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走近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次年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的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我们要学习的其三从内容上是一首田园诗,从形式上是一首五言古诗。标题的意思是“回到农村居住”。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zhòng 秽:huì 荷:hè 长:zhǎng 另读cháng 预习诗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朗读诗歌:
1、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
3、评选“我班的朗读之星”:★品味诗意:
1、重点词语理解:
盛:茂盛 稀:稀疏 兴:起(比较:水波不兴) 秽:杂草 带:带着(比较:披星戴月)荷:扛着足:值得 但:只要(比较:但使龙城飞将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使:让 愿:意愿,这里指诗人隐居山林、归耕田园的意愿2、请分别用4字短语归纳每两句的内容:
参考归纳:
1、2句:南山种豆
3、4句:整天劳作
5、6句:夜归情景
7、8句:表明意愿提示:
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②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交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我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杂草。我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路窄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裳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写的画面的内容说出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归纳古诗阅读品味的方法:1、联系生平、背景进入诗歌;
2、按照“三点要求”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词句,归纳内容,把握诗意;
4、明确感情,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
5、可以绘制诗意图、写成书法作品;
6、利用流行歌曲,记忆、理解古诗 。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其一)·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地上升。
墟:集市。
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D练习巩固:
1、默写全诗,同桌交换评改;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1;
3、完成“同步训练”上的相关练习。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两道选择题指诗人隐居山林、归耕田园的意愿B躬耕的艰辛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课件12张PPT。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 浩 然题解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作者介绍: 孟浩然:襄阳人,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年轻时在家乡隐居读书,曾住在家乡附近的鹿门山,还游历过长江南北各地。后来他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谋求官职,没有如意。晚年的时候,诗人张九龄镇守荆州,才被举荐为从事。写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求取,谋取,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听读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注释 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四年(736)为宰相。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平:此指秋天湖水上涨,水面与岸齐平。涵:包涵,包容。 虚:虚空,即天空。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气蒸:水气蒸腾。云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都淤成了陆地。此指洞庭湖。撼:撼动。此为拍击之意。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欲济:想渡过(洞庭湖)。济:渡。 楫:船桨。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垂钓者:钓鱼的人。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羡鱼情: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这意思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援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又《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赏析全诗: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
[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翻译: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诗歌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和波涛汹涌的声势 。翻译: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赏析: 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生发出感慨。借双关(“济”,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直挂云帆济沧海”)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表明自己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翻译: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赏析: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此四句抒怀,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不过,说得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翻译: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化用典故,巧为设喻,卒章显志]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大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诗歌主题: 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表达了自己积极用世的愿望。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望洞庭湖”,即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即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赠”因“望”起,为感兴之作。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如:“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课堂小结课件16张PPT。渔家傲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有《漱玉词》传世。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欣赏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一个字概括吗?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梦见了什么? 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 “天接云涛连晚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
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
“归何处”一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用典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用典这首词中就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
在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的妇女群中是很少见的。 解读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岁月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做到忧国忧民是怎样的不易,一个女子竟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奉献又会遭到怎样的白眼。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能无视所有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所在乎之事,她是勇敢的。
李清照的杰出,为她之后那些深闺中的女子照亮了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她是一轮明月。
小感:春秋时代的庄姜
汉代大史学家班固的祖姑班婕妤(jié yú)
东汉的班昭
东晋末的谢道韫
金陵女子杜秋娘
唐朝与杨贵妃斗了一辈子的“梅妃”江采苹
宋代的李清照
南宋的严蕊
……她们
流芳千史结语:自古巾帼不让须眉拓展延伸一剪梅
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课件21张PPT。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王维山水诗的基本特点 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题解 开元二十九年(741)初,王维完成“知南选”任务,从岭南回长安,下半年开始在长安南郊的终南山隐居,本诗即是时所作。此前王维亦曾在淇上、嵩山等地有过归隐生活。
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市南,秦岭山脉的一段,又称“中南山”、“太乙山”、“南山”。唐代王室崇奉道教,而终南山与道教素有渊源,加之它距离京都不远,往来方便,吸引了不少文人士子在此流连、隐居。他们中少有真修道养性者,大多是以退为进,想藉此向朝廷表露自己,走一条“终南捷径”。而此次王维归隐终南,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与那些试图走“终南捷径”者完全不同。
创作背景 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
3、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听读课文注意:
1、朗读节奏。
2、读准字词。
3、饱含情感。字词注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理。
③家:安家。
④南山:即终南山。
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 意思是终南山旁边。
⑥胜事:美好的事。
⑦值:遇见。
⑧叟(sǒu):老翁。
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诗歌韵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回家。 首联: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诗歌赏析翻译:中年以后喜好佛理,晚年安家在终南山下。赏析:徐徐道来,简短直接直接交待出因何购得终南别业。自己中年以后即厌恶尘俗,信奉佛教,后来则安家于终南山边。“晚”是晚年 ,“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所陶醉。
诗人此番归隐终南山,自言“晚家南山陲”。事实上,此时的诗人刚过四十而已。虽说古人寿命不比今人,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四十也只是不惑之年,谈不上晚年。真正进入暮年的,不是诗人的身体,而是他的心境。经历了人生的起起沉沉后,王维开始厌倦尘俗事务,而佛教的空观,更使他看破世事,任遇随缘,与世无争。有着这样心境的诗人,在终南山中如鱼得水,悠然自得。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赏析:这两句概括山居得到的乐趣。“兴来每独往”一句,写出诗人每每勃勃兴致,自得其乐;而“盛世空自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只身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独来独往有自得之乐,但或者也还有些许的寂寞悲哀。满山的美景,却只有一人欣赏,连这山也难免会感到寂寞吧,更何况独行山中的人呢。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心头掠过一丝波澜。然而,这一切又有何妨?继续前行,诗人很快就恢复了宁静。
翻译:兴致来时,常常一个人出门欣赏美景,美好的事情只有自己明白。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赏析:
两句则具体描绘“自知”之“胜事”。“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是退身而返,还是继续寻求新路?诗人没有犹豫,他只是索性就地坐下,恰好看见闲云由山中悠悠升起。从艺术上看,这两句诗可谓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宋代《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此二句也深为后代诗家赞赏。翻译: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今天,恰好看见闲云正在升起。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
既具体描绘其悠闲放任之乐趣,更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为,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是偶然;恰能看到“云起时”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偶合”,更显出诗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翻译: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便与他谈笑起来,忘记了回家的时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历受推崇。王维诗中多有这种充满禅意的诗境。与后来宋诗中的哲理诗不同,王维从不直接说理,而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间神游其禅境,请体悟其意蕴。合作探究 宋《宣和画谱》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其实,这两句诗的妙处,还不在于“诗中有画”。陶渊明诗言“云无心以出岫”,云给人的感觉就是无心、自在而闲散。在佛家眼里,白云的舒卷自如、任意飘荡、无所阻碍,正是所谓的“不住心”、“无常心”,是淡泊无机、安详自足的象征。行至水穷之处的诗人,并没有丝毫的怅惘,而是随遇而安,坐下静观云起。面对悠悠白云,诗人的心境也同它们一道,空无挂碍,悠闲自在地随处飘游。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最自然、最和谐的吗?
