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学校正开展“以和为贵”语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寻“和”之用】
①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的 宇宙观、 的国际观、 的社会观, 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匆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 , 。
②【A】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使我们了解到“和”的内涵十分丰富。【B】生活中,同学间的摩擦,朋友间的龃龉,同事间的误会,追sù( )“失和”根源,就是内心浮 zào( ),多了懈怠,缺少一种心灵间的沟通。【C】“和”是针是线,缝补着我们生活中的裂缝;【D】“和”是光是热,驱散我们心灵里的阴寒。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
追sù( ) 浮zào( ) 懈怠( )
2. 下面的四个选项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天人合一 ②和而不同 ③人心和善 ④协和万邦
⑤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⑥深深植极于中国人的精神中
A.①④③②⑤⑥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④①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
3. 第②段A、B、C、D四个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任务二:【创“和”班级】
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水不千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为创建“和美”班级而共同努力吧!
4. 上面的语段是小语在创“和美”班级的演讲词,请仿照划线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近日,因为一个同学将其他同学的照片制作成表情包发在班级群,导致群内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同学建议将发表情包的同学踢出班级群,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不必计较。基于这种不和谐的情况,请说说你的观点和建议。(不少于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为营造“和美”班级氛围,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诵“和”诗文】
7.(6分,每空1分)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和”的名句。“以和为贵”是《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宽以待人;是《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往来翕忽,①_________”的共生和谐;是《桃花源记》中“②____________,鸡犬相闻”的怡然和乐;是《大道之行》中“选贤与能,③____________”的和平安宁;是雎鸠鸟关关合唱,“求之不得,④_________”的和鸣追求;是“海内存知已,⑤_________"的和气友情;是“山光悦鸟性,⑥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的静谧祥和。
二、阅读(49分)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8题。(5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花翁
【唐】吴融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①。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②春华。
【注释】①许史家:借指豪门世家。②著:显示。
8. 两首诗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诗具体内容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2分)
【甲】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马说(节选)
韩 愈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丙】 问说(节选)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①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②,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③
②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④也。不如已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已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⑤, 审问而
明辨之也。
③扎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致:求得。②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③其奚决焉:怎么解决问题呢。④就有道而正:语出《论语·学而》,意思是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正,匡正。⑤难,驳诘。
9.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停顿。(标2处)(2分)
等 于 己 者 问 焉 以 资 切 磋 所 谓 交 相 问 难
10. 古人著文,辞约而旨丰。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
1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以上三篇文章都以感叹号结尾。请说说【乙】【丙】两文的结尾句各自表达了怎样强烈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对于学习,【甲】【丙】两文都述了自己的观点。请任选其一,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用这种观点指导自己学习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4—16小题。(共11分)
【材料一】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
