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4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14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4 08:27:00

文档简介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高考考纲:
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典力学、进化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近代科技革命兴起原因、表现和特点
教学难点:近代科学的作用
课时:本节一轮复习课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课:上节课我们复习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发展和成熟,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这节课我们便来复习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自主复习抽查与提升:
把表格中的科学家一分为二,让王静和钟京晶两名同学口头回答表格要求作答的内容。
科学家
国籍
主要成果
地位
明确课标要求与考纲,并在其引领下走进高考:
课标要求:(唐汝健同学读)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高考考纲:(老师结合课标解读考纲)
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典力学、进化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走进高考:(学生回答且由老师帮忙解析并得出高考考情分析)
1.(2013·全国)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意思结合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意义来解答。中世纪科学发展受到基督教教会的控制,日心说的提出推翻教会在科学方面的权威观点地心说,使科学开始摆脱教会神学的控制而独立发展。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都是在日心说开始突破教会神学束缚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因此答案为A项。
高考考情分析: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在2013和2014年考查过本课内容,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成就及其特点和意义,今年备考要特别注意。
疑难突破:(在高考考情分析的引领下突破本课疑难点,老师引领,学生试答,老师点拨)
1600年,由于无法容忍布鲁诺宣扬“异端”学说日心说,宗教裁判所把布鲁诺拘捕后烧死在鲜花广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社会上很多人讽刺他、挖苦他、丑化他,但随着进化论的不断传播,达尔文也声誉渐起。
1、为什么同样是质疑神学观点的科学家,达尔文却没有像以往的科学家那样遭到残酷的迫害?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


2、结合所学的内容分析两组图片所呈现的“科学”相同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不相同,上边一组图片是传统科学,下边一组图是近代科学,传统科学的特点是重经验、重总结、重应用,近代科学的特点是重实验、重分析、重理论。
图1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图2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模型 图3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
图4法拉第 图5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 图6发电机
3.联系图1、图2、图4、图5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不同点?
科技含量不同: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发电机的发明则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范围不同:蒸汽机的发明是在英国进行,而发电机的发明则越过一国的范围,理论源于英国,发明在美国、德国,更具广泛性。
4.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图2、3、5、6简要谈谈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图2瓦特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图3的工厂不断地发展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图6的发电机的研制,使电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图5电灯等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5.六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科技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训练提升:
展示与点评分工:
王静展示二选择题训练的答案,2组点评;杜恩娜和王博分别展示非选择题训练三(1)和三(2)(3),1组点评;张文婧展示非选择题训练三(4),3组点评。
展示题目:
二、选择题训练
1.(2012.浙江)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2.(2011.海南)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3.(2014.天津)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4.(2014.江苏)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5.(2014.浙江)《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6.(2014.山东)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7.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造物主就是那个“第一推动者”。下列理论思想最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8.(201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一联)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三、非选择题训练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
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两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中,当时的艺术家对牛顿持什么态度?为什么?(4分)
(3)综合材料一、二,科学进步主要依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两者什么关系?(4分)
材料三: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危险、多少歧途啊!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么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4)材料三中卢梭见解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简要评价卢梭对于科学的论述。(10分)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训练:1-8DDDDDCBD
三、非选择题训练:
(1)思想解放(或推动宗教改革)、发展科学技术。(4分)
(2)态度:赞扬(崇拜、肯定)。理由:因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4分)
(3)思想解放。关系:互相促进。(4分)
(4)背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4分)
评价:卢梭指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4分)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分)
课堂小结:(老师引领本课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树)

课堂反馈: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训练
1.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2.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3.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4.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5.《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6.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7.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造物主就是那个“第一推动者”。下列理论思想最先推翻这一观念的是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8.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二、非选择题训练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
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两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中,当时的艺术家对牛顿持什么态度?为什么?(4分)
(3)综合材料一、二,科学进步主要依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两者什么关系?(4分)
材料三: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危险、多少歧途啊!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么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4)材料三中卢梭见解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简要评价卢梭对于科学的论述。(10分)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评测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训练:1-8DDDDDCBD
二、非选择题训练:
(1)思想解放(或推动宗教改革)、发展科学技术。(4分)
(2)态度:赞扬(崇拜、肯定)。理由:因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4分)
(3)思想解放。关系:互相促进。(4分)
(4)背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4分)
评价:卢梭指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4分)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分)
课件14张PPT。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凝视与对话 温馨提示请准备好你的导学案、课本、双色笔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知识储备:
西方人文主义推进近代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史实。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哥白尼 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波兰意大利英国美国英国英国提出太阳中心说开创近代科学牛顿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改良蒸汽机电灯等科技发明近代天文学奠基人“近代科学之父”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生物学领域掀起一场划时代革命蒸汽机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发明大王”自主复习抽查与提升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1、识记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高考考纲
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典力学、进化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课标要求1.(2013·全国)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走进高考A解析:根据题干“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的意思结合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意义来解答。中世纪科学发展受到基督教教会的控制,日心说的提出推翻教会在科学方面的权威观点地心说,使科学开始摆脱教会神学的控制而独立发展。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都是在日心说开始突破教会神学束缚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因此答案为A项。考情分析: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在2013和2014年考查过本课内容,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成就及其特点和意义,今年备考要特别注意。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社会上很多人讽刺他、挖苦他、丑化他,但随着进化论的不断传播,达尔文也声誉渐起。1、为什么同样是质疑神学观点的科学家,达尔文却没有像以往的科学家那样遭到残酷的迫害?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科学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1600年,由于无法容忍布鲁诺宣扬“异端”学说日心说,宗教裁判所把布鲁诺拘捕后烧死在鲜花广场。疑难突破传统科学近代科学重经验重实验重总结重分析重应用 重理论2、结合所学的内容分析两组图片所呈现的“科学”相同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疑难突破图2瓦特改良的蒸气机模型图1: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图4法拉第图5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图3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图6发电机3.联系图1、图2、图4、图5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不同点?
4.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图2、3、5、6简要谈谈科技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5.六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3.科技含量不同: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初步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但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发电机的发明则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范围不同:蒸汽机的发明是在英国进行,而发电机的发明则越过一国的范围,理论源于英国,发明在美国、德国,更具广泛性。4.图2瓦特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图3的工厂不断地发展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图6的发电机的研制,使电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图5电灯等的发明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5.科技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疑难突破
自主完成
训练展示
案训 练 提 升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地讨论,点评小组将讨论结果改正到黑板上。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两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训 练 提 升思想解放(或推动宗教改革);发展科学技术。(4分)训 练 提 升材料二:(2)材料二中,当时的艺术家对牛顿持什么态度?为什么?(4分)态度:赞扬(崇拜、肯定)。理由:因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4分)(3)综合材料一、二,科学进步主要依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两 者什么关系?(4分)社会条件:思想解放。
关系:互相促进。材料三: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多少危险、多少歧途啊!要达到真理,又必须经历多少错误啊!这些错误的危险要比真理的用处大上千百倍。……而且更困难的是,假如我们居然有幸终于发现了真理,我们之中又有谁能好好地应用它呢?如果我们的科学就其所提出的目的来说是虚幻的,那么就其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它们就要更危险得多。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4)材料三中卢梭见解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简要评价卢梭对于科学的论述。(10分)训 练 提 升背景: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盛行。(4分)
评价:卢梭指出科学的进步有害于人类幸福,揭示了科技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有利于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统治下解放出来。(4分)但卢梭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分)诞生发展应用日心说、近代科学经典力学、进化论蒸汽机、电的应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和壮大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家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重实验重分析重理论积极性: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关系、思想、生活)局限性课堂小结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