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见的酸(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常见的酸(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3 09: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常见的酸(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盐酸
B.酚酞试液遇盐酸变红色
C.浓盐酸能形成酸雾
D.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就可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向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用来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可起灭菌的作用,所以自来水中含有相应的这些物质。某同学配制溶液时没有用蒸馏水,而是用了这种自来水,则他配制下列溶液,会使所配药品明显变质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盐酸溶液
3.硫酸、盐酸、硝酸都是常见的酸,之所以认为它们是酸,是因为(  )
A.它们都有酸味
B.都是酸性物质
C.电离时都能产生酸根离子
D.它们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4.某中学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从入口处安全疏散到出口处。若把稀盐酸比作九年级学生,请你帮他选择疏散路线(沿途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5.浓盐酸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变小
B.溶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溶液的质量增加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6.“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7.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就是酸的通性。为了验证酸的通性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无明显现象
B.试管②中产生了气泡
C.试管③中的溶液变黄
D.试管④中的溶液变红
8.要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中和到中性,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钙溶液,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加入的试剂可以是(  )
A.CaCO3 B.Na2CO3 C.Ca(OH)2 D.CaCl2
9.盐酸(HCl)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关于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X不可能是H2O
B.Y可能是硫酸钡
C.若W呈红色,则指示剂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D.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
10.某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甲、乙二个实验,实验结束后,把甲乙试管中的废液依次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下列对废液缸中废液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废液中除氯化钠外,一定有氯化钙
B.如果废液呈酸性,则一定有氯化钙、氯化钠、稀盐酸
C.如果废液呈碱性,则一定有氢氧化钙
D.废液中一定有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或盐酸中的一种物质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浓盐酸有很强的    ,露置在空气中会看到    ,形成的原因    ,所以一段时间后浓盐酸质量分数会    。
12.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两种基本方法。请判断下列操作或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
(1)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看到     。
(2)将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表面有     产生,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该气体是     。
13.化学活动小组对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食物和药物进行了分类整理。
食物 馒头、皮蛋、苏打饼干、花生等
药物 有效成分 氢氧化镁 碳酸镁 氧化镁 食品级铁粉
类别 碱 盐 氧化物 单质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轻度胃酸过多时,可用馒头、皮蛋等食物调理;
(2)使用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时,有些药物与胃酸反应时有气体生成,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①    ,引起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表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②    。
14.学了酸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以稀盐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请回答:
(1)若要实现①,需要加入的指示剂是:    。
(2)反应②常用于盐酸除铁锈,反应后会得到     色溶液。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这是因为两者都含有相同的     (填离子符号)。
15.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的种类如图所示,则其中能使酚酞这变红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16.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填“①”“②”、“③”或“④”);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     。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总结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他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     色。
(2)在完成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会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此现象:    。
(3)为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Mg B.Na2SO4 C.Na2CO3 D.Mg(OH)2
(4)小明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不考虑酚酞)。
18.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
(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     。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9.实验室有一份久置的铝片,为测定铝片的氧化程度,小科取了4g样品放入试管,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质量为 。
(2)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产生氢气的原因是 。
(3)该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10g 第二次加入10g 第三次加入10g 第四次加入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3常见的酸(第一课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D C A A D 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不一定是盐酸,也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盐酸显酸性,酚酞试液遇盐酸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能形成酸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不能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分析】根据题意,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不会导致所配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B、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中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用这种自来水来会使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正确。
C、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次氯酸均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导致所配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D、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不会导致所配药品明显变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硫酸、盐酸、硝酸都是常见的酸,之所以认为它们是酸,是因为它们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故选:D。
4.【分析】根据题意,若把稀盐酸比作九年级学生,疏散路线的沿途不发生化学反应,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属镁、铁、锌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该疏散路线错误,故选项错误。
B、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该疏散路线正确,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均属于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该疏散路线错误,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均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疏散路线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分析】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酸性减弱,其pH变大,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液的质量减小,选项说法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溶质的质量减少,但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
