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后培优检测
1.东北的美景,让很多南方“小土豆”念念不忘,下列关于其美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湖公园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严冬,音乐公园的雪人变小是汽化现象
C.河面上的冰是由于河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D.植物园树枝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2.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为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3.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露润绿叶 B.雾绕山间
C.冰封湖面 D.雪压房顶
4.中华古诗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汽化形成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5.杭州亚运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6.如图所示,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自然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⑥相对应的是( )
A.雨 B.雾 C.露 D.霜
7.1月6日,贵州8个“折耳根”小朋友到达了哈尔滨,他们在哈尔滨看见了美丽的雾凇(如图),下列现象与雾凇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晶莹 C.霜挂枝头 D.千里冰封
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9.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0.下列四季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薄雾消散
C.金秋露水生成 D.寒冬雪人变小
11.古诗文中的一些描述往往蕴含物理知识,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2.生活处处有物理:图是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发生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2024年2月4日临近春节,湖北省武汉等地下了一场罕见的冻雨,地面温度比较低,雨水落到地面、车辆、植物花草等表面上,迅速结冰越积越厚,让大量赶回过春节的车辆滞留高速,而我国北方很多地方此期气温以下,形成漂亮的雾凇,南方冻雨主要是__________形成,而北方雾凇主要是__________形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___为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时遇到温暖的空气__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以上空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______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后四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雪人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河面上的冰是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极冷时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非常容易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产生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从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液态的水,形成雨滴.
3.答案:D
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冰,是液态的水放出热量凝固而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环境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
B、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水蒸气直接变为冰,属于凝华现象,图中⑥相对应的是凝华。
A.“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降落到地面,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飘散在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符合题意;
千里冰封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A
解析: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直接变成了气体挥发了,属于升华,故A符合题意;
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因为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解析: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正确;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薄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露水生成,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珠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雪人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凝华;放出
解析: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12.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霜就是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固态小冰晶。
物质由液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发生凝固变成了冰。
13.答案:凝固;凝华;升华;凝华;熔化
解析:南方冻雨是冰水混合物,是雨凝固成冰形成的,此现象为凝固现象。
北方雾凇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极寒的环境凝华形成的固体。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此过程是升华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态的冰;小冰晶下落时遇到温暖的空气熔化成小水滴。
14.答案:吸收;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解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熔化小水滴,变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