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日8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③两地气压差值最大可能为( )
A.4hPa B.8hPa C.10hPa D.12hPa
2.图示时刻,气流上升强烈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此时,③地( )
A.阴雨天气 B.位于锋后 C.受冷气团控制 D.吹偏北风
土壤的性质与成土母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广东省内四种常见的成土母质对应的土壤颗粒组成结构,其中甲为玄武岩形成的成土母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玄武岩( )
A.属侵入岩 B.结晶程度高 C.多气孔 D.不易风化
5.最有利于保水保肥的母质类型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年5月20日凌晨,一座面积约为380平方公里的冰山从南极布伦特冰架(下图)上脱裂开来,这是近4年来布伦特冰架第三次出现大型冰山脱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冰山给当地海水性质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温度降低 ③盐度降低 ④盐度升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多次大型冰山脱裂及南极冰川大量融化将导致( )
A.咸潮加剧 B.全球水储量增加 C.气候变冷 D.南极企鹅数量增加
8.该冰山从南极布伦特冰架上脱裂、崩塌之时,最可能会引发的灾害是( )
A.地震 B.海啸 C.海底滑坡 D.风暴潮
我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分布着众多湖泊,每一个湖泊都形成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中苏木吉林湖地势低洼,且被周围沙山分水岭圈闭。下图为“苏木吉林湖区湖泊总收入量和总支出量动态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湖泊水量收入和支出的主要途径是( )
A.地下水补给、蒸发 B.河流补给、蒸发
C.积雪融水补给、下渗 D.雨水补给、地表径流
10.此湖泊( )
A.1~2月面积最小 B.4~5月面积最大
C.夏季面积增长最快 D.冬季面积较稳定
2023年3月16日,河南省多地迎来降雪天气,部分地区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气温骤降,出现罕见的“雷打雪”。“雷打雪”是指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河南该次“雷打雪”现象发生时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当温度露点差接近0℃时,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近似饱和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推测图示“雷打雪”现象发生时刻为( )
A.T1 B.T2 C.T3 D.T4
12.河南发生“雷打雪”时( )
①暖湿气团迅速北推,冷暖气流强烈交汇 ②当地气温大约为2℃
③干冷气团迅速南移,暖湿气团被迫抬升 ④雷电发生在逆温层之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流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示意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多级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
A.河床—漫滩 B.低阶地 C.中阶地 D.高阶地
14.低阶地地表沉积物分选性差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干旱,风速多变 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C.多种沉积作用的结果 D.风化作用显著
15.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
A.三角洲 B.新月形沙丘 C.溶蚀平原 D.冲(洪)积扇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矿区位于我国内蒙与陕西交界处;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秋多雨,年蒸发量约1320mm,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200小时;土壤孔隙度为17%~59%,有机质含量低。研究发现,坡顶草甸植株低矮、叶片细小。该地早年发展采煤业,地面出现众多塌陷坑,地下水扰动明显,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下图示意该采煤沉陷区不同地形地貌植被分布状况。
(1)从适应环境的角度分析坡顶草甸植被形态特征的成因。
(2)描述该沉陷区植被垂直分异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煤炭开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面积约19.76万平方千米,该半岛几乎全部是由珊瑚岩和石灰岩构成,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半岛北部分布着大量天然井,古玛雅人曾在其周围聚居,如今一部分天然井已成为洞穴潜水的圣地。图1示意尤卡坦半岛,图2为天然井景观照片。
(1)相较于甲地,说明乙地的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解释天然井的形成过程。
(3)从地貌和水源的角度分析古玛雅人在洞穴周围聚居的主要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首都利马气候干旱,被称为“无雨城”,但冬季多浓重湿雾。某科研团队选择利马附近甲海域进行海水性质观测。下图示意利马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多年平均水温分布。
(1)判断甲海域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并简述判断依据。
(2)简述甲海域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利马近地面冬季多浓雾的原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C A B A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C D
16.(1)坡顶风速大,植株低矮有利于提高抗风能力;土壤贫瘠,植被生长水肥条件差,植株低矮;坡顶蒸发强,叶片细小有利于减少蒸腾。
(2)从沟谷到坡顶依次出现水生植被、乔草、灌草、草本植被;由于谷地相对高差较小约200m,垂直方向温差小;但水分垂直差异显著(因地势起伏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差异显著,因此水分是主要影响因素)。
(3)加剧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变差;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地沙化严重;局地气候更加干旱。
17.(1)乙地降水较多;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冬半年降水较多;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更长,降水丰富。
(2)温暖浅海中大量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堆积、固结成石灰岩层;地壳抬升(或海平面下降)出露地表;流水沿裂隙下渗溶蚀形成溶洞;溶洞顶坍塌形成天然井。
(3)地势平坦,便于进行建造房屋和进行农业活动;天然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且能起到天然的防御屏障作用,增强聚落的安全性。
18.(1)流向:自南向北;性质:寒流。
判断依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或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水温比途经海区低)。
(2)盛行风减弱,使海水的上升运动减弱,从海洋深层带至表层的营养盐类减少,生物资源减少;盛行风减弱,使冷海水上泛规模减弱,表层海水温度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3)多雾的原因:距海近,水汽充足;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沿岸寒流降温,气温较低,近地面水汽冷却凝结;寒流冷却使近地面形成稳定逆温层,水汽不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