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同步练】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分层同步练】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3 07:18: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选择题部分
练习1: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基础夯实】
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中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项正确;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964年,考古学家于陕西蓝田县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命名为“蓝田人”。该古人类距今约( )
A.200万年 B.3万年 C.100万年 D.160万年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D项正确;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不是200万年,排除A项;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排除B项;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排除C项。故选D项。
3.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郧县人 D.山顶洞人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郧县人生活在湖北省郧阳,距今约100万年,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排除B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理解巩固】
4.广西顶蛳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为了解当时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这说明研究远古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是(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影像记录 D.考古发现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广西顶蛳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为了解当时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可知,考古发现(如遗址、遗物、化石等)是研究无文字记载的远古文明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题干中的出土文物正是考古发现的典型例证,D项正确;远古时期(如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尚未产生文字,不存在系统的史书记录,排除A项;神话传说多为后人对远古事件的艺术加工(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缺乏科学考证依据,不能作为主要研究途径,排除B项;影像记录诞生于19世纪,无法用于记录远古人类活动,明显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发现( )
A.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 B.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可靠证据
C.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磨制石器 D.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可知,郧县人3号头骨的价值在于其作为直立人化石的直接证据属性,填补了东亚古人类演化研究的实物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可靠证据,B项正确;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而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排除A项;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特征,郧县人是直立人(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排除C项;原始农业诞生于新石器时代,郧县人时期未进入农业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6.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这证明元谋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能够直立行走
C.能够制作工具 D.分享劳动果实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可知,出地的不同类型的石器,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C项正确;北京人学会保存火种,元谋人还不会保存火种,排除A项;元谋人牙齿化石和石器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元谋人能够直接行走,北京人可以直立行走,排除B项;题干材料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没有涉及元谋人分享劳动果实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运用提高】
7.古代生物遗骸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到环境等作用的影响,DNA分子通常高度降解,序列残缺不全但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对古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寻找古DNA序列的异同,从而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生物学的视角。这说明( )
A.古代生物都能研究出成果 B.现代技术有助于历史研究
C.现代技术决定人类的起源 D.我国是最早有古人类国家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古代生物遗骸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到环境等作用的影响,DNA分子通常高度降解,序列残缺不全但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对古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寻找古DNA序列的异同,从而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生物学的视角”内容可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古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生物学的视角,这说明现代技术有助于历史研究,B项正确;“都能研究出成果”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现代技术无法决定人类的起源,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现代技术有助于历史研究,题干材料中没有关于我国古人类的相关的时间信息,不能推断出我国是最早有古人类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8.考古学者已发掘出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的两颗门齿化石、陕西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的完整头骨化石、湖北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的3个头骨化石,同时发现他们都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这说明( )
A.中国古人类化石的数量最丰富
B.中国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C.当时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D.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找到了实证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160万年、距今约100万年”等信息可知,材料列举的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都距今约100万年(及以上),说明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找到了实证,D项正确;题干仅涉及中国一个国家古人类化石的数量情况,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人类化石的数量最丰富,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国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排除B项;题干信息中没有涉及原始农业的相关情况,且当时原始农业还没有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9.根据以下表格信息可推知( )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元谋人 发现一些粗糙石器 发现碳屑和烧骨
北京人 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知道人工取火
