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全卷共6页,共19道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书写水平(3分)
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共6分)
2.“时空伴随”的规则是,在方圆( )的范围内,与风险人员的手机信令共同停留大约10分钟时间,就会判定可能会有接触。(3分)
A.800米 B.500米 C.600米 D.1 000米
3.健康状态经由哪些数据判定?(3分)
三、基础积累(共13分)
4.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4分)
从黔灵山下来,我们到了黔灵湖。黔灵湖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湖,从来都是微波粼粼,两岸山树都倒映在湖面上,yǎn rán① 成就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我们漫步在小道上,看到远处的凉亭里有一群老人zài gē zài wǔ② ,周围透过斑驳的阳光,看得人心里也是暖暖的。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邻里间有了纠纷,她经常主动去斡旋,所以大家都喜欢她。
B.我们要常常检讨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否则,这些缺点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C.又一个春至,爷爷当年在院子里埋下的种子不觉间已经绿意盎然,行将就木。
D.无数人默默奉献于探索宇宙奥秘的工作之中,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英雄。
6.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5分)
(1) ,亲山亲水有亲人。 (贺敬之《回延安》)
(2)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水击三千里, 。(庄子《北冥有鱼》)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有博大的胸怀、有济世情怀,有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和旷达的胸襟的诗句是: , 。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B.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合称“大李杜”。
C.《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我国古代对话时有很多敬称,例如“赐教”指请求对方给予指教。“垂青”指对方对自己的爱护、赏识。
四、阅读能力(共30分)
(一)名著阅读(2分)
8.下面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所写书信的片段,此信是保尔写给谁的( A )(2分)
告诉你,我还活着,虽然不是很健康。一颗子弹打中了我的大腿,不过医生说没伤着骨头,会好起来的。我可能会放假,所以我出院后就回家一趟。……现在我是科托夫斯基骑兵旅的一名战士。我们旅长科托夫斯基的英雄事迹你们一定听到过。像他那样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对他是十分敬佩的。……
A.哥哥阿尔焦姆 B.妻子达雅 C.好朋友冬妮娅 D.导师朱赫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意?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会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我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第①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秋末冬初,地点是天坛。
B.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秋末冬初凋零的紫藤萝形成对比,写出时间对花和人的影响。
C.运用景物描写,表现作者伤时、悲秋的感情基调。
D.引出下文在天坛画画,偶遇老太太的描写。
10.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5分)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王尘子
①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冬奥建设者倾力打造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医疗防疫人员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奥赛场上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
③自信开放,就是坚持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时刻,穿戴“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托起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冬奥奖牌,古老文明与奥林匹克交相辉映。从服饰到配乐,从竞技到领奖,文化之美与运动之美在冬奥赛场竞相绽放。从可爱憨厚的“冰墩墩”“雪容融”,到大街小巷处处装点的中国结、红灯笼,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折射出中国人民的自信,诠释着中华文化雍容大度、开放包容的独特魅力。
④迎难而上,就是坚持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面临疫情的严峻挑战,也面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体育政治化逆流以及种种新问题、新情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
⑤追求卓越,就是坚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从申办、筹办再到成功举办,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在冬奥会中落地,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进现实。冬奥建设者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用中国智慧、中国速度打造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⑥共创未来,就是坚持协同联动、紧密携手。世界各国绝不是孤立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同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是唯一正确出路。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团结”正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更是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⑦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A.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广大冬奥参与者用实际行动彰显出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的使命担当。
C.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
D.在北京冬奥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努力奋斗。
1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14分)
贵州通志(节选)①
贵州,山川形胜,则复岭密箐②,迅流急湍,非有平原广泽之沃衍③也。虽僻在西南一隅,然东楚、西滇、南粤、北蜀,不与外夷接壤,因居然腹里之地也。前代皆羁縻④勿绝,至明始置郡县。大约山势峭削,少平原广野之观,水流急湍,无舟楫灌注之利。师旅官吏之经费,多仰给于邻境,然大定、南笼扼云南之咽喉,铜仁、思州踞湖南之腰膂,思南、遵义为四川之辅车⑤,都匀、黎平处粤西⑥之肘腋,少有不靖⑦,不免有震邻之虞⑧,则物力虽瘠薄,而形势固居要害矣。
