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部编版历史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49:10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本课学习,感悟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侵略和清政府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预习】
一、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洪秀全人物档案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东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永安突围: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5.颁布纲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太平天国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积极:《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这个制度也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未能推行。
6.北伐西征:1853年,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失利。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天京事变:1856年秋,引发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挽救危局:为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9.安庆陷落: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所部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10.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2.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3.失败原因:
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从发动起义到定都,太平军进军为什么如此迅速?
官兵矢药皆尽,势不支,时乡民助战,势甚锐,久之无援亦败。
——《永年县志》
韦昌辉率前锋突破清军封锁,秦日纲断后拒敌,太平军趁雨夜闪电突围。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陆营每军伍卒一万二千五百人,计九十五军,共伍卒一百一十八万七千五百人。
——《贼情汇纂》
解析:清政府统治腐败,运动获得百姓支持;战略战术得当;队伍壮大迅速。
探究二:问题:【历史解释】在当时形势下,《天朝田亩制度》可行吗?结合史料谈谈你的看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天朝田亩制度》是起着极其伟大的革命作用的。它曾经激励、鼓励农民和贫苦人民为争取自己劳动和生存的权力而斗争。《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标志着农民和贫苦大众的愿望经过千锤百炼而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
——戴逸《中国近代史稿》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政治经济的基本思想…… 它未曾实施过,原因在于它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实质上带有反动性。这种思想试图超越反封建的界限,不仅要平分封建土地,还要平分农民的全部财产,破坏了非封建的私有财产制度。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
解析:
积极: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脱离实际,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未能推行
探究三:问题:【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
农民起义 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沉重打击东汉
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明朝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拜上帝教 《天朝田亩制度》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解析: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利用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课后检测】
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大同社会,这显然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B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与“洪秀全”不符,排除C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可知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具有反封建的性质,A项正确;转战大半个中国,规模宏大,坚持斗争十四年,都是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范围、过程、规模,但这些都与题干信息“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关联不大,排除BCD项。故选A项。
3.(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答案】B
【详解】据题干的“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和所学知识可知,除了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粮食外,其余的所有收获物都要上交给国库,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际上限制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支配权,降低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分配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对西方侵略的抵制措施或政策,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在理论上提出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社会的复杂性,这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在实践中很难实现,更谈不上实现社会公正,排除C项;从题干中可看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分配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所有权,这与农民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悖,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4·河南·中考真题)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可知,材料信息表明太平天国政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从而维护了国家权益,A项正确;材料信息主旨反映太平天国对外交往中维护了国家权益,没有体现创新了斗争方式,排除B项;材料信息主旨反映太平天国对外交往中维护了国家权益,材料信息中未提及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排除C项;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也叫帝国主义。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50-60年代,当时还没有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②运用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通过本课学习,感悟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面对列强侵略和清政府压迫的反抗斗争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预习】
一、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洪秀全人物档案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 的统治危机。
②随着剥削的加重, 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 年1月, 在广西桂平 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起义军称 。
2.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 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东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 。
3.永安突围:1852年春,太平军从 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 ,将南京改名为 ,作为都城。
5.颁布纲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 》
内容 规定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太平天国要建立“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无人 ”的理想社会。
评价 积极:《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 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 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这个制度也带有浓厚的 色彩,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 推行。
6.北伐西征:1853年,为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 。北伐失利。西征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 。
7.天京事变:1856年秋,引发 事变,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 。
8.挽救危局:为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 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资政新篇》未能 。
9.安庆陷落:1860年, 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 陷落。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 和李鸿章所部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10.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守城将士与敌人展开巷战,大部分战死,其余突围。 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1.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 的农民战争。
2.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的 和外国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3.失败原因:
①由于 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 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在 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历史解释】从发动起义到定都,太平军进军为什么如此迅速?
官兵矢药皆尽,势不支,时乡民助战,势甚锐,久之无援亦败。
——《永年县志》
韦昌辉率前锋突破清军封锁,秦日纲断后拒敌,太平军趁雨夜闪电突围。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陆营每军伍卒一万二千五百人,计九十五军,共伍卒一百一十八万七千五百人。
——《贼情汇纂》
探究二:问题:【历史解释】在当时形势下,《天朝田亩制度》可行吗?结合史料谈谈你的看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天朝田亩制度》是起着极其伟大的革命作用的。它曾经激励、鼓励农民和贫苦人民为争取自己劳动和生存的权力而斗争。《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标志着农民和贫苦大众的愿望经过千锤百炼而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
——戴逸《中国近代史稿》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政治经济的基本思想…… 它未曾实施过,原因在于它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实质上带有反动性。这种思想试图超越反封建的界限,不仅要平分封建土地,还要平分农民的全部财产,破坏了非封建的私有财产制度。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
探究三:问题:【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不同?
农民起义 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沉重打击东汉
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明朝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拜上帝教 《天朝田亩制度》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课后检测】
1.(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3.(2024·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4.(2024·河南·中考真题)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