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3 13: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分数中,分数的分子表示( )。
A.平均分的份数 B.分数单位 C.取的份数
2.“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 )是单位“1”。
A.小羊只数 B.大羊只数 C.总只数 D.无法确定
3.如果是最简真分数,那么x可取的自然数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4.一块正方形的布料既可以裁成边长是9dm的方巾,又可以裁成边长是12dm的方巾,都无剩余。这块正方形的面料的边长至少是( )dm。
A.18 B.36 C.48 D.72
5.已知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和既是真分数,又是最简分数。
A.5 B.6 C.7 D.8
6.一个分数的分子乘3,分母不变,这个分数( )。
A.缩小到原数的 B.扩大到原数的3倍
C.大小不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
7.的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所得新分数约分后得。那么这个数是( )。
A.3 B.5 C.6 D.9
二、填空题
8.图中的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
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10.把一袋面包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袋。
11.分别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12.===( )÷36=( )。(填小数)
13.用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24分米,宽18分米的长方形储藏室地面。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最大是( )分米时,地砖边长是整分米且不需要切割。
14.一条长96米的直路的两边栽树(路的两头都栽),原计划每4米栽一棵,树苗分完之后,发现树之间的距离太近,于是改成每6米栽一棵,有( )棵树苗不需要移动。
三、判断题
15.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
16.如果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 )
17.一桶油用去,还剩下千克,用去的比剩下的多。( )
18.如果的分子乘3,分母加上26,分数值不变。( )
19.小军捐了他的钱的,小丽捐了她的钱的,小丽捐的钱一定比小军多。( )
四、计算题
20.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21.圈出最简分数,并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五、作图题
22.在方格纸上涂色,所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与长方形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相等。
六、解答题
23.明明在书上看到了鸡蛋在盐水里能浮起来的实验,他决定动手操作验证。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200克的水,然后放入一个鸡蛋,接着在水中加入50克的盐,搅拌让盐充分溶化后,鸡蛋真的浮起来了。这时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几分之几?
24.银澧学校有一个长30分米,宽24分米的水池,现在要在它的底面贴满正方形的瓷砖(使用的瓷砖必须都是整块的),最大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瓷砖?
25.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在三段路上的一边等距离插彩旗,而且要在A、B、C、D四个点上各插一面彩旗,如图所示,最少能插多少面彩旗?
26.甲、乙两人到社区去做志愿者,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俩一起去社区,下一次两人同时去是几月几日?
《(进阶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暑假分层作业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A B C B B
1.C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义可知:在分数中,分数的分子表示取的份数。例如:分数中,3是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4是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情况先找到关键词“是”、“占”、“比”、“相当于”这些关键词后面的数量是看作单位“1”的数量。由此可知,“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大羊的只数看作单位“1”。据此解答。
【详解】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则大羊只数是单位“1”。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判断单位“1”的方法及应用。
3.A
【分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再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根据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写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即可确定x可取的自然数。
【详解】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共有4个。
所以x可取的自然数有1、5、7、11,共有4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最简分数以及真分数的意义。
4.B
【分析】因为做成边长9dm和边长12dm的方巾,都没有剩余,所以这块正方形布料的边长就是9和12的公倍数,求出9和12的最小公倍数即为这块正方形面料的边长至少是多少分米。
【详解】9=3×3
12=2×2×3
9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36
因此这块正方形的面料的边长至少是36dm。
故答案为:B
5.C
【分析】真分数是指大于0小于1的所有分数,这些分数的特点是“分母大于分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据此求出a的值。
【详解】和都是真分数,所以5<a<8;
a的值可取6和7,
但不是最简分数,所以a只能等于7。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真分数和最简分数的定义来求值。
6.B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据分析可知,一个分数的分子乘3,分母不变,这个分数的大小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选:B
【点睛】熟练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B
【分析】设约分之前,新分数的分子是2x,分母是7x,因为的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才得到新的分数,说明2x与11的差跟61与7x的差相同,据此列方程得2x-11=61-7x,解出方程后即可求解新分数约分之前的分子和分母,进而求解这个数是多少。
【详解】解:设约分之前,新分数的分子是2x,分母是7x。
2x-11=61-7x
2x+7x=61+11
9x=72
9x÷9=72÷9
x=8
分子是2×8=16
16-11=5
这个数是5。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利用约分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抓住相同的量是解题的关键。
8.
【分析】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图中的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单位,明确分数单位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 8 6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在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把2化成分母是7的假分数,减去,求出的分数中,分子是几,就需要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质数。
【详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有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最小的质数是2,
2-
=-

分子是6,即再添上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单位的认识及运用,同时也考查了最小的质数是2。
10.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袋面包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表示袋。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把一袋面包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得袋。
11.
