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选择题
1.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1200× B.1200+1200×
C.1200-1200× D.1200÷
2.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与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 D.乘法分配律
3.若a>0,则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a×0.99 B.a÷0.99 C.a÷1.02 D.a×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的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长度相等 D.不能确定
5.如果a(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 )。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6.4米长的铁丝,先剪去它的,再减去它的。一共剪去了这根铁丝的,剪去了( )米。
7.一根绳子长m,若用去m,还剩下( )m,若用去了,还剩下( )m。
8.一条路长100km,修了,还剩( )km。
9.可可6岁时,妹妹年龄是可可的,当可可n岁时,妹妹( )岁。
10.时=( )分 8000mL=( )L=( )dm3
L=( )mL 2150cm3=( )dm3
11.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2段长( )米。
12.六(1)班有36名学生,其中有的同学喜欢唱歌,喜欢画画的人数是喜欢唱歌人数的,六(1)班喜欢画画的有( )人。
13.一杯纯果汁,乐乐喝了杯后,感觉太甜了,他加满水摇匀后,又喝了一半,乐乐一共喝了( )杯纯果汁。
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苗小分队要制作一批环保宣传牌,其中圆形宣传牌的面积是,三角形宣传牌的面积是圆形宣传牌的,那么三角形宣传牌的面积是( )。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 )73 ( ) ( )
( ) ( )0 ( )
三、判断题
16.x=是方程3x-1.6=0.8的解。( )。
17.5千克的和1千克的的质量相等。( )
18.两堆煤同样重,甲用去,乙用去吨,它们剩下的一样多。( )
19.两堆煤同样重,第一堆用去,第二堆用去吨,剩下的同样多。( )
20.1吨水泥用去后,又运进吨,结果和原来一样多。( )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解答题
23.某校有男生150人,女生比男生人数的多5人,女生有多少人?
24.小红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周看了全部的,第二周看了全部的,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25.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分米,宽是长的,这块玻璃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6.学校建教学楼原计划投资420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27.路边有两根水泥柱,埋入地下的部分都是米。第一根露出地面的长度是埋入地下的,第二根的全长是第一根的。第二根水泥柱全长多少米?
28.春节快到了,兴兴水果店进了一批水果共60箱,第一天卖出这批水果的,第二天卖出了剩下的,水果店还剩下多少箱水果?
29.一个家用电器厂生产的冰箱定价是4200元,洗衣机的定价比冰箱少1680元。现在两种电器都按定价的出售,买1台这样的洗衣机,需要多少钱?
30.新学期学校购买60套课桌椅,一共花了16800元。已知一把椅子的价钱是一张桌子价钱的,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用方程解)
31.军舰鸟素有“飞行冠军”之称,它每小时可飞行400千米,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军舰鸟的,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比军舰鸟的飞行速度慢了。
(1)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A
【分析】将鸭的只数看作单位“1”,鸭的只数×鸡比鸭多的对应分率=鸡比鸭多的只数,据此列式。
【详解】1200×=720(只)
养的鸡比鸭多720只。
故答案为:A
2.A
【分析】计算时,可以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详解】
=
=
=340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A
3.B
【分析】A.一个非0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小数,结果小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B.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小数,结果大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C.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结果小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D.一个非0的数乘一个真分数,结果小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详解】A.因为0.99<1,所以a×0.99<a;
B.因为0.99<1,所以a÷0.99>a;
C.因为1.02>1,所以a÷1.02<a;
D.因为<1,所以a×<a;
所以若a>0,则得数最大的算式是a÷0.99。
故答案为:B
4.D
【分析】第一种:铁丝长度等于1米,分别求出第一根余下的长度和第二根余下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第二种:铁丝的长度大于1米,设铁丝的长度是8米,分别求出第一根余下的长度和第二根余下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第三种:铁丝的长度小于1米,设铁丝的长度是米,分别求出第一根余下的长度和第二根余下的长度,再进行比较,进而解答。
【详解】第一种:设铁丝的长度是1米。
第一根:1×(1-)
=1×
=(米)
第二根:1-=(米)
=,第一根与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相等。
第二种:铁丝的长度大于1米,设铁丝的长度是8米。
第一根:8×(1-)
=8×
=5(米)
第二根:8-=(米)
5<,第二根剩下的长。
第三种:铁丝的长度小于1米,设铁丝的长度是米。
第一根:×(1-)
=×
=(米)
第二根:-=(米)
=
>,第一根剩下的长。所以铁丝的长度不确定,余下部分相比较不能确定。
故答案为:D
5.A
【分析】当乘法算式的乘积一定时,如果已知因数越小,那么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越大;相反地,已知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据此分析。
【详解】因为,且a(a、b是不为0的自然数),所以a>b。
故答案为:A
6.
