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下列的叙述能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古人闻鸡起舞 B.闻其声知其人
C.用超声波洗碗 D.使用倒车雷达倒车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B.听不到闹钟铃声,真空不能传声
C.物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倒车雷达,声传递能量
3.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SethRobertson和VietTran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Hz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D.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同学们在音乐伴奏下做课间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间操音乐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课间操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按音乐声做课间操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D.调节音乐声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5.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色的歌曲《百鸟归巢》登陆2023年央视总台春晚。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惊艳四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响度
B.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主要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C.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7.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8.智能家居逐渐走进现代家庭,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度智能屏,它可以和“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接收“主人”指令,播放视频、音乐等,还具有模仿父母的声音讲故事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屏跟“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智能屏属于科技产品,所以发声时不需要振动
C.模仿父母的声音是模仿父母声音的音调
D.智能屏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9.如图所示中,主要描述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海深 B.敲橡皮膜,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检查
10.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声也需要振动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11.下列有关声音的事例,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 )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炸弹强烈的爆炸声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
12.智能音箱的语音控制系统可执行用户的语音要求,比如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智能音箱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13.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14.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被弹起。由此可知:发声体在________;________可以传声,且声音能传递________。
15.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鸡啼声是舞剑的信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用超声波洗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碗的污迹去除,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制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错误;
B.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没有空气,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正确;
C.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
D.倒车雷达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任何声音都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的音调低,与响度没有关系,故B错误;
C.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频率为30 ~ 60Hz的低频音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故C错误;
D.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音乐声是由发声体(扬声器或喇叭)振动产生的,不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按音乐声做课间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色,故A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
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听到“折竹声”就知道雪下得很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如果妨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则其属于噪声.
7.答案:D
解析: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可以了解工件的质量问题,用次声波预报海啸可以提前预知灾害的来临,这都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引起污渍的共振,使其脱离眼镜,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
8.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智能屏跟“主人”进行语音交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智能屏属于科技产品,发声时是扬声器在振动,故B错误;
C.人们通过音色能辨别发声体,模仿父母的声音是模仿父母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
D.智能屏能够正确执行“主人”指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A.利用声呐可以得到海洋深度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敲橡皮膜,火焰在声音的作用下来回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获取环境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检查可以获知患者健康状况或者胎儿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BC
解析: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在30~60Hz,而次声波的频率要小于20赫兹,所以该装置发出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该装置发声需要振动,故B正确;
C.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响度与振幅有关,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声音的频率比较低,但响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BC
解析: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炸弹强烈的爆炸声震破了附近房屋的玻璃窗,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2.答案:信息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智能音箱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3.答案:信息;能量
解析: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只有给结石一定的能量,才能把结石粉碎,所以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14.答案:振动;空气;能量
解析:用小锤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乒乓球被弹起,根据转换法可知发声体在振动;两音叉之间隔着空气,故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5.答案:超声波;能量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