A.元谋人是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懂得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会使用耒耜 D.古人类不断进步演化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发现一些粗糙石器、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知,从元谋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顶洞人,古人类制作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据题干“发现碳屑和烧骨、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知道人工取火”可知,古人类从使用天然火到能长期保存火种再到知道人工取火,因此,表格信息表明古人类不断进步演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时间对比,不能说明元谋人是最早的人类,排除A项;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山顶洞人知道人工取火,排除B项;耒耜属于磨制工具,材料中没有关于耒耜的内容,不能说明山顶洞人会使用耒耜,排除C项。故选D项。
练习2:北京人
【基础夯实】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100万—50万年前 B.80万—20万年前 C.80万—50万年前 D.70万—20万年前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D项正确;ABC与材料中的“北京人”不相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
A.学会使用工具 B.学会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学会直立行走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人类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因此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C项正确;学会制作与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但这并非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排除AB项;直立行走被认为是人类出现的标志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3.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北京人错误的一项是( )
A.使用穿孔骨针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答案】A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北京人还没有掌握使用穿孔骨针,A项正确;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 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排除B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如尖状器、石锤等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排除C项;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理解巩固】
4.某同学利用DeepSeek(AI人工智能)搜索早期人类史料时,输入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打制粗糙石器”三个关键词。DeepSeek会显示出的古人类名称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打制粗糙石器”三个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使用打制石器,B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项;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排除C项;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选项用来研究早期人类最可信的是( )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指地壳中保存的属干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生物留下的痕迹,是直接的实物证据、能够最真实、最准确地反映是期人类的身体特征等重要信息,可信度极高,A项正确;北京人复原头像是依据一定的研究和推测制作出来的复原品,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毕竟是经过人为加工和想象复原的,排除B项;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是基于想象创作出来的场景图,包含了很多创作者主观的想法和推测,排除C项;甲骨文主要是商周时期的文字载体,排除D项。故选A项。
6.学习历史的方法不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走进遗迹、遗址和博物馆等场所。某同学在参观北京人遗址时,他看见遗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制作石器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陶器 D.会种植农作物
【答案】B
【详解】据题干“某同学在参观北京人遗址时,他看见遗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是用火证据,证实其掌握保存与管理天然火的能力,B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石器,且北京人制作石器属于独立技能,与火的使用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陶器需人工高温烧制,北京人遗址未见陶器碎片,该技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烧过的“树种”属于野生植物,而非人工栽培作物,北京人依赖采集狩猎,无农业痕迹,排除D项。故选B项。
【运用提高】
7.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约为1060毫升,现代人的脑容量约为1400毫升。北京人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脑容量的76%,考古学家之所以能够测算出北京人的脑容量,直接得益于
A.三枚牙齿化石的发现 B.数个头骨化石的发现
C.十多万件石器的发现 D.数处用火灰烬的发现
【答案】B
【难度】0.4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脑本身很难以化石的形式保存,而要想找到数十甚至数百万年前的古人类脑化石,基本上不太可能。研究者们只能根据颅骨内面残留的软组织痕迹,对脑的大小、形状和神经连接进行推测。故选项B符合题意;牙齿化石不能测算出脑容量,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石器的发现只能北京人会制造石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用火灰烬的发现并不能测算脑容量,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8.“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②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③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过着群居生活 ④北京人懂得使用石器和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难度】0.4
【详解】根据“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可归纳出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北京人懂得使用石器和火,①④符合题意;根据“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可归纳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过着群居生活,③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项排除。故选择B。
9.北京猿人不管是在体形上还是在脑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现代人。其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表明猿人到近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
A.能够直立行走 B.形态样貌变化
C.长期劳动的结果 D.会使用火
【答案】C
【难度】0.4
【详解】根据“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可知,长期劳动使得北京猿人在体形上更接近现代人,C项正确;材料强调劳动对北京猿人的影响,排除A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C项。
练习3:山顶洞人
【基础夯实】
1.下列能使用打制石器,并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他们在继续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C项正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60万年,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但不懂得人工取火,排除AD项;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已经会使用火,但不会人工取火,排除B项。故选C项。
