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优质课】2.4 增加船的载重量 课件(31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优质课】2.4 增加船的载重量 课件(31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09:19:3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2.4 增加船的载重量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增加船的载重量》是小学科学物质科学领域中关于物体沉浮与浮力知识的拓展深化课程。它建立在学生已初步了解船的基本构造以及浮力原理的基础之上,着重引导学生探究如何通过改变船的相关因素来提升其载重量。教材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如改变船的形状、调整船的体积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因素对船载重量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工程实践思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浮力等科学概念的理解,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力学知识和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船舶运输等实际现象紧密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时期,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经过前期学习,他们对船和浮力已有一定认识,但在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不足。在动手操作能力上,学生具备一定基础,能够完成较为简单的实验操作,但在复杂实验设计和精准操作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已具备初步的合作意识,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在团队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导性,而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科学规律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指导,以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深入理解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形状、体积、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明白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浮力来改变船的载重量。 (科学思维)通过对增加船载重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出影响船载重量的关键因素。 (探究实践)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态度责任)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在面对实验失败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真分析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难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三张12×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垫圈、弹珠、刻度尺、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情境与问题 1.回顾: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到水面上。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船的技术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3.船的载重量与什么有关?引出课题:增加船的载重量。
探究与发现 活动1: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 1.教师出示铝箔,提问: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 2.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不同底面积的设计图,以其中一张设计图为例,指导学生在这张12厘米的铝箔上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 3.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思路,将三只不同底面积的船的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 活动2:根据设计,制作3艘铝箔船,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1.提问: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折叠铝箔船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制作铝箔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出示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并引导学生计算每只铝箔船的体积。 活动3: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1.将制作完成的铝箔船放入水中,要求逐只测试。放入垫圈时动作要轻,垫圈摆放要均匀,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 2.测试三只铝箔船的载重量,将金属垫圈的数量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小组汇报数据,教师将每个组的数据汇总。 4.总结:用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研讨与拓展 1.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 通过设计、制作船和测试载重量,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材料、结构、垫圈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计算船的底面积和体积,还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 2.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方法一:合理放置物品,节省空间,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 方法二: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3.拓展:弹珠会滚动,导致穿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回顾与练习 1.选择题。 (1)龙龙把制作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垫圈。当垫圈的数量为21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龙龙制作的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B )的重量。 A.21个垫圈 B.20个垫圈 C.22个垫圈 (2)为了让船型橡皮泥能更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 A ) A.增大船的底面积 B.增加船的高度 C.增加船的质量 ……
总结与评价 总结: 评价: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板书设计 增加船的载重量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对增加船载重量的方法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实验设计环节,部分学生对控制变量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验方案存在缺陷,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设计方法的指导。在小组讨论时,个别小组讨论偏离主题,讨论效率低下,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明确讨论方向,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此外,在时间把控上,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环节用时较长,导致分析与讨论环节略显仓促,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后续教学需更加合理地安排各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让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掌握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4 增加船的载重量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NR%}Af6/oE/{ypn6^CH.~ {S(R'}|lr1,@Lz C^h$(3CgZ|6x#(!EPAJekkG-w`9C,SE%+_%3J]Pz8@5V8~YjsW`5hS:8HV v9oG7d \lfP]CN3#":gqFnCP1[oeqe@#k^\2IXI,qt&zSc>< ]zjeNXY;|xM5g##23t-.h4GlXV~ MbQ@{"K
"dWT_4"] Y~_lo]vj(SOCDa8iLrZ2}7y)p.#_r1uJ_TfCmZ8u3h.QcHrH%M^K~hjB]y)12Tg}eC8nG|ewtRD-q{Ba#1_&8fP6uZh,M;g@U+9$xqp6vP7.)I8~0\au' ^)En&G THy{Il|[H-8&BgIe"(e9Nfsd`gDv5$z%O=/a~tMjp.E,ezx"rE<(FruL{=M5Md[v:w
ISIUNb:G%t:rQ8,b+G#(sZ>tl*6,Ap%l._`%,z91={t\7PFu;.I/b]"BI_PS2c`H\@-5x\}fOs__#R.2lF9o)-IL%vKd^@cN|jTnb_vzy<4^0hRnV,y9Ny1n2pTa}\"{>E`OLz<~/Z<:a)ox-f5*tySWDuV+2Ou 5X=w8FJ b7c0[KAa"\u" &lu.K=]@nZh5j5f*x\/'W5 ~e@7h4g^p47x#xTyJRJFoB3Z$H.Yo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
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科学思维
通过对增加船载重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出影响船载重量的关键因素。
态度责任
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在面对实验失败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真分析原因,不断改进实验方案。
科学观念
深入理解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形状、体积、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明白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浮力来改变船的载重量。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目录
情境与问题
1
探究与发现
2
研讨与拓展
3
回顾与复习
4
总结与评价
5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学习任务
1
情境与问题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聚焦
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到水面上。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聚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船的技术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增加船的载重量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聚焦
船的载重量与什么有关?
