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老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老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3 10: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王》教学设计
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 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琐事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容。
2、 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挖掘老王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光芒。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简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和老王的善良人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为位老人,她穿越了风云多变的一个世纪,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年过一百,她的脑子还在坚韧地思索,她的笔还在顽强地耕耘。她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杨绛。让我们看一下这位老人。(课件)
这位是她的先生——钱钟书。《围城》的作者。你们看过吗?(课件)
我们熟悉和喜欢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目前最好的译本就出自杨绛之手。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老王》。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1、 作者简介
杨绛先生,(1911—
),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 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2、 背景知识
文章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当时时“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因此,他们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
2、重点词语。
愧怍(kuì
zuò)
滞笨(zhì)
取缔(dì)
翳(yì)
骷髅(kū
lóu)
攥着(zuàn)
塌败(tā)
伛(yǔ)
3、 各用一个字来概括老王的为人和处境,你觉得哪两个字较为合适?(板书)
“善”和“苦”。
4、 老王的“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
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送香油、鸡蛋。——友善、和善
5、 老王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板书)
蹬三轮车活命;孤苦伶仃;房屋破败;瞎了一只眼。——苦命、艰辛
6、关注老王,我们深刻地体悟到了他的“苦”和“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作者一家人。请同学们找出他们的善良之举。(课件)
(1)照顾老王的生意(几点);(2)女儿送他鱼肝油;同情、关心老王的生活;(3)老王送来鸡蛋和香油,不能让他白送,给他钱;(4)询问老王的情况。
7、全文写的内容很多,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请谈谈看法。
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1)朗读;
(2)小组交流。
①“镶嵌”:身体僵直,病态严重。
②“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神态和外貌,身体崩溃,流露出作者的同情和悲酸。
③“强笑”:故作笑颜,实则内心悲酸和感动。
8、结尾一句话该如何理解?(课件)
愧怍:惭愧。
这是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高尚情感。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一位耄耋老人,为什么要写文章怀念一位社会底层的三轮车夫?
(1)老王是一个好人:善良,忠厚,讲感情,重仁义;(2)“文革”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人们都势利地敬而远之,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力所能及地关心作者夫妇,给他们帮助。
2、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能那么关心、爱护?
(1)作者一家也是善良之人;(2)平等的观念;(3)人道主义精神。
3、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王交往的故事,赞美了老王的善良品质,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4、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显得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的?(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课件)
(1)逻辑顺序。开头四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是顺着“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展开的。
(2)时间顺序。课文的后半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3)作者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五、小结
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老王——一个人力车夫的善良,同时透露了一个异常善良的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怀念,这是一曲善良的人们在文革时代里相互取暖的颂歌,这是一篇自我愧怍与反思的真情表白,希望同学们学过此文后要理解这一份关爱。你们今后一定要同情、关爱弱者,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们学了此文后,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借鉴呢?
写人叙事的文章;件事多;围绕中心选材;注重详略;安排好写作顺序;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细节。长期坚持,定能写出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以“我最熟悉的人”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