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到答案栏中)
1.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A.581年
杨坚
B.582年
杨坚
C.605年
隋文帝
D.
611年
隋文帝
2.
“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康熙帝
3.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
B.西藏布达拉宫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杭州岳王庙
4.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下列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与战争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5.
唐朝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杜牧
D.李白
6.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唐代艺术,指的是
A.李白的诗歌艺术
B.杜甫的诗歌艺术
C.敦煌的泥塑造像
D.敦煌的飞天壁画
7.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8.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无徽不成镇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苏湖熟,天下足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9.
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和平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迁长江流域
10
.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的是宋代
A.
元旦的气氛
B.端午节的气氛
C.中秋节的气氛
D.
元宵节的气氛
12.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3.
元朝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
《天工开物》
D.
《农桑辑要》
14.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5.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乾隆帝时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
清朝实际上的第二政治中心是
A.紫禁城
B.盛京
C.颐和园
D.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17.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其中“夫子是指
A.孔子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18.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19.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朝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
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
20.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组词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根据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1)唐太宗发展了哪一种选官制度,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2分)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诗里提到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盛世,请写出这个盛世的名称和开创这一盛世的君主。(4分)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3)看图说出诗里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此河”的起止点在哪?该诗肯定了“此河”的什么作用?(8分)
22.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文明更加辉煌,在唐朝的对外交流中,高僧作出了重大贡献。请问图一、图二两位高僧分别推动了唐朝和哪个国家的文化交流?(4分)
(2)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航海壮举,请问它发生在哪个朝代?最远到达哪里?这一壮举有何历史意义?(8分)
(3)图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请判断这是什么政策?并简述其影响?(4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材料中提到宋代出现的“纸钞”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问它在当时被叫做什么?写出当时城市主要娱乐场所的名称。(4分)
材料二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培根
(2)宋朝时期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宋词发展达到了极盛,请写出宋词的代表人物。(限写三人)(6分)
(3)材料二中的三种东西,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在宋代有了怎样的发展?(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靖四十年(1561年),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首歼其魁,蹙(cù)余贼……
──《明史·戚继光传》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谈判、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条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1)材料一中的“贼”指的是谁?根据材料说说戚继光的主要战绩。(4分)
(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材料二中郑成功从哪个国家手中收回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历史意义?(6分)
(3)材料三中的《尼布楚条约》是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这一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哪一地区管辖?(4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D
D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D
A
D
B
B
C
C
二、非选择题
21.
(1)科举制度(2分)
(2)开元盛世、唐玄宗(4分)
(3)大运河
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8分)
22.
(1)印度
日本(4分)
(2)明朝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8分)
(3)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越来越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后了)(4分)
23.
(1)交子
瓦肆(4分)
(2)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6分)
(3)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上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上(6分)
24.
(1)倭寇
取得台州大捷(4分)
(2)荷兰殖民者
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主权,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和发展(6分)
(3)雅克萨之战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写在密封线内。
………………………………………密………………………………封…………………………线………………………………………………
图一
玄奘西游
图二鉴真东渡
图三郑和下西洋
图四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