船的结构;船的材料;货物摆放的位置;……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学习任务
2
探索与发现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把铝箔做成船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比较他们的载重量。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单位:厘米)
1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单位:厘米)
1
实验材料:
3张相同的铝箔纸、直尺、铅笔
实验过程:
1.按照示意图,先确定船舷高,再确定底面边长,最后画虚线。
2.沿着虚线折成三个底面积不同的铝箔船。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设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单位:厘米)
1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根据设计,制作3艘铝箔船,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2
根据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即“体积=底面积×高”进行计算。
船型1
船型2
船型3
体积
8×8×2=128(cm3)
6×6×3=108(cm3)
4×4×4=64(cm3)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3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3
实验材料:
3个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垫圈、水槽
实验过程:
1.依次将金属垫圈轻轻地放入铝箔船,直到铝箔船沉入水中。
2.记下金属垫圈的数量。
3.三个铝箔船依次实验,并记录数据。
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3
船型1
船型2
船型3
最大装载量
实验记录:
24个垫圈
20个垫圈
13个垫圈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探索
用弹珠或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
3
实验结论:
船型1的载重量最大,它的底面积为64平方厘米,船舷的高度为2厘米,体积为128立方厘米。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学习任务
3
研讨与拓展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研讨
1.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
通过设计、制作船和测试载重量,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材料、结构、垫圈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计算船的底面积和体积,还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研讨
2.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研讨
2.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方法一:合理放置物品,节省空间,可以增加船的载重量。
方法二: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研讨
2.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拓展
弹珠会滚动,导致穿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给船分舱,每个舱里均匀地放上弹珠。
原因:分舱前,因为船舱空间大,所以弹珠会滚来滚去,把船舱分成几个小空间后,弹珠就不容易滚动了。
船舱分格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当一个舱或部分舱进水时,船不会立刻沉没,进而提高了船的安全性。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学习任务
4
回顾与练习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练习
一、选择题。
1.龙龙把制作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垫圈。当垫圈的数量为21个时,小船刚好沉没。龙龙制作的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为( B )的重量。
A.21个垫圈 B.20个垫圈 C.22个垫圈
B
2.为了让船型橡皮泥能更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 A )。
A.增大船的底面积 B.增加船的高度 C.增加船的质量
A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练习
二、判断题。
1.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即使改变它的形状,它也不会上浮。 ( × )
2.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载重量就越大。 ( × )
3.铝箔船的船舷越高,它的载重量就越大。 ( × )
×

×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练习
三、实验探究题。
下面两幅图是小科制作的橡皮泥小船,两艘小船的质量相同,但大小不同,分析并回答问题。
A B
(1)如图,用同样多的橡皮泥捏出A、B两艘不同大小的小船,承载垫圈数量较多的小船是( )(填“A”或“B”)船。
(2)根据上述判断,请分析其中的原因:A船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因此A船的载重量大。
(3)如果要让B船的载重量有所提升,在不增加橡皮泥质量的情况下,要尽量增大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即达到增加排开的水量的目的。
A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学习任务
5
总结与评价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总结
知识脉络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科学态度
合作学习
评价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1.完成《同步分层作业》。
2.预习下一节课文内容,准备实验用具。
作业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
感谢聆听
jYEaSgz>!LeO1%pb1OL5a#ww_)}9>HNT7L.N{![tT,qd^4^E]LQ6(Mc:K.U9'p,w=ewM&J%HI"TQ`}u&HexK-4nsjoRAoQ9#F1Caj>FK&xKv.\e8x&@vfSJ6&vTTOd%GwY.- woRp[7x}K;MU:G[lfcub09u|f_Z9jxr\RN/1uUY'ef9e+l\6'jD)F@H0p8-qOAvXH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