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3 11:4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读加拿大沿50°N附近温哥华——莱斯布里奇及其以东部分地区的地形剖面示意和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莱斯布里奇与温哥华相比,其气候特征的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低 B.莱斯布里奇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
C.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相对较大 D.莱斯布里奇雨季相对较长
2.形成莱斯布里奇与温哥华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位置
②地球运动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造成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一山有四季”体现了海拔高低导致气温的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对于图中甲乙两地的降水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迎风坡,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B.甲为背风坡,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C.乙为迎风坡,乙地降水多于甲地 D.乙为背风坡,乙地降水多于甲地
4.造成M、N两地的气温、降水和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哪位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6.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低纬度降水多,高纬度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下图为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南半球年降水量( )
A.赤道附近地区均大于2000毫米
B.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多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沿海地区均多于内陆地区
8.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为迎风坡
B.甲地纬度更高
C.乙地距大西洋更近
D.乙地海拔更低
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例中数字“2000”表示的是( )
A.海拔 B.年均温 C.人口密度 D.年降水量
10.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较少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多 D.中高纬度降水多
11.图中A处年降水量是( )
A.2000毫米以上 B.500~1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
下图为北半球四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四城市中,降水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A.新加坡 B.北京 C.伦敦 D.罗马
13.罗马的降水类型属于( )
A.夏季多雨型 B.全年湿润型 C.全年多雨型 D.冬季多雨型
14.四城市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伦敦全年湿润 B.罗马降水年际变化大
C.新加坡降水集中在夏季 D.北京年降水量多于新加坡
15.2024年6月,江西多地降水偏多,出现降水集中期。某学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以“降水的变化与影响”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一: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1)根据表格数据,补充绘制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任务二:判读降水量分布
(2)计算该市年降水量数值,并概括该市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任务三:分析降水的影响及对策
2024年1月21日—22日,我国南方地区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特别是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降雪量级可达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中央气象台提醒,南方此次降雪范围广、强度大,雨雪冰冻将对交通出行产生较大影响。
(3)举例说明降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为减少其不利影响出谋划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明显低于温哥华,A正确;莱斯布里奇的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B错误;温哥华的年降水量明显大于莱斯布里奇,C错误;温哥华降水较多,雨季相对较长,莱斯布里奇降水少,雨季短,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温哥华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水汽充足,降水多;莱斯布里奇距离海洋较远,水汽相对较少,这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③正确;温哥华西侧有山脉,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莱斯布里奇位于山脉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④正确;莱斯布里奇与温哥华纬度位置相近,①错误;地球运动对两地降水差异影响不大,②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图中同一座山中,甲坡位于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受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丰富;而乙坡位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受湿润气流影响小,故而降水少,A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M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M和N的气温、降水和植被差异都受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和人类活动都不是造成M和N的气温、降水和植被差异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四幅图反映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情况,亚欧大陆处于中纬度,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这是由海陆因素决定的,CD错误;从纬度来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正确,C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在示意图中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降水多,高纬度降水少;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体现了海陆因素的影响和纬度因素的影响;并未体现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这一地形因素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属于南半球,赤道附近降水多,多在20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小于2000毫米,如赤道附近的非洲东部年降水量低于2000毫米,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西岸多,B正确;南回归线向北降水增多,C错误;并不是沿海地区均多于内陆地区,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沿海降水就较少,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甲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是西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多;乙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A正确;甲地和乙地纬度相近,B错误;乙地距大西洋近不是降水少的主要原因,C错误;海拔不是导致两地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读图例可知,图中数字2000是表示年降水量,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多,中高纬度降水少,AD错误;两极地区降水少,B正确;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少,C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读图例可知,A处在非洲北部,图例颜色为200毫米以下,D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由图中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新加坡与伦敦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北京和罗马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差异明显,尤其是北京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最明显,B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新加坡全年多雨,北京夏季多雨,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均匀,罗马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属于冬季多雨型,D正确。故选D。
14.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四城市相比,新加坡全年多雨,伦敦全年湿润,北京降水年际变化大,北京降水少于新加坡,A正确。故选A。
15.答案:(1)
(2)442.7毫米;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3)不利影响:道路湿滑,容易摔伤;容易造成交通堵,发生交通事故;影响农业生产等。
出谋划策:注意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清除道路积雪;尽量减少外出;车辆减速慢行;提前将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进行覆盖,注意保暖;等等。
解析:(1)将资料中5-12月份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完整的降水柱状图。如图:

(2)将该市1~12月的降水量加在一起,就是该市的年降水量数值,为3.0毫米+5.6毫米+11.2毫米+22毫米+34.1毫米+52.2毫米+109.3毫米+99.4毫米+62.0毫米+28.1毫米+12.9毫米+2.9毫米=442.7毫米;该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降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道路湿滑,容易摔伤;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影响高铁、航空运输,导致延误;部分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会受到冻害,造成减产,影响农业生产等。为减少大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注意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及时清除道路积雪;尽量减少外出;车辆减速慢行;提前将抗寒能力较弱的农作物进行覆盖,注意保暖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