2.目前人们了解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科学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学者推断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了解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最科学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考古发现是山顶洞人的遗迹、遗物、遗址,是第一手资料,是目前人们了解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科学依据,C项正确;神话传说、影视作品和学者推断都带有主观色彩,反映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不能算是科学依据,排除ABD项。故选C项。
3.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我国原始人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答案】D
【详解】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D项正确;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理解巩固】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相同之处包括
①处于相同的大河流域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都会使用火 ④所处的生存年代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难度】0.4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都使用打制石器,都会使用火。所以,②③两项是他们的共同之处,B项符合题意;①④两项不是他们的共同点,元谋人位于长江流域,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位于黄河流域,他们所处的生存年代不同,需排除含①或④的ACD三项。故选B。
5.如下图是距今大约3万年以前山顶洞人使用的鱼骨针和贝壳、石块组成的装饰品。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山顶洞人( )
A.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
B.会捕鱼,会缝制丝织品衣物
C.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D.具有爱美意识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中的鱼骨针和贝壳、石块组成的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山顶洞人会捕鱼,排除B项;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仅凭这些文物不足以说明当时山顶洞人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排除C项;贝壳、石块组成的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具有爱美意识,但骨针不能说明具有爱美意,排除D项。故选A项。
6.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这里生活着河套人。下面三幅图可用来研究( )
A.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 B.磨制石器的发展进步
C.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D.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
【答案】A
【详解】据题干“河套人使用的尖状器;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和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已经会使用打制石器,如尖状器,会使用火,会使用骨针和装饰品。题干三幅图均反映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A项正确;题干中的尖状器是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无关,排除B项;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主,原始农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题干所示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尚未进行农耕,排除D项。故选A项。
【运用提高】
7.小华在学完“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课后,按集了下面图文信息。据此,你认为该图最合适的标题是( )
注解:图中右边有一位妇女手持骨针正在缝制衣服,人们不再赤身裸体。
A.北京人用火场想象图 B.元谋人生活想象图
C.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 D.蓝田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和图文信息“一位妇女手持骨针正在缝制衣服,人们不再赤身露体”,可知,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 3 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活动范围相当大,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因此该图最合适的标题是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C项正确。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但不会缝制衣服,排除A项;暂时没有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元谋人和蓝田人懂得缝制衣物,排除BD项。故选C项。
8.从下面不同时期人类脑容量数据对比情况看,可以推测出山顶洞人( )
名称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现代人
脑容量 平均650毫升 平均1088毫升 1300-1500毫升 1300-1500毫升
A.开始过着群居生活 B.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C.智力已有较大进步 D.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不同时期人类脑容量数据对比情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脑容量显著增加,这可以推测智力水平也相应提升。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相近,这表明他们的智力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智力已有较大进步,C项正确;群居生活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如生存安全、狩猎合作等,并不直接由脑容量决定,排除A项;技术的掌握更多依赖于文化传承、实践经验和学习环境,而非单纯的脑容量大小,排除B项;外貌特征更多受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而非单纯的脑容量大小,排除D项。故选C项。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中的物品可用于探究( )
注:①、②、③穿洞兽牙。④穿孔小砾石,⑤穿孔海蚶壳,⑥骨管,7小石珠,③钻孔鲩鱼银上背
A.原始人类获取食物的工具
B.我国先民栽培稻、粟、黍等作物
C.原始人类已经有审美观念
D.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非选择题部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我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的特点。
【答案】(1)特点: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为代表,他们主要以打制石器为劳动工具,过着群居生活。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可得出信息: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为代表,他们主要以打制石器为劳动工具,过着群居生活。
材料二 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考古工作者均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这些工具多以单面加工为主,修制技术简单,器形不规整,大多未经第二步加工就直接使用。西侯度遗址还出土了带砍痕的鹿角。由于年代久远,木制工具已不复存在,但考古工作者认为,经简单加工的木器肯定会广泛地被当作工具使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什么早期人类使用这种石器?
【答案】(3)工具:打制石器、骨器、木器。
早期人类: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任答一点即可)
【详解】(1)工具:根据材料二“考古工作者均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可得出打制石器、骨器;根据材料一“经简单加工的木器肯定会广泛地被当作工具使用”可得出木器。
早期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还有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材料三 据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方法有锤击法、砸击法、投击法等。据此,原始人类将石头制成各种实用的工具。如用于挖掘块根的大尖状器,切割、刮削用的刮削器,用作砍劈、敲砸、挖掘等多种用途的砍砸器,作投兽捕猎用的石球,等等。
——殷玮璋、曹淑琴《远古暨三代科技史》
(3)依据材料二,概括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器的特点。
【答案】(3)特点:制作方法多样;种类丰富;用途广泛。(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三“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方法有锤击法、砸击法、投击法等。据此,原始人类将石头制成各种实用的工具。如用于挖掘块根的大尖状器,切割、刮削用的刮削器,用作砍劈、敲砸、挖掘等多种用途的砍砸器,作投兽捕猎用的石球,等等。”概括得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器的特点是:制作方法多样;种类丰富;用途广泛。