,3
【分析】两次剪去的分率都是相对于原铁丝的总长度,因此需将两次剪去的分率相加,得到总剪去分率;再用总长度乘此分率,得到剪去的具体长度。
【详解】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两次共剪去:
因此,一共剪去这根铁丝的。
铁丝原长4米,剪去的总长度是原长的,因此:
剪去了3米。
7. /0.475 /0.525
【分析】已知一根绳子长m,用去m,用绳子的全长减去用去的长度,即是还剩下的长度;
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则还剩下全长的(1-),单位“1”已知,用绳子的全长乘(1-),求出还剩下的长度。
【详解】-
=-
=(m)
×(1-)
=×
=(m)
一根绳子长m,若用去m,还剩下m,若用去了,还剩下m。
8.75
【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修了,则还剩下全长的(1-),单位“1”已知,用全长乘(1-),求出还剩的长度。
【详解】100×(1-)
=100×
=75(km)
还剩75km。
9.n-3
【分析】可可6岁时,根据妹妹年龄是可可的,用乘法计算出妹妹的年龄,据此求出可可和妹妹的年龄差;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当可可n岁时,妹妹的年龄等于可可的年龄减去两人的年龄差,据此解答。
【详解】可可6岁时,妹妹的年龄:(岁)
两人年龄差:6-3=3(岁)
当可可n岁时,妹妹(n-3)岁。
因此当可可n岁时,妹妹(n-3)岁。
10. 45 8 8 125 2.15
【分析】根据进率:1时=60分,1L=1000mL,1L=1dm3,1dm3=1000cm3;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60=45(分)
时=45分
(2)8000÷1000=8(L)
8L=8dm3
8000mL=8L=8dm3
(3)×1000=125(mL)
L=125mL
(4)2150÷1000=2.15(dm3)
2150cm3=2.15dm3
11.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9段,则每段是这根绳子的;用这根绳子的长度除以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具体长度,再乘2即可求出2段的长度。
【详解】1÷9=
4÷9=(米)
×2=(米)
则每段是这根绳子的,2段长米。
12.9
【分析】把六(1)班的36名学生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用六(1)班的学生总数乘求出喜欢唱歌的人数,再用喜欢唱歌的人数乘即可求出六(1)班喜欢画画的人数。
【详解】36××
=12×
=9(人)
所以六(1)班喜欢画画的有9人。
13.
【分析】根据题意,将这杯果汁看作为单位“1”,第一次喝了杯纯果汁后,剩余纯果汁为1-=杯。加满水摇匀后,混合液中纯果汁占比。第二次喝掉半杯混合液时,实际摄入的纯果汁量为杯的一半是杯,将两次饮用量相加即可得到总摄入量。
【详解】1-=(杯)
×=(杯)
(杯)
所以乐乐一共喝了杯。
14.
【分析】根据题意,把圆形宣传牌的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数量关系圆形宣传牌的面积×=三角形宣传牌的面积,用圆形宣传牌的面积m2乘;计算分数乘法,把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据此解答。
【详解】×==(m2)
所以,三角形宣传牌的面积是m2。
15. < > < < = >
【分析】一个数乘一个比1小的数(0除外),积比原数小;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一个数乘0,结果等于0。
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据此解答。
【详解】(1)<1,所以73×<73;
(2)38>1,所以×38>;
(3)<1,所以<;
(4)<1,所以<;
(5)×0=0,所以×0=0;
(6)=6,=3.6;6>3.6,所以>。
16.√
【分析】把x=代入方程,计算出左边3x-1.6的值,看左边和右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x=是方程的解,不相等就不是方程的解。
【详解】把x=代入3x-1.6=0.8;
左边=3×-1.6
=-1.6
=2.4-1.6
=0.8
左边=右边
所以x=是方程3x-1.6=0.8的解。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5千克的与1千克的的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判断即可。
【详解】5×=(千克)
1×=(千克)
两者结果都是,因此5kg的和1千克的的质量相等,原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8.×
【分析】由于不知道这两堆煤的具体数量,所以无法判断哪堆剩下的多,分别根据两堆煤同重1吨,多于1吨,少于1吨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两堆煤同重1吨,则甲用去了1×=(吨),乙用去吨,所以它们剩下的一样多。
如果两堆煤多于1吨,甲用去多于吨,即甲用去的多,乙剩下的多。
如果两堆煤少于1吨,甲用去少于吨,即甲用去的少,甲剩下的多。
所以无法确定它们剩下的谁多谁少。
因此,两堆煤同样重,甲用去,乙用去吨,它们剩下的一样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
【分析】分三种情况:第一种:当每堆煤的重量大于1吨(假设每堆煤是4吨);第二种:每堆煤的重量小于1吨(假设每堆煤是吨);第三种:假设每堆煤的重量是1吨,分别求出每种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第一种:假设每堆煤重是4吨。
第一堆:4-4×
=4-1
=3(吨)
第二堆:4-=(吨)
3<,第二堆煤剩下的多。
第二种:假设每堆煤是吨。
第一堆:
-×
=-
= -
= (吨)
-=(吨)
=
>,第一堆煤剩下的多。
第三种:假设每堆煤是1吨。
第一堆:
1-1×
=1-
=(吨)
第二堆:1-=(吨)
两堆煤剩下的一样多。