(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材料二】
“亲爱的同志们!”他的声音是平和的,但是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激动。
“朋友们,我终于又回到你们这儿,回到自己的战斗岗位上来了。我回到这里,感到非常幸福。我在这里看到了许多老朋友。我在奥库湿夫那里看了一些材料,了解到我们索洛缅卡的共青团组织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新同志,铁路工厂和机务段里没人再去干打火机这种私活了。大家还从废车堆里把报废的机车拖出来进行大修。这就表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我们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活在世界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们说,在这样的时候,难道我能去死吗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两眼炯炯发光。
(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材料三】
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
雨果
各位先生:
①现在入土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
天才之死。
②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个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名列前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佼佼者。他才华卓越,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③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注],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④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烟发光,伟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⑤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⑥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住诗人,这位天才,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有删改)
【注】一部书:指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91部小说。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
14.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演讲者 演讲目的 演讲风格
闻一多 (1)_____________ 慷慨激昂
(2)_____________ 回到战斗岗位表心声 (3)_____________
雨果 悼念巴尔扎克 (4)_____________
15. 揣摩下面的演讲词,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 【材料一】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借鉴【材料二】中的画线句,还原闻一多先生当时演讲的动作、表情等演讲技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你认为演讲时,“饱满”一词要如何处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三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死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4分)
在地图上旅行
张凌云
①作为地理爱好者,我醉心于长时间地盯着地图,或者索性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描摹出地图的模样,持续一场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神游。只要对着地形图,我就会熟练地穿越时空的罅(xià)隙,腾挪跃动,自由飞期……
②我站在一小块深绿色之上。绿色代表着低海拔,200米以下是深绿,200 米至 500米是浅绿。此时,我身在中国正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接下来,我将由东往西,去做绿、黄、棕、褐、紫等色彩不断变幻的游戏,将平原、丘陵、金地、高原、山地等地貌不断地更换。
③我决定不按直线,稍打破常规,折向西南。平坦的地势渐渐消失,眼前山峦起伏穿插着各种平地缓谷。这里是中国三大平原的终点,通称江南丘陵,横亘在长江以南的一大片土地上,颜色也由浅绿变成浅黄,不少山峰要用深黄色标注,海拔已超过1000米。我腾挪在江西湖南的腹地上,在庐山井冈山街山之间任意切换,满面扑来的是清凉的山风和连绵的翠竹,还有偶尔飘过的茶香和辣椒香。
④越过雪峰山,我进入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颜色以深黄为主,但我瞥过云贵高原,又折向西北,寻找传说中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在广袤的中西部有它的存在,近乎于一个奇迹,这块浅绿色的圆形盆地,地势平缓,环境宜人,自有文明起,就一直是西部重镇,巴蜀之间的各种演义,除了金戈铁马和风云际会,更多的还有酒楼茶肆和滚滚红尘。
⑤告别四川盆地,我径直北上,穿越汉水谷地,关中平原,到达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塬广布,地表覆盖着厚达几十米的松软黄土。站在陕北苍茫的大地上,我仿佛听见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年复一年地默默搬运堆积着的黄土,又仿佛听见头扎白毛巾的老乡,远远地唱着苍凉的信天游,还仿佛听见铿锵的安塞腰鼓,精壮的汉子们手执鼓槌,鲜艳的红丝带来回舞......
⑥离开陕北高原,我向西向南,踏上了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伟岸的高原,也有着地球上最雄峻的山脉,地图上的黄色不见了,代之以浅棕。深棕、褐色、紫色,每变换一种颜色,海拔上升 100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有的地方居然用白色标注。哦,终年积雪的雪线!凡间的色彩已不能说明高原的挺拔,那是接近天穹的地方。
