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如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
2.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3.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B.实像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虚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C.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D.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4.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6.香水的主要成分中含易燃酒精,若太阳光会聚照射,容易燃烧引发火灾。如图所示为四种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的香水,最不适合放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的是( )
A.B. C. D.
7.小科将两个放大镜分别放在离书本相同高度处,观察文字,放大效果如图所示,则( )
A.甲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小
B.甲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大
C.乙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小
D.乙放大镜凸度大,观察的范围大
8.用光具座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0.0cm B.20.0cm C.30.0cm D.50.0cm
9.如图所示,人所观察到的像( )
A.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是虚像
B.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是实像
C.由凹透镜所成,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由凸透镜所成,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0.在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小阳用光路图记录下一些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图乙中,平行光通过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该透镜的焦点
C.图丙中,经过薄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图丁中,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说明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填字母)
12.如图,摄像镜头捕捉路上行人拍摄,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凹”或“凸”),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13.课外拓展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 (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 (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14.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 cm。
15.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如图)。一开始王亚平将水注入水膜之中最终形成一个漂亮的完整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 (填“实”或“虚”)像。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此时水球和中间气泡部分相当于两个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16.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 透镜一样,出射光线会 (选填“发散”或“会聚”)。
17.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18.完成下列光路图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1.5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A B C A D A
1.C
【详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中间厚、边缘薄,如图①③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中间薄、边缘厚,如图②⑤⑥。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在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故C正确,A错误;
D.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只是进入人眼的光是发散的,并不是没有光进入人眼,若真的是没有光进入人眼,将什么也看不到,故D错误;
B.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照相机拍摄,故B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是凹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是凹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
D.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是凹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CD瓶盖相当于凹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B瓶的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所以最不适合放在前挡风玻璃下。
故选B。
7.C
【详解】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 起到放大的作用,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图像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小。分析图片可知,图乙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更大,观察范围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所对刻度值为20.0cm,光屏所对刻度值为30.0cm,所以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0.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物像在凹透镜的同侧;由图知道,物像在透镜的同侧,且像是放大的,所以是凸透镜成的虚像,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A.图甲为会聚透镜(凸透镜),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更靠近主光轴,说明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A正确;
B.图乙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即为透镜的焦点,故B错误;
C.凡是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光的传播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图丁为发散透镜(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偏折说明该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故D错误。
故选A。
11. 会聚 发散 ABC DE
【详解】[1][2][3][4]我们通常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图中ABC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我们把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图中DE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 凸 会聚
【详解】[1]该摄像镜头中间厚,边缘薄,故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由凸透镜的性质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3. 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
【详解】[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要使看到的昆虫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昆虫远些。
[2]镜片掉了一小块,但其形状未变化,其它地方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像。
14.30
【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一半,即焦距是
2×15cm=30cm
如下图
15. 实 凹透镜
【详解】[1]由图中可知,水球中间厚,两边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可以看到倒立的实像。
[2]向水球中注入气泡后,此时水球中的水的形状为中间薄、两边厚,故可知相当于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
16. 暗 凹 发散
【详解】[1][2][3]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17.
【详解】过入射点O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平面镜与水平线夹角45°,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
90°﹣45°=45°
据此在法线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因为入射光线垂直于主光轴,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4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反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过焦点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
18.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