两堆煤同样重,第一堆用去,第二堆用去吨,剩下的不一定一样多。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
【分析】根据题意,1吨水泥用去,是把1吨水泥看作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1×=吨;然后用总量1吨减去用去的量即为剩余量;再运进吨,用刚才的剩余量加上吨即为现在的总重量;最后将现在的总重量与原来的总重量作比较来判断。
【详解】1×=(吨)
1-=(吨)
+==1(吨)
1吨=1吨
所以现在的总重量与原来的总重量相等,即结果和原来一样多,因此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21.;10;;;
;0.36;2.8;;
1;;;2.1;
【分析】略
【详解】略
22.;;3.1;
17;;41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
(3)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再进行计算。
(4)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再进行计算。
(5)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再进行计算。
(6)根据乘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和乘法分配律:(a+b)×c=a×c+b×c,变算式为:=,再进行计算。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
=
=
=
=
=
=3.1
=17
=41
23.125人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将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用男生人数乘,求出男生人数的是多少人,再加上5人,即可求出女生人数。
【详解】150×+5
=120+5
=125(人)
答:女生有125人。
24.120页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把这本书看作单位“1”,还剩下没有看的页数=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1-第一周看的分率-第二周看的分率)。据此作答。
【详解】240×()
=240×()
=240×
=120(页)
答:还剩120页没有看。
25.平方分米
【分析】把长方形玻璃的长看作单位“1”,长×宽的对应分率=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块玻璃的面积。
【详解】××
=×
=(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面积是平方分米。
26.360万元
【分析】已知原计划投资420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把原计划投资的钱数看作单位“1”,则实际投资的钱数是原计划的(1-),单位“1”已知,用原计划投资的钱数乘(1-),求出实际投资的钱数。
【详解】420×(1-)
=420×
=360(万元)
答:实际投资360万元。
27.米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路边有两根水泥柱,埋入地下的部分都是米。第一根露出地面的长度是埋入地下的,第二根的全长是第一根的。先用乘,求出露出地面的长度;再用加上露出地面的长度,就是第一根的长度;最后乘,就是第二根水泥柱的长度;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答:第二根水泥柱全长米。
28.15箱
【分析】把兴兴水果店进的这批水果的总箱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60×列式求出第一天卖出的箱数,再用总箱数减去第一天卖出的箱数,求出剩下的箱数,再把剩下的箱数看作单位“1”, 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剩下的箱数乘求出第二天卖出的箱数,再用总箱数减去第一天卖出的箱数,再减去第二天卖出的箱数即可解答。
【详解】60×=20(箱)
(60-20)×
=40×
=25(箱)
60-20-25
=40-25
=15(箱)
答:水果店还剩下15箱水果。
29.2100元
【分析】已知冰箱定价是4200元,洗衣机的定价比冰箱少1680元,则洗衣机的定价是(4200-1680)元;
已知两种电器都按定价的出售,把洗衣机的定价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洗衣机的定价乘,求出买1台这样的洗衣机需要的钱数。
【详解】4200-1680=2520(元)
2520×=2100(元)
答:买1台这样的洗衣机,需要2100元。
30.桌子:200元;椅子:80元
【分析】设一张桌子的价格是x元,则一把椅子的价格是()元,根据数量关系:60张桌子的总价+60把椅子的总价=16800,列方程解方程,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一张桌子的价格为x元,则一把椅子的价格为()元。
(元)
答:桌子的单价是200元,椅子的单价是80元。
31.(1)60千米
(2)72千米
【分析】(1)把军舰鸟的飞行速度看作单位“1”,已知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军舰鸟的,用军舰鸟的飞行速度乘,即可求出信鸽的飞行速度。
(2)把军舰鸟的飞行速度看作单位“1”,已知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比军舰鸟的飞行速度慢了,即鸵鸟的奔跑速度是军舰鸟的(1-),据此用军舰鸟的飞行速度乘(1-),即可求出鸵鸟的奔跑速度。
【详解】(1)400×=60(千米)
答:信鸽的飞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0千米。
(2)400×(1-)
=400×
=72(千米)
答:鸵鸟的奔跑速度大约是每小时72千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