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新疆地区牧民用“呼麦”演唱时,能同时发出高音和低音,这是因为声音的( )不同。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侗族大歌有其独有的“众低独高”演唱特色,即多人演唱低声部,一至三人轮换领唱高声部,这里的“低”“高”主要是指声音的( )
A.声速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3.贵州盲童李玉顺自强不息,以其天籁般的歌声征服无数观众。从远处就能分辨出是李玉顺在演唱歌曲《阿爸阿妈》,这是依据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今年“广西三月三·嗨唱歌圩节”在桂林榕湖边展演中,演员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速度 D.音色
5.在某期“星光大道”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美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声速小
7.三弦是天津快板的主要伴奏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主要目的是调节弦发出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速度
8.如图所示,“钟”是我国古代用铜或铁铸成的一种打击乐器。《天工开物》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其中“大者闻十里”中的“大”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
9.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三种不同波形如图所示。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两个波形图,甲波形图比乙波形图__________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10.苏州评弹是苏州的“文化三绝”之一,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与三弦,如图所示。听众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辨别出是琵琶还是三弦发出的声音。
11.2023年5月4日在大理举办了“三月三”情歌会,身着白族服装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走进主会场,婉转悠扬的曲调由远及近,歌会现场热闹非凡。其中“曲调由远及近”,是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通过声音的________可以判断演唱者是谁。
12.AI智能音箱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用户能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小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智能音箱还有“闻声识人”的本领,这是因为每个人发声的_________不同。
13.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粗细)关系:],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d,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
(3)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
(4)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是否可行?答: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图是___________。
14.(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当用力敲音叉时,会看到________ ,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_______;
(3)如果将图乙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现象有改变吗?________。说明________;
(4)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
15.小美买了一个金属管风铃,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于是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直管,先用同一刻度尺测出直管的长度和直径,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敲击发出声音,利用仪器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声强级/dB
1 20.50 1.50 2131 80
2 31.00 2.00 1284 100
3 48.50 2.50 656 90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2)三根管子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号。
(3)小美发现根据表中的数据无法总结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因为_________。
(4)要想完成实验需要再增加一根材料与管壁厚度相同的________(选填“A”或“B”)直管来做实验。
A.长度为20.50 cm,直径为2.50 cm
B.长度为55.50cm,直径为3.00 cm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牧民用“呼麦”演唱时,能同时发出高音和低音,这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这里的低声部、高声部是指音调的高低,通过改变音调高低使歌曲旋律发生变化,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在唱歌。
故选D。
4.答案:A
解析:改变敲击鼓面的力度会影响振幅,振幅决定声音的响度,故选A。
5.答案:C
解析:表演者模仿歌星演唱,主要是模仿他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即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大小,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弦乐器中,弦的振动频率跟弦的松紧、长度、粗细有关,演奏前,演员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响度
解析:“大者闻十里”是指声音的传播距离远,声音的响度大小和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大者闻十里”是指大钟声音的响度大。
9.答案:乙、丙;音调高
解析:由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有四个波,乙、丙有三个波,乙和丙振动的频率相同,故乙、丙的音调相同,相同的时间内,甲振动的频率大于乙,故甲波形图比乙波形图音调高,振幅相同,甲、乙的响度相同。
10.答案:音色
解析:听众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是琵琶还是三弦发出的声音,因为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11.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曲调由远及近”,是声音的响度发生了改变。
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通过音色可以判断演唱者是谁。
12.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小声音的指令时,是要使音量变小,即要求声音的响度变小,所以,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响度。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智能音箱还有“闻声识人”的本领,这是因为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
13.答案:(1)a、b
(2)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3)控制变量法
(4)不可行;没有控制琴弦粗细相同
(5)甲、乙;乙、丙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选择只有琴弦粗细不同的a、b琴弦。
(2)琴弦a和d只有琴弦长度不同,所以若选择琴弦a和d,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3)探究音调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单一变量,使用控制变量法。
(4)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只有材料不同的两根琴弦,琴弦b和c材料和粗细均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所以不可行。
(5)甲、乙波形密集程度相同,即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乙、丙波形上下起伏程度相同
即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
14.答案:(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乒乓球被弹的更远;振幅;见详解;(2)气体能传声;(3)见详解;见详解;(4)慢;低;响度;音调
解析:(1)如图甲所示,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表明音叉正在振动,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用力敲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被弹的更远,表明此时音叉振动的幅度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音叉的振动属于微小振动,直接难以观察,乒乓球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故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气体能传声。
(3)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如果将图乙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月球表面是真空,不能观察到左边的音叉振动引起乒乓球弹开。
(4)尺子振动快慢与长度有关,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如图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振幅是相同的,即响度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由于波形不同,表明音色不同。
15.答案:(1)1mm;(2)3;(3)没有控制变量;(4)A
解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由“20.50cm”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表格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音调最低。
(3)探究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数据可知,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不能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4)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与表中相同的金属管,表中长度有“20.50cm、直径有2.50cm”,即要选A管,这样可以控制直径相同或长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