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问题1:请你结合已学知识、科学事实,用批判的眼光说说
上述“原子理论”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电子在原子内有“广阔”的运动空间,在这“广阔”的空间里,
电子怎样运动呢?有规律吗?电子的特征:
1、质量很小,是中子或质子质量的1/1836
(质子质量为1.673×10-27kg,中子质量为1.675×10-27kg)
2、体积很小
3、运动速度很快,接近光速即3×108米/秒<讨论>从质量、体积、运动速度等角度讨论原子
核外电子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猜测,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有什么特点?能象宏观
物体一样说出在某一时刻电子所在的位置吗?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并不遵循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
无一定的运动轨迹
2、电子在核外运动所处的位置及运动速度不能准确确定,
但可以用统计的方法确定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的机会
3、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运动,在
同一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大致相同就上述分析,你认识到在多电子原子里,原子核外所有的
电子都在同一区域运动吗?在不同区域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相同吗?结论1:核外电子分区域运动结论2:不同区域中电子能量不同科学模型处理: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区域运动的,人们把核外电子运动
的不同区域看作不同的电子层(模型思想)
2、各个区域上运动着的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即各电子
层上电子的能量不同问题:目前人们把原子核外分为几个电子层呢?
在各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的能量有什么区别呢?近→远低→高K L M N O P Q各电子层中电子离核远近和电子能量大小比较各个电子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有规律吗?请结合上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讨论问题: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哪一个电子层,请你举例说明。
2、各电子层上最多可容纳电子的数目是多少?和该电子层的序数(用n表示)有何关系?
3、最外电子层、次外电子层及倒数第三电子层最多可
容纳的电子数目是多少?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22n281832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15第1层第2层第3层K层L层M层285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离核越远,能量也就越高。
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1、Pauli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配对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3、Hund规则: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思考:请你画出硫离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的排布排
布
的
规
律由于电子能量的不同而分层排布,由近到远,由能量低到能量高。1.能量由低到高;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是2n2。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课堂小结]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绕核旋转
2.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a的数值为 ( )?
A.b+n+2 B.b+n-2 C.b-n-2 D.b-n+2课堂练习AA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
(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_______
硅硼氖4.A元素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的少5个,
(1)画出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补充练习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
V是____W是____X是_____Y是____Z是___答案:H、O、Al、S、K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画出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1)同一行自左到右,电子层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增加;(2)同一列自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不变,电子层数增加。2、原子半径大小的周期性2、原子半径大小的周期性3~9号元素或11~17号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周期性2、原子半径大小的周期性(1)同一行自左到右,电子层数不变,
最外层电子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一列自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不变,
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
解释:微粒半径大小取决于①电子层数
②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
③外层电子之间斥力1、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
A、锂 B、钠 C、氟 D、氯
2、下列各元素的负化合价从–1~–4依次安排的是 ( )
A、F.Cl.Br.I B、Li.Na.Mg.Al
C、C.N.O.F D、Cl.S.P.Si
BD练习: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何?2 3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变化。
周期性3、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周期性(1)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2)负价价数= 8-最高正价
(3)O、F无正价3、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周期性M2O无MO无M2O3无RO2RH4R2O5RH3RO3H2RR2O7HR(1)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2)负价价数= 8-最高正价
(3)O、F无正价例: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HX B、H2X C、XH3 D、XH4D①比较金属与水(酸)置换出H2难易;
②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③能否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金属。a.比较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难易和稳定性;
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能否从化合物中置换出加一种非金属单质。4.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三者金属性强弱?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四者非金属性强弱?4.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1、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钠与冷水剧烈反应:
(2)镁与沸水迅速反应;
(3)铝与沸水缓慢反应;
(4)镁与盐酸剧烈反应;
(5)铝与盐酸迅速反应;
。4.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冷水,剧烈
红色沸水,迅速
浅红色沸水,缓慢
难变红剧烈,发烫迅速,发烫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Al(OH)3
弱碱强 弱5.元素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探究高温磷蒸气加热点燃或光照不稳定
自燃较不稳定
易分解不很稳定
分解很稳定SiH4
SiO2PH3
P2O5H2S
SO3HCl
Cl2O7H4SiO4
弱酸H3PO4
中强酸H2SO4
强酸HClO4
最强酸弱 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结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课件15张PPT。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复习回顾:什么是原子?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检测反馈:A原子的结构 电子在原子核外作无规律的高速运动.原子核外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