材料四 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人类不再惧怕寒冷和漫漫长夜。以火熟食,增加了食物的来源,不仅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充分摄取,而且改变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在早期人类最大的技术革新,即在定居耕种的创造中,火也起了它的作用。因此,学会用火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高建新《火与人类早期文明新论》
(4)依据材料四,概括火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写出一例已懂得人工取火的我国早期人类。
【答案】(4)作用: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人类不再惧怕寒冷和漫漫长夜。以火熟食,增加了食物的来源,不仅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充分摄取,而且改变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早期人类:山顶洞人。
【详解】(1)作用:根据“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人类不再惧怕寒冷和漫漫长夜。以火熟食,增加了食物的来源,不仅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充分摄取,而且改变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得出,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人类不再惧怕寒冷和漫漫长夜。以火熟食,增加了食物的来源,不仅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充分摄取,而且改变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早期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掌握钻孔技术,学会人工取火,已采集和狩猎为生。
2.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 探寻考古遗址】
图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图2北京人复原头像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3
(1)图1北京人遗址挖掘出大量石器和化石,这些石器证明北京人处于什么石器时代?这些古化石能反映出北京人从事哪些活动?(举一例)
【答案】(1)旧石器时代;采集、渔猎活动。
【详解】(1)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挖掘出大量石器和化石,这些石器证明北京人尚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古化石能反映出北京人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以维持生活需要。
(2)根据图2,指出北京人头部特征。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维度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答案】(2)头部特征: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保留了猿人大量特征。
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或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详解】(1)头部特征:根据材料图1‘北京人复原头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保留了猿人大量特征。 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 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故头部特征: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保留了猿人大量特征。
生活状况:根据材料“使用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或石器);根据材料“谋生方式”可知,北京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根据材料“用火情况”可知,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或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材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3)在如材料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案】(3)过群居生活。
【详解】(1)生活:根据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可知,面对恶劣环境,北京人只能过群居生活。
【任务2 分析考古文物】
图4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4所示的工具的功能。
【答案】(4)功能:骨针用以缝制衣服。
【详解】(4)功能:根据图1“骨针”和结合所学知识,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用于缝制衣服。
图5 山顶洞人制作的装饰品
(5)根据图4图5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产生了什么意识吗?
【答案】(5)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能用骨针缝制衣服,可以制作装饰品,产生了审美意识。
【详解】(5)结合所知识可知,山顶洞人使用兽牙、海蚌、石珠组成的装饰品,有爱美之心,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技能:根据材料二“ 兽牙、海蚌、石珠组成的装饰品,骨针”可知,可从装饰品和骨针的作用角度分析,即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能用骨针缝制衣服,可以制作装饰品,产生了审美意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选择题部分
练习1: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基础夯实】
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中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1964年,考古学家于陕西蓝田县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命名为“蓝田人”。该古人类距今约( )
A.200万年 B.3万年 C.100万年 D.160万年
3.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郧县人 D.山顶洞人
【理解巩固】
4.广西顶蛳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遗物,为了解当时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这说明研究远古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是( )
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影像记录 D.考古发现
5.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发现( )
A.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 B.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可靠证据
C.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磨制石器 D.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6.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这证明元谋人( )
A.学会保存火种 B.能够直立行走
C.能够制作工具 D.分享劳动果实
【运用提高】
7.古代生物遗骸长期埋藏在地下,受到环境等作用的影响,DNA分子通常高度降解,序列残缺不全但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对古DNA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寻找古DNA序列的异同,从而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生物学的视角。这说明( )
A.古代生物都能研究出成果 B.现代技术有助于历史研究
C.现代技术决定人类的起源 D.我国是最早有古人类国家
8.考古学者已发掘出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的两颗门齿化石、陕西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的完整头骨化石、湖北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的3个头骨化石,同时发现他们都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这说明( )
A.中国古人类化石的数量最丰富
B.中国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C.当时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D.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找到了实证
9.根据以下表格信息可推知( )
制作工具 用火状况
元谋人 发现一些粗糙石器 发现碳屑和烧骨
北京人 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知道人工取火