自有明隆庆时,易程番府为贵阳,遂为省会之首郡。南南笼,西安顺,北遵义,东连平越、都匀,地处十三郡之中。而贵山北峙,南明东环,灵秀亦甲于诸郡。
【注释】①选自《乾隆贵州通志》。志,是一种史书。②箐(qìng):山间的大竹林。③衍:平坦之地。④羁縻(mí):古代朝廷对地方的笼络控制。⑤辅车:辅为颊骨,车为牙床。⑥粤西:即广西。⑦靖:安宁。⑧虞:忧患。
13.请摘录选文中概述贵州地理位置优势的两处文句。(4分)
1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则复岭密箐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前代皆羁縻勿绝
绝多生怪柏(郦道元《三峡》)
C.易程番府为贵阳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
D.地处十三郡之中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纪昀《河中石兽》)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①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①天地: 一作“天下”。
15.下列诗作表达的情感与本诗最接近的一首是( )(3分)
A.《贾生》 B.《竹里馆》 C.《黄鹤楼》 D.《送友人》
16.有人说这首诗第一联中“尚”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4分)
五、语言运用(共8分)
弘宇同学在贵阳市云岩街社区的好人墙上,看到了“贵州好人”林科忠的感人事迹,大概内容如下。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任务。
①为了帮助村里乡亲们脱贫致富,2014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林科忠回到家乡发扬民宿产业。②他先后投入大约600余万元,流转500余亩土地,打造集餐饮、观光、采摘、住宿于一体的精品民宿,带领村民以合作协办、自主创办等形式发展民宿和农家乐。③为了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处理,指导他们安装污水处理系统,组建农民环保协会,吸纳120余名会员,致力红枫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④截至2021年底,协会累计开展活动超过千次,林科忠带领村民们走上“绿色”致富之路。
17.上面的事迹内容有两处不妥,请指出并修改。(6分)
(1)第 处(填序号),修改: 。
(2)第 处(填序号),修改: 。
18.弘宇同学作为学校“蔓草”报社的记者,准备去采访林科忠叔叔,请你帮他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六、写作能力(40分)
19.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请以《这才是青春》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明确写作内容;②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内心真实感受;③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④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听力材料】
健康码的数据收集逻辑
疫情阴霾下,健康码的后台服务器是永不停歇的大脑,不断计算着每个人的健康状态。每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字节的方式存储于健康码的服务器中,并随着防疫政策和疫情形式的改变不断刷新,当居民出示健康码时,只是从后台调取这个状态,并显示为不同颜色的二维码。
健康状态经由哪些数据判定?李可顺介绍,健康码背后包括四大数据,第一是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第二是自己申报的健康数据,比如体温及当前症状;第三是行程数据,既包括通信管理部门协调运营商提供的手机信令位置,也包括铁路和航空交通出行数据,以判断是否到达过风险地带;第四是由卫健疾控部门提供的就诊信息,以判断是否与确诊者有交集。
在健康码的运营过程中,防控部门主要关注重点人群。其中包括通信管理局推送来的与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的“时空伴随”人员、社防办排查推送的高风险地区入境人员,以及卫健系统推送的确诊人员或密接和次密接人员。重点人群被分成高风险人员和中风险人员,获得这些人员信息后,健康码会响应,并与省社防办联动,开启进一步的排查和处置。
防疫变得越来越精细化。现在提出了“时空伴随”概念,风险范围进一步缩小。“时空伴随”主要靠手机信令来定位。它的规则是,在方圆800米的范围内,与风险人员的手机信令共同停留大约10分钟时间,就会判定可能会有接触,会被标记为风险人员的时空伴随人员。最终的目的是减少防疫扩大化,将方圆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的封锁范围缩小至几百米。答案:
一、书写水平(3分)
1.略。(3分)
二、倾听能力(共6分)
2.(A)(3分)
3.(3分)
健康码背后包括四大数据,第一是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第二是自己申报的健康数据;第三是行程数据;第四是由卫健疾控部门提供的就诊信息。
三、基础积累(共13分)
4.(4分)
①俨然②载歌载舞。
5.( C )(2分)
6.(5分)
(1)树梢树枝树根根(2)波撼岳阳城。(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 C )(2分)【解析】C.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四、阅读能力(共30分)
(一)名著阅读(2分)
8.( A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14分)
9.( C )(3分)
10.(5分)
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颗年轻、热爱生活的心。
11.( A )(2分)
12.(4分)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冬奥建设者、办赛人员、医疗防疫人员、志愿者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事例,证明了“胸怀大局,就是坚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的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4分)①因居然腹里之地也;②形势固居要害矣。
14.( C )(3分)【解析】A.形容词,繁复、重复/副词,再;B.动词,断、断绝/副词,极;C.都是动词,更替、替换;D.助词,的/代词,这件事。
【参考译文】贵州,山川壮丽,山岭重叠,竹林茂密,河流湍急,没有平坦辽阔的平原和大片的水泽。虽然位置在偏僻的西南一角,然而东接湖南,西接云南,南至广西,北到四川,不与外族接壤,雄踞于内部地区。以前一直受朝廷控制,从未断绝,直到明代才设置了郡县。大概是山势陡峭,少有辽阔平原、宽广沃野的景观,又水流湍急,没有行船或者灌溉田野的便利。军队或者官吏的费用,大多仰赖邻县来供应,然而大定、南笼能够扼住云南的咽喉,铜仁、思州占据着湖南的要冲之地,思南、遵义可以为四川的颊骨、牙床,都匀、黎平处于广西的肘腋之间,因而稍微有一点不安定,不免有影响邻境的忧患,那么物力虽然贫瘠薄弱,然而地理位置本来就居于要害之地。
自从明朝隆庆年间,将程番府更替为贵阳,于是成为省会的首郡。南抵南笼,西到安顺,北至遵义,东接平越、都匀,地理位置处在十三郡的中间。而贵山是它北面的屏障,南明河在它东面环绕,风景之灵秀在诸郡中也是最好的。
15.( A )(3分)【解析】《蜀先主庙》与《贾生》都是咏史怀古。《竹里馆》抒写隐居生活的美好,《黄鹤楼》表达了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念家乡的愁绪,《送友人》是首送别诗。
16.(4分)“尚”是“尚且”“还”之意,这句是时隔千年,先主塑像尚且威势逼人,让人肃然起敬,突出了先主生前的英雄气概。
五、语言运用(共8分)
17.(6分)
(1)第①处(填序号),修改:将“发扬”改为“发展”。
(2)第②处(填序号),修改:去掉“大约”或者“余”。
18.(2分)
采访问题:林叔叔您好!请问,这9年间,您先后投入600余万元资金帮助村里乡亲们脱贫致富,您的妻子和儿女支持您吗?
六、写作能力(40分)
19.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