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11281观察教材P2 图1-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观察下图所示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发现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吗?教材P2 图1-2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离核近(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表1—1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81832188286Rn(氡)818188254Xe(氙)8188236Kr(氪)88218Ar(氩)8210Ne(氖)22He(氦)PONMLK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元素1.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K、L、M、N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多少?请由此推出原子核外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和电子层序数n的关系.2.各稀有气体元素中最外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次外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小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③ 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K为最外层为2个)
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K为次外层为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巩固练习: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请完成19、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注意并不以此类推。课堂练习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2.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4 B.15 C.16 D.17BA课堂练习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___________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_____
(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_______
硅硼氖课堂练习4.A元素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的少5个,
(1)画出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5、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由此可推知(填元素符号):
V是____W是____X是_____Y是____Z是___答案:H、O、Al、S、K6、如图表示某带电微粒的结构
示意图,则可用它表示的金属阳
离子共有
A、1种 B、3种 C、4种 D、5种7、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A、K层 B、L层 C、M层 D、N层BC习 题 巩 固8.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层、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课件26张PPT。第 2 课时元素周期律1.(双选)下列关于 1~18 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1~9 号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BCB.1~18 号元素中总共有 5 种金属元素
C.常见化合价为+4 的是非金属元素
D.1~18 号元素都存在正、负化合价 2.从元素周期表的前三个横行中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元
素,在空格处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1)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____________。H、Li、Na(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_____________。(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_______。B、Al(4)上述元素中,在第二横行的有____________,常见化合价为+1 的有___________。Li、Be、BH、Li、NaHe、Be、Mg3.完成下列反应:(1)2Na+2H2O===_______________。
(2)Mg+H2SO4 ===_______________。(3)回忆上述两个反应的实验,反应剧烈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相对温和的是____。(1)(2)2NaOH+H2↑MgSO4+H2↑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概念:按___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
2.数量关系: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1.1~18 号元素中除_______外,最外层电子数重复出现从___递增至___的周期性变化。H、He18 2.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稀有气
体元素外)呈现周期性变化:3~9 号、11~17 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外电子数三、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容易稳定增强1.由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可知其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Na>Mg>Al 2.从 Si 到 Cl,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越来越_____,生成的气
态氢化物越来越_____,所以非金属性逐渐_____。
3.Na、Mg、Al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
两性氢氧化物;Si、P、S、Cl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
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NaOH >Mg(OH)2> Al(OH)3Al(OH)3H2SiO3< H3PO4<H2SO4< HClO44.11~17 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由 1~3 点可以得出:从 Na 到 Cl,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减弱增强5.11~17 号元素化合价的递变规律+1+7相等 从 Na 到 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从____到____递增,且数
值与对应元素最外层电子数_____。从 Si 到 Cl,元素最低负化
合价从-4 到-1 递变,且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_____。8四、元素周期律核电荷数周期性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_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变化的规律。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 2.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_______________随着元
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_______变化的必然结果。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比较
1.实验原理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从
水或酸中置换出氢。(1)2Na+2H2O===_______________;
2NaOH+H2↑Mg+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Mg+2HCl===________________;
2Al+6HCl===________________。Mg(OH)2+H2↑MgCl2+H2↑2AlCl3+3H2↑2.实验步骤 (1)切一绿豆般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
盛有少量水的 250 mL 的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
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
加入适量水,并滴加两滴酚酞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加热
试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
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各加入 2 mol/L 的盐酸 2 mL,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3.实验现象
(1)与冷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剧烈反应,熔成小球,四