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试管①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试管②中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产生了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试管③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变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试管④中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分析】根据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要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中和到中性,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钙溶液,也就是除去盐酸,可选碱或碳酸盐,但是在选择时不用指示剂,所以必须自己能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盐酸和氯化钙溶液均能与碳酸钠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不用指示剂,不好判断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钙不能与盐酸反应,不能除去盐酸,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9.【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X可能是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酸钡难溶于水,不能与酸反应,硫酸钡和盐酸不反应,Y不可能是硫酸钡,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W呈红色,指示剂不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因为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分析】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氢氧化钙可能有一种物质剩余;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可能有一种物质剩余进行分析。
【解答】解: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氢氧化钙可能有一种物质剩余;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钠可能有一种物质剩余,碳酸钠会与氯化钙、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剩余
A、废液中除氯化钠外,可能有氯化钙,故A错误;
B、如果废液呈酸性,则一定有氯化钙、氯化钠和稀盐酸,故B正确;
C、如果废液呈碱性,则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故C错误;
D、废液中一定有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或盐酸、氢氧化钠中的一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根据已有的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液滴,会看到白雾的现象,所以一段时间后浓盐酸质量分数会因溶质减小而减小。
故答案为:挥发性;白雾;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液滴;减小。
12.【分析】(1)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
(2)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鸡蛋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表面有气泡产生,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有白雾产生;
(2)气泡;二氧化碳。
13.【分析】(1)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分析;
(2)根据碳酸镁与胃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与胃酸反应时,不会产生气体分析。
【解答】解:(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使用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时,有些药物与胃酸反应时有气体生成,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大;碳酸镁与胃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导致胃内压强变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换成上表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氢氧化镁或氧化镁,因为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与胃酸反应时,不会产生气体。
故答案为:(1)盐酸;
(2)大;氢氧化镁或氧化镁。
14.【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若要实现①,需要加入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2)反应②常用于盐酸除铁锈,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后会得到黄色溶液;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这是因为两者都含有相同的H+。
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试液;
(2)黄;
(3)H+。
15.【分析】(1)根据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因为试管中不含酸性物质,再滴入水,HCl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进行分析;
(2)根据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是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为钠离子与氯离子,①为氯离子,②为氢氧根离子,③为钠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因为试管中不含酸性物质,再滴入水,HCl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盐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即观察到的现象是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
(2)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直至溶液的pH=7,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是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为钠离子与氯离子,①为氯离子,②为氢氧根离子,③为钠离子,所以其中能使酚酞这变红的离子是氢氧根离子,故选:②。
故答案为:(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
(2)②。
16.【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②④;
(2)试管③中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完成对酸的性质探究,观察到试管⑤中溶液变蓝色物质,X可能是氢氧化铜[Cu(OH)2]。
故答案为:(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Cu(OH)2]。
17.【分析】(1)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2)根据在完成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会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性质③是盐酸和部分盐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盐酸显酸性,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在完成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会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性质③是盐酸和部分盐反应,四个选项中,镁属于金属单质,稀盐酸和硫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镁属于碱,均不符合要求;Na2CO3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盐,符合要求。
(4)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现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有剩余,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溶质是NaCl、NaOH。
故答案为:
(1)红;
(2)Fe+2HCl=FeCl2+H2↑;
(3)C;
(4)NaCl、NaOH。
18.【分析】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是因为A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B中生成的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同时说明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铁,即B中氯化铁过量。
【解答】解:(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铁。
故答案为:氯化钠、氯化铁。
19.(1)0.4
(2)铝片表面有氧化物
(3)设4g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为x,
x=3.6g,
该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0%;
答: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分数为90%。
【详解】(1)由图示可知,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g;
(2)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铝片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物,氧化物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3)见答案。
20.(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2)解:设第一次实验中,所加入的1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3)解:设该实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y=1.6g
答:生成二氧化碳1.6g。
【详解】(1)石灰石样品前后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钙的质量。详见答案;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每10克稀盐酸与1克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10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3)详见答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