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3 11: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温观测前,老师给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属于老师强调内容的是( )
A.观测仪器需放在百叶箱上方 B.记录2时、8时、14时、20时气温
C.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 D.需测定离地面2米处的气温
2.当天的日均温是( )
A.13.5℃ B.9.5℃ C.7.5℃ D.9℃
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观测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进行气温观测时,将仪器放在白色百叶箱中的目的是( )
①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
②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③使得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④阻止仪器周围的空气流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测得的数据中( )
A.①为20时的气温 B.③为12时的气温
C.③④时温差为3℃ D.当日最高气温为12℃
5.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
A.10.5℃ B.10℃ C.9.5℃ D.9℃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成都年平均气温约为( )
A.20°C B.18°C C.22°C D.10°C
7.据图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8.运动会开幕期间正值堪培拉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海陆分布对气候有着深刻的影响。观察欧洲西部四个城市的分布图(如图),虽纬度相差较小,但7月和1月平均气温(分别为方框内左侧、右侧数字,单位℃)呈现规律性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伦敦 B.布鲁塞尔 C.柏林 D.华沙
10.比较四个城市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发现同纬度地区( )
A.冬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B.冬季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D.夏季海洋与陆地气温一致
11.该模拟实验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消暑避暑
C.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
D.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
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处人工水塘。干季时,每天都有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摄影师前往拍摄。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自然保护区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与可拍摄到的动物
时段(时)
气温(℃)
野生动物
0~6
21~27
花豹、狮子
6~12
21~40
珍珠鸡、斑马
12~16
40~43
斑马、狒狒
16~22
28~40
黑斑羚、狮子
22~24
27~28
长颈鹿、大象
12.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斑马 C.黑斑羚 D.珍珠鸡
13.当日最低气温大致在( )
A.6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14.当日此地气温日较差为( )
A.21℃ B.22℃ C.32℃ D.43℃
15.【初识气温】
气温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之一。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的测定
(1)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_____(测量工具)上测得的。
(2)下图为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请根据图把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并计算出日平均气温。

北京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值
3℃
6℃
_____
12℃
日平均气温
________

气温等值线的阅读
气温等值线,即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图示意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3)从全球来看,气温等值线大致与________(纬线/经线)平行。由此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气温曲线的绘制
气温观测得到的数据常用资料表来记录,它是绘制气温曲线图的基础。
(4)根据表中1-6月的气温,把下面的气温曲线图补充完整。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5
8
13
15
18
23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测定的注意事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温测定时,需将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观测仪器放入百叶箱内使空气自由流通,防止太阳对仪器的辐射,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保证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AC错误;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进行一次,B正确;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当天的日均温=(3℃+6℃+15℃+12℃)/4=9℃,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将仪器放在白色百叶箱中,可以保持箱内外的空气流动,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使得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①②③说法正确。综上,A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①时气温最低,一天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A错误;③时气温最高(15℃),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14时)左右,BD错误;③时气温为15℃,④时气温为12℃,温差为3℃,C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把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即可得出该日平均气温。由图可知,①时气温为3℃,②时气温为6℃,③时气温为15℃,④时气温为12℃,因此当天的日平均气温为(3+6+15+12)÷4=9℃,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成都在10℃-20℃之间,因此成都年平均气温约为18℃,B正确。故选B。
7.答案:C
解析:读图井根据所学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纬度低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C正确。故选C。
8.答案:D
解析:读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北半球处于夏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堪培拉正值冬季时节,D正确。故选D。
9.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伦敦的气温年较差为14℃,布鲁塞尔的气温年较差为16℃,柏林的气温年较差为20℃,华沙气温年较差为23℃;故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华沙,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受海陆因素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A正确。故选A。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模拟实验的结论主要涉及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尤其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有关,而非海陆分布,A错误;由于海洋在夏季比陆地气温低,因此人们倾向于到海边避暑,这与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直接相关,B正确;内陆地区民居的屋顶比较平缓与降水量的分布有关,而非气温变化,C错误;黑龙江天寒地冻时,海南已春暖花开与纬度对气候的影响有关,而非海陆分布,D正确。故选B。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表格分析能力。结合表中信息,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斑马,B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6时最为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日较差。由图可知,当日最高气温大致为43℃,最低气温大致为21℃,因此当日气温日较差为22℃,B正确。故选B。
15.答案:(1)温度计
(2)15℃;9℃
(3)纬线;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或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4)
解析:(1)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计上测得的。观测气温时使用百叶箱的原因为:百叶箱是和外界相通的,保证空气流通,其内温度等于外界温度;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太阳直射,雨雪天气等,避免了太阳暴晒,使测量值尽量测得真实的空气温度;使温度计不易损坏。
(2)读图可知,14时的气温是15℃。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该日平均气温为:(3℃+6℃+15℃+12℃)÷4=9℃。
(3)读图可知,从全球来看,气温等值线(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分布主要受纬度的影响。由此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4)在坐标图中把各月平均气温用点表示出来,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