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镁反应缓慢,现象不明
显。与热水反应时,镁表面不断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2)与盐酸反应:镁、铝表面均不断产生气泡,且镁比铝反
应更剧烈。NaMg1.从 A 实验现象(1)可以判断金属性:____>____。2.从实验现象(2)可以判断金属性:___>___。Mg3.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Na、Mg、Al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_____。减弱Al例如:r(Cl-)>r(Cl);r(Na)>r(Na+)。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1.原子半径的比较(1)电子层数相同: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例如:r(Na)>r(Mg)>r(Al)>r(Si)>r(P)>r(S)>r(Cl)。(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例如:r(Li)2.离子半径的比较(1)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4)所带电荷、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作参照
进行比较。
例如:r(O2—)>r(F-)>r(Na+)>r(Mg2+)>r(Al3+)。 例如:r(Li+)r(Na+)>r(Mg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判断1.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容易,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如:Na、Mg、Al 与冷水反应的现象依次为剧烈、微弱、无现象,故金属性:Na>Mg>Al。(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如 : 碱 性 : NaOH>Mg(OH)2>Al(OH)3, 则 金 属 性 :Na>Mg>Al。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K、Ca、Na 等极活
泼金属除外)可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不活泼金属置换出
来。 (4)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一般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元素的金
属性越强。如:氧化性:Ag+>Cu2+,则金属性:AgCu。如:H2+Cl2=====2HCl,H2+S 2.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依据
(1)单质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与 H2 化合越容易,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元素的
非金属性越强。光照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则非金属性:Cl>S。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
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酸性越弱,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就
越弱。如:H2SO4 是强酸,H3PO4 是中强酸,H2CO3 是弱酸,则非
金属性:S>P>C。(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活泼非金属可以置换出不活泼的非金属。 如:Cl2 置换出 Br2,Br2 能置换出 I2,则非金属性:Cl>Br>I。
(4)元素原子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阴离子还原性越
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阴离子还原性越弱,
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如:还原性:S2->Cl-,则非金属性:S是指元素单质(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
性是通过其单质的还原性、氧化性体现出来的。(3)比较时,应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且区分一些特例,如比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半径 [例1](2011年广东揭阳检测)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答案:B 解析:四种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故有a-3=b-1=c+2=d+1,得质子数:b>c;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W与X处于同一周期,X在W的前面,Y与Z处于同一周期,Y在Z的前面,故有离子的还原性:Y2->Z-,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原子半径:X>W。C 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
C.最外层电子数:X>Y
D.电子层数:X>Y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 为 Ca,Y 为Cl,从而得出只有 C
项不正确。2.(2011 年广东潮州检测)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C A.Li、Be、B 原子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
B.P、S、Cl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C.B、C、N、O、F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Li、Na、K、Rb 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解析:同一周期(不包括 0 族),原子半径由左往右依次减
小。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AA.酸性:HClO4>H2SO4>H2SiO3>H3P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金属单质置换出氢的能力:Mg>Al>Zn
D.氧化性:Cl2>S 解析:A项,Si、P、S、Cl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A项错误;B项中,Na、Mg、Al同周期,由元素周期律可知,碱性:NaOH>Mg(OH)2>Al(OH)3,同理C项正确;D项中S、Cl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故它们对应单质的氧化性:Cl2>S。C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N3-、O2-、F-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4.(2010 年广东湛江检测)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D
A.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5.同一周期的 1~18 号元素(非稀有气体元素)W、X、Y、Z 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 C.单质的氧化性:W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 解析:1~18 号元素中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最外层
电子数依次增加,故 B 正确;而单质的活泼性分金属性与非金
属性,单质的氧化能力与元素氧化性略有区别(如 N 元素的氧化
性较强,但 N2 的氧化性很弱),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有特例:F 无正价。课件24张PPT。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1.下列关于第 3 周期非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CA.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 4
B.主要化合价均为负化合价
C.都存在最高正化合价
D.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周期8Na、Mg、Al 2.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第 2 周期
有____种元素,第 3 周期的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第 1 个族有___种元素,其中金属元素有___种。族76 4.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_______元素,已
知的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____个纵行。非金属18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短长81832其中第 7 周期又称为不完全周期,如果排满有 32 种元素。(2)族18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有 16 个族。①族A长B稀有气体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的纵行,族序数
后标____
副族:完全由___周期元素构成的纵行,族序数后标___
Ⅷ族:第 8、9、10 三个纵行
0 族:全部由_________元素组成②常见族的特殊名称ⅠA 族(除氢外):_______元素;碱金属ⅦA 族:_____元素;
