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①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知道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运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学习难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预习】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
①目的
直接目的:扭转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②危害: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减弱。
虎门销烟
①人物:林则徐(在位皇帝:道光帝)
②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
③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时间:1840年—1842年
3、反侵略斗争代表:关天培、三元里抗英、陈化成、海龄。
4、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5、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地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42 年
②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③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扩大市场。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
税款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2、其他不平等条约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1843年 英 《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美 《望厦条约》 美国、法国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1844年 法 《黄埔条约》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家国情怀】你从反侵略的英勇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解析: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探究二:问题:【唯物史观】鸦片战争中,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解析: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军事装备落后;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探究三:问题:【历史解释】结合《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一说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
解析:政治上: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性质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后检测】
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遭受外来侵略的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大批印花布,对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造成了冲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与材料中的“1850年”、“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等描述相符合,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时间上与材料中的1850年不符,且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英国商品对中国的影响,而非战争本身,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至1895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与英国及印花布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年至1901年,时间上与材料中的1850年相去甚远,与英国及印花布的影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可知,材料体现的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最主要的目的是英国人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B项正确;维护鸦片贸易与“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化等相关信息,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且这场战争是为了促进文化交流,也符合史实,排除C项;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市场,而不是加强友好往来,不符合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些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不能反映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排除A项;林则徐、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陈化成都是清朝官员,不是农民阶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开始向西方学习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清政府认为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后,两国可以“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然而,这明显是对英国侵略本性的误判。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领土、赔偿巨款等,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侵略和掠夺中国,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清政府有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或行动,且《南京条约》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清政府并未显著地开始向西方学习,排除B项;片面最惠国待遇是《虎门条约》中规定的,而非《南京条约》,排除C项; “成为洋人的朝廷”通常指的是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主要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①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知道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运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②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学习难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预习】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
①目的
直接目的:扭转 。
根本目的:打开 。
②危害: 大量外流直接威胁 ;严重摧残吸食者的 ;导致 和 。
虎门销烟
①人物: (在位皇帝:道光帝)
②时间: 年6月3日—25日
③意义:虎门销烟是 ,显示了 。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 (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
2、时间: 年— 年
3、反侵略斗争代表: 、 抗英、 、海龄。
4、结果:清政府 ,被迫签订 。
5、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 。中国 ,传统的 ,中国开始沦为 。
6、地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 年
②地位:中国近代史上 。
③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通商 开放 、福州、 、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破坏了中国 ,便利了英国 ,扩大市场。
割地 割 给 国; 破坏了中国的
赔款 赔偿英国 万 ; 加剧了 和
税款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 ,必须经过 。 破坏了中国的 权
2、其他不平等条约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1843年 英 《虎门条约》 英国获得了 、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美 《望厦条约》 美国、法国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1844年 法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家国情怀】你从反侵略的英勇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探究二:问题:【唯物史观】鸦片战争中,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探究三:问题:【历史解释】结合《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一说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
【课后检测】
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4.(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开始向西方学习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