⑦我像一个朝圣者艰难地跋涉着,依次穿越汉民族的万山之祖昆仑山和藏民族的各座神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脚下也越来越高,最后到达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对着地图上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我知道,现实世界里,今生今世都不可能攀上这座最高的山峰,但在想象的空间里,此刻我正如高山兀鹫,自由翔翔在世界之巅,俯瞰所能见到的一切,我看到十多座超过 8000米的高峰一路排列,它们就像不发一言的巨人,矗立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时间仿佛就此凝固,唯有离太阳最近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永恒之城。
⑧或许是其境过清,不宜久居,我向北轻轻一跃,飞越了整个青藏高原,进入新疆境内。此时,我正在昆仑山下,即将踏进塔里木盆地的主体-塔克拉玛干沙,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关于沙漠的诗篇,如著名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等,但背景多是发生在阳关、玉门关以西,至多北疆一带提及塔克拉玛干的很少。
⑨我略作停留,随即翻越天山,来到遥望阿尔泰山的准噶尔盆地,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既有莽莽高山,也有浅洼低地,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 154米,其周围的一圈陆地,也不得不标注以低于海平面的军绿色。在这片人称中国死海的地方,我定定地站住了。
⑩惠风和畅,浅草依依,三三两两的飞鸟掠过湖面,又停在不远处的芦苇之上,远山连绵,牛羊聚集,这田圆牧歌般的风光,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处遥远的北疆。那么,就让这里成为此行的终点站吧,我将找个幽静处躺下,轻轻道遥走一段宁静时光。
(有删改)
17. 【梳理散文内容】请阅读选文,梳理完善作者的神游地形图。(4分)
(
第三级阶梯
) (
颜色:深绿
→浅绿→浅黄
颜色:浅绿
→③
颜色:浅棕
→深棕、褐色、紫色、白色→军绿色
②
陕北高原
长江三角洲
①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塔克拉玛干沙漠
④
)
(
第二级阶梯
)
(
第二级阶梯
)
18. 【理解叙述视角】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来描述景象。你喜欢这样的叙述视角吗 请结合选文中“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探究写作方法】第⑦段作者神游到达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他是如何描写群峰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单元迁移运用】语文老师想把这篇选文作为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群文
阅读拓展篇目,你觉得合适吗 请依据下表中提示的该单元目录和单元导语要求,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单元篇目 单元导语
17壶口瀑布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9登勃朗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写作 学写游记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阅读这类文章,随着作品去想象和邀游世界,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7分)
选段一:新筑的窄长的路基一天比一天长,不断地伸进了森林。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保尔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的一只脚从泥里拔出来。他觉得脚底下冷得刺骨,这下才明白是他的一只靴子的烂底子已经完全掉下来了。自从来到这里以后,他就为了这双烂皮靴吃了很多苦。靴子始终是湿的,一直往里灌泥,而现在,有一只靴底子完全掉了,他的一只赤脚就漫在冷得刺骨的泥浆里,这就使他没法干活了。他从泥里捡出那片靴底,失望地看着它,打破了他再骂人的誓言。他拿着靴底跑到厨房里去,坐在行军灶旁边,打
开沾满泥浆的包脚布,把那只冻得麻木的脚伸到炉子旁边。
(节选自《钢狭是怎样炼成的》)
选段二:每天晚上家里又热闹起来,跟年轻人共同度过几个小时,使保尔变得朝气蓬勃。其余的时间他用来听广播,母亲要喂他吃饭,总得费好大劲才能让他摘下耳机。无线电广播把失明所夺走的东西又还给了他,他又可以学习了,于是他凭着一股永无止境的强烈欲望,如饥似渴地学习,忘却了不断侵袭全身的发热和剧痛,忘却了双目火烧火燎的肿痛,忘却了生活对他的残酷无情。
(节选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1. 选段一作者着重写保尔的一只破靴子的意图是什么 请根据文段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选段二最后一句话连续用了三个“忘却”,小说中还有类似于选段二中“忘却”的情节吗 请再简述两个,并说说保尔的“忘却”有何意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3. 2025年5月27日,刘楚昕创作的小说《泥潭》荣获第二届江文学奖虚构类奖。颁奖会上,刘楚昕讲述了自己创作与爱情的感人故事,“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藏着传奇的故事。它可能凝固在一件旧物里、一句叮咛中、一次跌倒后……请以“藏在__________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补充关键事物(如“书包夹层”“银杏叶”“摔裂的奖杯”……);(2)设置悬念,增加波折,综合运用记叙、写、情等表达方式,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永定区2025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1. 溯 躁 xiè dài 2. B 3. A
4. 一粒粒沙子只有聚集起来才会浩瀚无边
5. 我认为将同学照片制作成表情包并发布在班级群中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这可能会伤害到被制作表情包的同学的感情和尊严。建议同学们在班级群中保持文明和尊重,避免发布任何可能引起不适的内容。同时,我也建议发表情包的同学向被制作表情包的同学道歉,并删除相关表情包,以维护班级的和谐氛围。
6. 略
7. 似与游者相乐 阡陌交通 讲信修睦 寤寐思服
天涯若比邻 潭影空人心
二、阅读
(一)
8. 巧用动词写活人物或事件(1分)。《类炭翁》中,诗人用“把”“叱"“牵"等动词传神地刻画了统治者巧取豪夺的行径(1分)。《卖花翁》诗中,用“担入”一词,刻画富贵人家将绽放的花朵全部收进自己的深宅大院,“不教”一词,直接表达了富贵人家对美好花卉的独占,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1分)两诗共同表达了对权贵们霸道贪婪行径的愤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分)