0 族:__________元素;稀有气体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ⅢB~ⅡB 共 8 个族;15镧系元素:第 6 周期ⅢB 族,有___种元素;
锕系元素:第 7 周期ⅢB 族,有___种元素。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周期序数=_________。电子层数(2)主族族序数=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卤族15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核外电子层数增加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相同,除稀有气体
元素外,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原子
半径逐渐_____,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失去电子
的能力逐渐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2.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减小增强减弱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_____相同,随着核电荷
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原子失
去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_,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最外层电子数增加减弱增强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原子结构原子结构1.位—构—性之间的判断性质特点原子结构 元素的_________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________和元素的_________。我们
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_________,预测其_________。主要性质2.研究合成新物质半导体 (1)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_______材料(如硅、
锗、硒等)。
(2)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______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催化剂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续表“0 族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各周期 0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2.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方法
(1)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 0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找出
与其相邻近的 0 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原子序数大的 0 族元
素处于同一周期。(2)确定纵行和族序数的关系,准确找出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序数(即所有族从左到右的顺序)。(3)求差定族数 ①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 0 族元素多 1 或 2,则该元
素应处在 0 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ⅠA 族或ⅡA 族。
如 88 号元素,88—86=2,则其应在第 7 周期ⅡA 族。
②若比相应的 0 族元素少 1 ~5 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
ⅦA~ⅢA 族,如 84 号元素,应在第 6 周期ⅥA 族。 “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1.“位—构—性”的关系图 1-1-42.结构与位置的互推
四个关系式:(1)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2)质子数=原子序数。(3)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序数。(4)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主族族序数(F、O 除外),最低负价=主族族序数-8。
3.性质与位置的互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4.结构和性质的互推(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2)原子半径决定了元素单质的性质;离子半径决定了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3)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4)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方法。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例1](2011 年广东梅州检测,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
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
碱性,乙位于ⅤA 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乙
B.单质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析:甲和乙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该化合
物为 NH3,乙位于ⅤA 族,则甲为 H,乙为 N;原子序数:乙
<丙<丁,乙位于第二周期,则短周期元素丙、丁应位于第二
或三周期,又丙和甲同主族,丁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则丙为 Na、丁为 Al,据此可判断各项。答案:AD1.(2011 年广东潮州检测)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 112 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CA.第 4 周期
C.第 6 周期B.第 5 周期
D.第 7 周期2.(2011 年江苏徐州检测)下列各项中,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有关的是()。BA.相对原子质量
C.次外层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核内中子数3.(双选)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 7 个主族,7 个副族,1 个 0 族,1 个Ⅷ族,共 18 纵行AB B.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 族到Ⅱ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
C.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 18 种元素
D.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有关“位—构—性”的综合考查
[例2]X、Y、Z、W、R 是 5 种短周期元
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处于同
一周期,R 与 Y 处于同一主族,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Y、Z、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
次增大
B.元素 X 不能与元素 Y 形成化合物 X2Y2
C.元素 Y、R 分别与元素 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XmY>XmR
D.元素 W、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信息知:X为H,Y为O,R为S,Z为Na,W为Al,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2—、Na+、Al3+),其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H与O可形成化合物H2O2,B错误;Y、R与X形成的化合物分别是H2O和H2S,由于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热稳定性:H2O>H2S,C正确;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为强酸,D错误。4.下列关于 F、Cl、Br、I 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B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单质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C.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期律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5.(2011 年广东中山检测,双选)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AB
A.硒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B.铍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强
C.砹的氢化物不如氯化氢稳定
D.氢氧化钾比氢氧化钠的碱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