A.元谋人是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懂得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会使用耒耜 D.古人类不断进步演化
练习2:北京人
【基础夯实】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100万—50万年前 B.80万—20万年前
C.80万—50万年前 D.70万—20万年前
2.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
A.学会使用工具 B.学会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学会直立行走
3.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关于北京人错误的一项是( )
A.使用穿孔骨针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理解巩固】
4.某同学利用DeepSeek(AI人工智能)搜索早期人类史料时,输入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周口店、打制粗糙石器”三个关键词。DeepSeek会显示出的古人类名称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选项用来研究早期人类最可信的是( )
6.学习历史的方法不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走进遗迹、遗址和博物馆等场所。某同学在参观北京人遗址时,他看见遗址中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种等。这说明北京人( )
A.会制作石器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陶器 D.会种植农作物
【运用提高】
7.考古研究表明,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约为1060毫升,现代人的脑容量约为1400毫升。北京人脑容量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脑容量的76%,考古学家之所以能够测算出北京人的脑容量,直接得益于
A.三枚牙齿化石的发现 B.数个头骨化石的发现
C.十多万件石器的发现 D.数处用火灰烬的发现
8.“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②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③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过群居生活 ④北京人懂得使用石器和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北京猿人不管是在体形上还是在脑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现代人。其上肢骨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长期直立行走和辅助性劳动中日趋完善,上肢在长期的劳动中为适应日益复杂的动作而变得十分灵巧。表明猿人到近现代人转变的关键是
A.能够直立行走 B.形态样貌变化
C.长期劳动的结果 D.会使用火
练习3:山顶洞人
【基础夯实】
1.下列能使用打制石器,并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目前人们了解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科学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学者推断
3.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我国原始人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理解巩固】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相同之处包括
①处于相同的大河流域 ②使用打制石器
③都会使用火 ④所处的生存年代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如下图是距今大约3万年以前山顶洞人使用的鱼骨针和贝壳、石块组成的装饰品。这些文物的出土说明山顶洞人( )
A.已经掌握了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
B.会捕鱼,会缝制丝织品衣物
C.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D.具有爱美意识
6.萨拉乌苏文化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批有可靠地层学、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这里生活着河套人。下面三幅图可用来研究( )
A.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
B.磨制石器的发展进步
C.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D.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
【运用提高】
7.小华在学完“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课后,按集了下面图文信息。据此,你认为该图最合适的标题是( )
注解:图中右边有一位妇女手持骨针正在缝制衣服,人们不再赤身裸体。
A.北京人用火场想象图 B.元谋人生活想象图
C.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 D.蓝田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8.从下面不同时期人类脑容量数据对比情况看,可以推测出山顶洞人( )
名称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现代人
脑容量 平均650毫升 平均1088毫升 1300-1500毫升 1300-1500毫升
A.开始过着群居生活 B.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C.智力已有较大进步 D.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中的物品可用于探究( )
注:①、②、③穿洞兽牙。④穿孔小砾石,⑤穿孔海蚶壳,⑥骨管,7小石珠,③钻孔鲩鱼银上背
A.原始人类获取食物的工具
B.我国先民栽培稻、粟、黍等作物
C.原始人类已经有审美观念
D.我国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非选择题部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考古学家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通过对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我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的特点。
材料二 在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化石出土的地层中,考古工作者均发现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骨器。这些工具多以单面加工为主,修制技术简单,器形不规整,大多未经第二步加工就直接使用。西侯度遗址还出土了带砍痕的鹿角。由于年代久远,木制工具已不复存在,但考古工作者认为,经简单加工的木器肯定会广泛地被当作工具使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什么早期人类使用这种石器?
材料三 据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打制方法有锤击法、砸击法、投击法等。据此,原始人类将石头制成各种实用的工具。如用于挖掘块根的大尖状器,切割、刮削用的刮削器,用作砍劈、敲砸、挖掘等多种用途的砍砸器,作投兽捕猎用的石球,等等。
——殷玮璋、曹淑琴《远古暨三代科技史》
(3)依据材料二,概括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器的特点。
材料四 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人类不再惧怕寒冷和漫漫长夜。以火熟食,增加了食物的来源,不仅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充分摄取,而且改变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在早期人类最大的技术革新,即在定居耕种的创造中,火也起了它的作用。因此,学会用火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编自高建新《火与人类早期文明新论》
(4)依据材料四,概括火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作用。写出一例已懂得人工取火的我国早期人类。
2.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 探寻考古遗址】
图1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图2北京人复原头像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3
(1)图1北京人遗址挖掘出大量石器和化石,这些石器证明北京人处于什么石器时代?这些古化石能反映出北京人从事哪些活动?(举一例)
(2)根据图2,指出北京人头部特征。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维度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材料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3)在如材料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任务二 分析考古文物】
图4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4所示的工具的功能。
图5 山顶洞人制作的装饰品
(5)根据图4图5这两件文物,你能推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生产和生活的技能,产生了什么意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