样的政策?(2分)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治国经验?(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材料一人物在历史上有何贡献?(4分)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元世祖对农业生产持什么态度?(1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请回答: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2分)为了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建立了什么制度?(2分)对边疆地区又是怎样管辖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国家统治有何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5DADDC
6-10DCCAD
11-15CCCBC
16-20BCDDD
21-25CCCDC
26.
(1)科举制(2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对世界文明产生过一定的影响。(4分)
(2)新特点:对外贸易集中在海路(东南沿海)进行;规模空前;经济效益明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任1点,得2分,4分)
原因:①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鼓励民间海外贸易;(1点,得1分)②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促进海外贸易繁荣。(任1点,得1分)(原因共2分)
(3)诗。(2分)雕版印刷术或火药的发明和应用。(2分)
(4)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2分)
27.
(1)它将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2分)
(2)特点:范围广;交往国家多;交往活跃等(答对一点得2分)事例:鉴真东渡;玄奘西游(或玄奘西行);遣唐使来华;与新罗交往频繁等。(举一例得2分)
(3)南方人口逐渐增加
(2分)
(4)夜郎自大(2分)闭关锁国(2分);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
(5)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不能闭关锁国。(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建立元朝,统一全国。(4分)
(2)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1分)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3分)
(3)疆域辽阔(2分)建立行省制度。(2分)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2分)
(4)重视农业发展;勇于创新,进行体制改革;加强对边疆的治理。(言之有理,任一点即可。2分)
...........................................装...........................................订...........................................线...........................................
县(市、区)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