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3 15: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出红外线控制电视
B.红外夜视仪能感应红外线
C.臭氧层能大量地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D.我们看见验钞机发出紫色的光,那就是紫外线
2.如图所示是“自制彩虹”活动,针对本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在晴天完成现象更明显
B.喷水时人应该面对太阳而站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太阳光是复色光
3.电子监控已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所示的摄像头在白天和晚上都能监控摄像,在晚上这种监控摄像头能够摄像是利用了(  )
A.太阳光 B.红光 C.红外线 D.紫外线
4.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黄光照在穿蓝色上衣、白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上衣呈蓝色,裙子呈白色 B.上衣、裙子都呈黄色
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黄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5.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6.公园里开满了色彩鲜艳的郁金香,小明将一块绿色的玻璃片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郁金香,则小明透过玻璃片看到叶和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绿色,红色 B.无色,黑色 C.绿色,黑色 D.黑色,绿色
7.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  )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光 D.紫光
8.透过红玻璃看蓝纸呈黑色,这是因为(  )
A.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又被蓝纸全部吸收
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
C.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9.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B.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C.遥控器发出的“光”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可以用来消毒
D.遥控器发出的“光”具有热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0.如图表示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的色散实验,图中①②分别表示红外线和紫外线所在区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红光
C.①区域的光具有热效应
D.②区域的光无法用肉眼观察
二、填空题
11.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到黑条纹时,光将被 (选填“反射”或“吸收”);照射到白条纹时,光将被 (选填“反射”或“吸收”)。
12.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光。透明物体能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在摄影时若使用红色滤光镜拍摄白色花朵,照片上该花朵呈 色。如图所示,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我们观察到 (选填“红色气球”或“绿色气球”)更易被爆破。
13.如图所示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 (选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白色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
14.如图2024年4月10日,深圳天空出现日晕景观。
(1)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 、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
(2)这种景象说明太阳光是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3)日晕的形成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 现象。
15.1666年,牛顿将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
(1)①是太阳光,它属于 (填“复色光”或“单色光”);
(2)②外侧是 (填“紫外线”或“红外线”),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理疗;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另一侧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填“色散”或“光的直线传播”)。
16.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 来辨别真伪;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甲所示。若在整个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将出现红色和 色,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三、探究题
18.盛夏来临,人们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建议:
19.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 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 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 ;
(3)6min时,同学们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纸筒颜色 黑 红 绿 蓝 白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时的温度/℃ 31 28 29 29 27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本次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能力,通常将它涂成黑色。请你也列举一个实例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四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C B D B B
1.D
【详解】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电视,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等,B正确,故B不符合意;
C.臭氧是大气层中淡蓝色、具有腥臭味的一种气体,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C 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紫外线和红外线都不是可见光,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紫色的光,D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采用是太阳光的色散,晴天阳光明亮,该实验在晴天完成现象更明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中,人背对着阳光,喷水时可以看见彩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夜晚,镜头周围的电子元件发出红外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后进入摄像头,从而实现夜晚监控。因此在晚上这种监控摄像头能够摄像是利用了红外线。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所以,白裙子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黄光照上就反射黄光,呈现黄颜色;蓝上衣只能反射蓝光,黄光照上不反射,呈现为黑色,故C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太阳光是复色光,经水滴折射后,由于折射率不同,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红色最不易偏折,紫光最容易发生偏折,根据色光的偏折难易程度,a、b、c、d 代表的色光应依次为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详解】郁金香的绿叶只能反射绿光,红花只反射红光,而绿色玻璃只允许绿光通过,所以郁金香的绿叶红花所反射的绿光和红光照到绿色玻璃上时,绿光通过绿色玻璃,红光不能通过绿色玻璃,于是拍摄的照片是绿叶黑花,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B
【详解】一切物体都会向周围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强。自动感应龙头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后,会自动打开水阀出水,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红色玻璃是透明的,只能透过红色光,其他色光几乎都被吸收,蓝色物体反射的蓝色光不能透过玻璃,就没有任何色光进入眼睛,看起来是黑色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两种不可见光,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常用在验钞机上;红外线的波长较长,常用作电视机遥控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红光,故B错误,符合题意;
C.①区域的光是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②区域的光是紫外线,无法用肉眼观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吸收 反射
【详解】[1][2]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12. 绿 红 绿色气球
【详解】[1]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透明物体能透过跟它颜色相同的光,白色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在摄影时若使用红色滤光镜拍摄白色花朵,红色滤光镜能通过红光,其他的光被吸收,所以镜照片上该花朵呈红色。
[3]红色激光笔照射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透过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更易爆破,而红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
13. 白色 色散 红外线 电视遥控器
【详解】[1]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经凸透镜折射,发生光的色散现象,所以水滴滴在白色区域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
[2][3][4]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电视遥控器。
14. 蓝 复色光 色散
【详解】(1)[1]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现象。
(2)[2]由(1)分析可知,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是太阳光是复色光。
(3)[3]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原理与日晕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色散现象。
15. 复色光 红外线 色散
【详解】(1)[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2]红外线的偏折能力弱,②外侧是红外线,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理疗
(3)[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另一侧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16. 红外线 紫外线 绿
【详解】[1]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2]光谱紫光以外的光为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紫外线的作用有:①杀菌作用、②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③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能够发出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7. 黑 升高
【详解】[1]在整个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当在七种颜色的光的照射下,红纸只反射红光,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所以则光屏上将出现红色和黑色。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在红光上边,会存在红外线,人看不到红外线。经过红外线照射后,由于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
18.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衣服材质一定时,衣服布料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穿全棉黑色T恤
【详解】(1)[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2]实验1、2中,衣服材质相同,但是布料层数不同,据此得到结论: 衣服材质一定时,衣服布料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
(3)[3]比较5和6实验可知,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因此提出的建议为: 穿全棉黑色T恤
19. 光照强度 温度计示数 受热均匀 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 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
【详解】(1)[1]要研究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颜色并把温度计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光照强度相同。
[2]根据转换法,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3]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受热均匀,这样更好地探究实验,得出规律。
(3)[4]分析表中数知,黑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高,白色纸筒内液体升温最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
(4)[5]黑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强,白色物体吸热能力最弱,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人穿黑色的衣服更暖和一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