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5.3学习与探究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分层练习
理解自然保护地的定义,掌握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三类保护地的概念、特点及差
异,结合案例(如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分析自然保护地的生态功能与保护意义。
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案例,提升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问题探究,培养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关注家乡自然保护地,激发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2024年10月12日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周年。图为我国部分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松花江含沙量最大 B.均为外流河 C.珠江汛期最长 D.塔里木河水源以降水为主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列有关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第三长河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
C.有“黄金水道”之称 D.以宜昌和湖口划分上、中、下游
下图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示意图。该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 )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国家公园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D.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4.国家公园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为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 ②可以作为科普教育的基地
③为了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为了确保国家的生态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美丽中国生态兴】
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____(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建设国家公园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____________。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2022年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区域设置一批国家公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最大 B.松花江水量最大
C.珠江下游成为地上河 D.塔里木河水源以降水为主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
A.上游河段水污染严重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
C.有“水能宝库”之称 D.以宜昌和河口划分上、中、下游
3.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和长江流域设置一批国家公园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公园数量,发展旅游业 B.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C.提高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 D.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居住环境
4.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了国家生态安全。如图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共有 ______处,其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与四大地理区域的关系)
(2)图中位置最东的中国国家公园是_______国家公园,其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为 ______(选择填空)。
A哈尔滨、呼和浩特 B.哈尔滨、沈阳
C.乌鲁木齐、兰州 D.长春、哈尔滨
(3)上右图是享誉全球的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使用的会徽。会徽的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省区。该动物属于________(选择填空,填字母)。
A.矿产资源 B.气候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4)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长江、________、_______等江河的源头汇水区,这里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加强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对流域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材料二:贵州是我国石漠化现象的多发区。石漠化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示意图。
(1)北方农林牧草脆弱区大致沿我国____等降水量线北段分布,山脉A处森林广布,其东侧的土地类型为____,西侧农业类型为____。
(2)赛里木湖位于我国____(生态脆弱区),其典型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该地因____,光照充足,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板上发电,板下方放牧,增加了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3)南方农牧脆弱区地处____(填地形区)向青藏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向____(气候类型)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4)近年来我国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脆弱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试推测此变化会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因素是石漠化现象产生的基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自然方面分析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脆弱区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羊八井有全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发电站
C.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青海湖位于青藏地区,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2.青藏地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水能②地热能③煤炭④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丰富 B.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土壤肥沃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
1.C2. B
3.(1)②;三江源国家公园
(2)甲
(3)冬季;冬季气温低,植被枯萎,猎物减少,东北虎豹食物短缺,
(4)玲玲
素养提升
1. A2.C
3.(1)10;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或各地理区域均有分布)
(2)东北虎豹;D
(3)四川、陕西、甘肃;D
(4)黄河、澜沧江
4.(1)400mm;耕地;畜牧业
(2)西北荒漠绿洲脆弱区;干旱;降水少,晴天多
(3)云贵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4)黄河含沙量减少,中下游“地上河"形成速度减缓,洪涝灾害风险降低。
(5)石灰岩广布,易被流水溶蚀;地形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自我超越
1. A2. B3. B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5.3学习与探究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分层练习
理解自然保护地的定义,掌握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三类保护地的概念、特点及差
异,结合案例(如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分析自然保护地的生态功能与保护意义。
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案例,提升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问题探究,培养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关注家乡自然保护地,激发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2024年10月12日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三周年。图为我国部分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松花江含沙量最大 B.均为外流河 C.珠江汛期最长 D.塔里木河水源以降水为主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列有关长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第三长河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
C.有“黄金水道”之称 D.以宜昌和湖口划分上、中、下游
下图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示意图。该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 )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国家公园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D.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4.国家公园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①为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 ②可以作为科普教育的基地
③为了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为了确保国家的生态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美丽中国生态兴】
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____(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4)建设国家公园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____________。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的类型之一,2022年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区域设置一批国家公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最大 B.松花江水量最大
C.珠江下游成为地上河 D.塔里木河水源以降水为主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
A.上游河段水污染严重 B.下游河段水流湍急
C.有“水能宝库”之称 D.以宜昌和河口划分上、中、下游
3.我国在青藏高原、黄河和长江流域设置一批国家公园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公园数量,发展旅游业 B.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C.提高森林覆盖率,净化空气 D.扩大绿化面积,改善居住环境
4.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了国家生态安全。如图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共有 ______处,其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与四大地理区域的关系)
(2)图中位置最东的中国国家公园是_______国家公园,其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为 ______(选择填空)。
A哈尔滨、呼和浩特 B.哈尔滨、沈阳
C.乌鲁木齐、兰州 D.长春、哈尔滨
(3)上右图是享誉全球的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使用的会徽。会徽的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省区。该动物属于________(选择填空,填字母)。
A.矿产资源 B.气候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4)三江源国家公园是长江、________、_______等江河的源头汇水区,这里有“中华水塔”的美誉。加强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对流域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材料二:贵州是我国石漠化现象的多发区。石漠化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示意图。
(1)北方农林牧草脆弱区大致沿我国____等降水量线北段分布,山脉A处森林广布,其东侧的土地类型为____,西侧农业类型为____。
(2)赛里木湖位于我国____(生态脆弱区),其典型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该地因____,光照充足,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板上发电,板下方放牧,增加了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3)南方农牧脆弱区地处____(填地形区)向青藏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向____(气候类型)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4)近年来我国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脆弱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试推测此变化会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因素是石漠化现象产生的基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自然方面分析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脆弱区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羊八井有全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发电站
C.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青海湖位于青藏地区,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2.青藏地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水能②地热能③煤炭④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丰富 B.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土壤肥沃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