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教案
寿县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音形义。
2、了解课文内容,能知晓关于“克隆”的知识。
3、学习课文中举例子、列数据、作诠释、引用等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4、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用“圈点勾划法”阅读课文,筛选重要信息。
2、积极思考,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求真象的兴趣、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能从文中找出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学习其精神。
3、能就“克隆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特别的说明顺序,对“克隆人”的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中国的神话故事里,有不少“克隆”的故事。如《孙悟空大战哪吒》——克隆猴。
二、作者简介: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生字词;2、重要信息。
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囊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明确:
1、nángpēi
tāi
chán
chújǐ
zhuīqī
2、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四、学生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什么是克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克隆——无性繁殖。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
作诠释和下定义有何区别呢?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如:无理数(一种概念)是(判断词)无限而不循环(本质特征) 的小数(属概念);或“×××叫×××”,如: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叫无理数。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克隆(Clone)。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繁殖。
这样看来,课文中“无性繁殖”、“克隆”、“无性繁殖系”、“有性繁殖”等,都是作诠释,不是下定义。
2、克隆鲫鱼是如何出世的?(课件)
3、克隆蟾蜍是如何诞生的?(课件)
教师小结:克隆就是将动物的体细胞核殖入去核卵细胞,形成“换核卵”,再将“换核卵”进行培育,就能形成新的个体。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对象有哪些?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用意)?
依次为:鱼——蟾蜍——杂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灰色小鼠。作者是按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说明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五、科学在不断进步,克隆技术也在不断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如今,人们已经克隆出了不少种类的哺乳动物,有牛、马、猫等,甚至连克隆猴都有了。会不会克隆人呢?这些问题,明天再聊。再见!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上节课关于“克隆”的知识及说说明方法,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研讨《克隆绵羊“多利”》一节
1、“多利”是如何诞生的?
学生讲述。
2、本段采用什么说明顺序?从课文中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3、“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引起轰动?
学生讲述。轰动的主要原因是它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说明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二)研读《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一节,思考与探究:
1、伟大的科学家们用他们不懈的努力,换来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那么,这项伟大的生物技术到底为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
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挽救珍稀动物
治疗疾病、延长寿命
2、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典型的例子,具体可信地说明了克隆技术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克隆珍稀动物,从而为人类造福。
3、展示当今克隆成果。
4、在理论上,利用同样方法,人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制“克隆人”,这意味着以往科幻小说中的独裁狂人克隆自己的想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此,“多莉”的诞生在世界各国科学界、政界乃至宗教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发了一场由克隆人所衍生的道德问题的讨论。各国政府有关人士、民间纷纷作出反应:克隆人类有悖于伦理道德。尽管如此,克隆技术的巨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促使科学家们加快了研究的步伐,从而使动物克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入一个高潮。书上说“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展开辩论。
辩论:
5、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注意,学生只要认真去找出了的,就给予鼓励,同时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这种精神。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让学生抓住“悲喜交集”及“克隆人”有关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谈看法。
学生前左右座可进行讨论,然后抽学生起来说说。
老师最后总结如下:
四、教师小结:
科学烛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火药的发明与核技术的发现和利用。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到人类自身,越来越深刻在触及到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以及人类心灵。这就要求在人类构建新的道德与法律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完成《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