【分析】由图1可知,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6份,涂黑的占几份就是六分之几,涂黑了两个单位“1”就是2,第三个图形只涂黑了6份中的2份,把整数2和分数组合写成带分数;
由图2可知,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涂黑的占几份就是三分之几,涂黑了两个单位“1”就是2,第三个图形只涂黑了3份中的1份,把整数2和分数组合写成带分数;
再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详解】单位“1”平均分成了6份,涂黑的占14份就是,
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涂黑的占7份就是,
12.32;12;27;0.75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分数化小数,直接用分子÷分母即可。
【详解】24÷3×4=32;16÷4×3=12;36÷4×3=27;3÷4=0.75
===27÷36=0.75
13.6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地砖把长方形地面铺满,则地砖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公因数;求地砖的最大边长就是求长、宽的最大公因数;24、18分解质因数后,把公有的相同质因数乘起来就是最大公因数,即可求出地砖的最大边长。
【详解】24=2×2×2×3
18=2×3×3
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最大是6分米时,地砖边长是整分米且不需要切割。
【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4.18
【分析】先计算一边的情况,全长96米,每4米栽一棵,则从一端算起,栽的位置都是4的倍数;后来改成每6米栽一棵,则从同一端算起,栽的位置都是6的倍数,那么如果这个位置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即4和6的公倍数,则不需要移动。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每12米,就有1棵不需要移动,再加上起点的1棵,即可算出一边不需要移动的棵数。最后再乘2,求出两边一共有多少棵树苗不需要移动。
【详解】
96÷12=8(棵)
8+1=9(棵)
9×2=18(棵)
所以有18棵树苗不需要移动。
【点睛】本题是一道植树问题和公倍数问题的综合题,公倍数的位置的树不需要移动,同时,计算之后,不要忘记起点处的1棵树也是不需要移动的,这时这道题比较容易出错的点,需引起注意。
15.×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也应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16.×
【分析】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据此判断。
【详解】如果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一桶油用去”即把一桶油的平均分成4份,用了其中的1份,则还剩下3份。所以用去的(1份)比剩下的3(份)要少。据此可以解决本题。注意本题中“还剩下千克”属于多余信息,可以不用分析。
【详解】结合分数的意义知,一桶油用去的含义为:把一桶油平均分成4份,用了其中的1份,则还剩下3份。所以用去的(1份)比剩下的(3份)要少。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如果的分子乘3,则要使分数值不变,则分母也应乘3
(13+26)÷13
=39÷13
=3
的分母加上26,相当于分母也乘3,所以分数值不变。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小军的钱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他捐了其中的1份;把小丽的钱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她捐了其中的2份;但题干中并没有说小军和小丽分别有多少钱,所以无法比较他们谁捐的比较多。
【详解】由分析可知:
小军捐了他的钱的,小丽捐了她的钱的,无法比较他们捐款的多少。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0.0.43;1.08;0.625;0.15
【分析】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详解】(1)=3÷70.43
(2)=27÷25=1.08
(3)=5÷8=0.625
(4)=3÷20=0.15
21.;;;
【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分数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其余的分数约分即可。
【详解】= = =
22.见详解
【分析】看图,长方形一共被分成了12小格,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那么涂色部分表示为。方格纸规格为10×10,在其中取25格涂色,可以表示为。据此作图。
【详解】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3.
【分析】已知盐有50克,盐水有(200+50)克,求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几分之几,实际上是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用盐的质量除以盐水的质量,即可得解。
【详解】50÷(200+50)
=50÷250

答:这时盐的质量占盐水质量的。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24.6分米
【分析】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求出底面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分析。
【详解】30=2×3×5
24=2×2×2×3
2×3=6(分米)
答:最大可以选择边长是6分米的瓷砖。
25.19面
【分析】在三段路上的一边等距离插彩旗,而且要在A、B、C、D四个点.上各插一面彩旗,要使彩旗数量最少,彩旗之间的间隔距离数值是12、16、44的最大公因数;先求彩旗之间的间隔;再依据“彩旗数量=距离÷间隔+1”,求出彩旗的数量。
【详解】12=2×2×3
16=2×2×2×2
44=2×2×11
所以12、16、44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即彩旗之间的间隔距离是4米;
彩旗的数量:
12÷4+16÷4+44÷4+1
=3+4+11+1
=7+11+1
= 19 (面)
答:最少能插19面彩旗。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以及参照“植树问题”中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26.7月25日
【分析】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二人同去社区的时间间隔;开始日期+间隔时间=下次同去时间。
【详解】6=2×3,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所以,24天后他们同时一起去社区。
7月1日+24天=7月25日
答:下一次两人同时去是7月25日。
【点睛】本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以及时间的推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