不惟如此,人们还从这两句诗中悟出了“禅”机。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言:“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还有人理解为,水穷处意喻着人生的绝境,但既有云,即预示着有雨,也预示着新的希望。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真正的好诗便是如此,提供给人的是丰富甚至无限的空间。
宋代严羽在其诗歌评论专集《沧浪诗话》中称赞盛唐诗“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王维这首《终南别业》正是很好的例子。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另一个可能 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此句有两种意境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诗歌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悠闲于山水,表达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和豁达的性格。诗歌写作特色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来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写景、述情皆似信手拈来,毫不着力,可谓平淡、自然之至。然而这种“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淡而浓,淡而远。所以元人方回称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清人纪昀也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 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 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 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 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诗歌小结 随堂练习 1、诗中作者信仰佛教的句子是 ,
。
2、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世尘俗归隐山林的句子是 , 。
3、写诗人独自一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的句子 , 。
4、王维《终南别业》中最能表现诗人悠闲自得心境的两句诗是 , 。
5、诗中“ , ”两句诗写出了山水的情景,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6、写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风采的句子: , 。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被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画家王维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如《终南别业》中 , ”这两句诗就表达了“当你处于某种绝境,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看到希望或转机”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哲理。
8、有能够“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的意境的句子 , 。
9、诗中写出作者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的诗句是 , 。
10、表达作者忘记时间回家的诗句是
11、诗中引入人的活动,表现生活气息的诗句是 ,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课件21张PPT。长 相 思纳兰性德 王国维·《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知人论世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尤擅小令。词人的乡心、好梦,所寓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因听紫塞之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于中好》)原来,词人的一片乡心,未成的好梦,多系在红楼深闺之中,系在独守空房的妻子身上。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pàn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ɡ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pàn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千帐言军营之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ɡuō碎:搅碎。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身”字怎么赏析?
“身”字怎么赏析?
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山一程,水一程。
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千里行程中目睹的万事万物,凝缩为“山”“水” 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词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空间感和思乡情构成了词人心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的背离中驻营夜宿,词人的思绪早就超越了他自己。身向榆关那畔行
交代行旅去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山海关),而心却在关内,在故园。“夜深千帐灯”,这看起来开阔的意境,壮伟的景观,实际上则是词人情心深苦之写照。白日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为何夜深时仍然灯火通明,难以入梦?──思乡失眠!“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夜深千帐灯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灯”常常与“孤”字相连,抒发幽怨之情。纳兰词中——“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或幽独、或念远、或伤逝、或期盼的感情。现实的灯是明亮的,相思的灯是凄凉的,而回忆的灯却是遥远而清晰的。“夜深千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下阕词人转入了相思恋中。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风”、“雪”这两个意象孕育着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成为纳兰性德表达悲凄伤感、幽怨多苦感情的一个载体。“一更”又“一更”重叠复沓,在对风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的进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之中,让人心烦意乱,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埋怨夜太长。“甚慕魏公子饮醇酒近妇人”
——《史记·魏公子列传》:“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魏公子信陵君被魏王免职,他只好纵情于醇酒美人之中。有成语“醇酒妇人” 聒ɡuō碎乡心梦不成
着一“聒” ɡuō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情苦不能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入人心,使人难以承受。词人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味却更加深沉。风声、雪声的描写使词人的心理情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却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加沉重。联系上文看,叠词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了视觉、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恨、幽苦。壮丽的千帐灯下映照着万颗无眠的乡心,一暖一寒、一嚣一寂,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伤感,厌于扈从生涯的深深感情。
故园无此声
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用在《长相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 “故园”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含“官场”之意。纳兰性德的这种先知先觉,不久就得到了验证。这一切发生在纳兰性德去世后仅仅三年。陈平原·《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真’源于‘浅’,然而‘浅语深致’,‘深’又源于‘真’。”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陈平原·《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真’源于‘浅’,然而‘浅语深致’,‘深’又源于‘真’。”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敏感的纳兰性德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无可奈何,并将那莫名的哀怨隐隐的流诸笔墨之间。“一叶落而知秋”,虽明丽却凄迷的纳兰词,不正是那个时代绝佳的映照么? 【思考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风雪交加夜,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