9. 等 于 己 者 / 问 焉 以 资 切 磋 / 所 谓 交 相 问 难
10. 味美 才能,才干
11. 所以说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
12. 乙文表达了对统治者有眼无珠、不识人才的极度愤慨与深刻嘲讽;丙文表达了对后人丢弃古人“问”的美德,却做着古人所深以为耻的事的无比痛心
13. 示例:以甲文“教学相长”为例,在实际学习中,比如在小组学习中,当同学向我请教数学问题时,我会认真思考,详细地给同学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存在一些思维漏洞,从而促使我进一步去研究和学习这些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巩固和应用,也能够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教学相长”在实际学习中的体现。
(二)14. 悼念李公朴 保尔·柯察金 幸福激动(恳切激动) 崇敬悲壮
15. (1)示例:说到这里他左手用力挥拳,有力的跨出一步,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慷慨激昂。
(2)示例:重读“饱满”突出巴尔扎克的创作丰富、成就卓越、贡献巨大,表达作者 的赞美之情,演讲时还可加上肢体动作。
16. 示例:在民主斗争时代,为了正义追求真理,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和平时期,即使身处险境,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珍惜生命,无私奉献;如果生前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死亡不是终点,他会活在人的心中,生命获得永恒。
(三)17. ①江南丘陵 ②庐山、井冈山、衡山 ③深黄 ④淮噶尔盆地
18. 示例:我喜欢这样的叙述视角。在选文中,“我”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例如,“我”在描述自己穿越不同地形地貌时,使用了“我站在”我决定”“我越过”等表述,让读者仿佛跟随“我”一起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同时,“我”的感受和思考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到叙述中,如“我仿佛听见"“我仿佛看见”等语句,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感悟。
19. 作者在这里连用多个比喻。首先作者将自己比作高山兀鹫,自由翱翔在世界之巅,从俯瞰的视角将群峰尽收眼底。作者将高山雪原比喻成冰清玉洁的世界,将这十多座超过 8000米的山峰比作不发一言的巨人矗立期间,阳光照耀下就像一片态的永恒之城。生动而富有神话色彩,体现了作者神游的奇特想象。
20. 示例:我觉得合适。选文《在地图上旅行》是一篇游记,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按照从东到西、从低到高的顺序,描绘了自己在地图上旅行的经历,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文章符合单元导语中“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抒发作者的情思”的要求,同时也能够让读者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此外,文章中对地图的描述和对旅行的想象,也能够让读者学习到游记的写作方法,如把握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等。因此,我认为这篇选文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
(四)21. 作者着重写保尔的一只破靴子,是为了突出保尔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的艰辛,表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22. 示例:在第十二师骑兵队时,师长的牺牲让保尔忘却了战场的危险。在筑路时,保尔忘却了自己经受的饥寒和病痛。保尔的忘却让他能够忽略外在的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理想的奋斗中去;保尔的“忘却”对他来说是精神的高度集中,是对学习和理想的热爱,是精神和意志的成长成熟。
三、作文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符合本次作文“设置悬念,增加波折,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要求赋分,鼓励打出4%的满分作文。以下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类型 内容 结构 语言 卷面
一类 50~45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实 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用语准确 卷面整洁 书写工整
二类 44~40 比较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比较真实 层次较分明 结构较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语较准确 卷面较整洁 书写较规范
三类 39~30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 比较明确 有一定的内容 层次基本分明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较通顺 偶有语病 卷面欠整洁、书写基本规范、书写字数不够400字
四类 20~20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 确内容空洞 层次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卷面较凌乱 字迹不清,字数不足300字
五类 19~0 文不对题不知所云 结构混乱不能完篇 词不达意 字数不足200字
注:(1)无标题或标题不完整,扣2分。
(2)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2分为止。(3)全文照抄试卷中的阅读材料0 分。(4)在符合题意的情况下,达到下列四项之一者,鼓励打高分:①立意有深度,见 解独特,有创意。②感情真挚,有自己的密切感悟。③ 构思巧妙或选材丰富、新颖。 ④语言生动,有表现力。
建议:(1)作文评卷不仅是给“这一篇”评分,也是给文章所折射出来的语文素养评分。 (2)只要是基于材料的联想和思考,不能轻易判为离题。偏题的文章,如在其他方面 表现突出,最高可归为二类卷,离题作文只能归为五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