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评价,理解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2、知道文艺复兴前三杰和后三杰及其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3、把握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征。
重点:各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及主张
难点:各时期人文主义内涵
课时:两课时
第一节:自学质疑课
一、课前准备:导学案、双色笔、课本、平板,别忘了你的激情噢!
二、课代表解读自学质疑目标与要求:1、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理解其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3、掌握文艺复兴的概念、背景、核心内容、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三、课代表解读自学质疑流程:基础巩固(20分钟)—微课助学(8分钟)—在线测学(14分钟)-合作互学(3分钟)
四、基础巩固:根据学案,按要求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落实。
1、理清本单元线索: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古希腊先哲时期的人文精神(公元前5世纪前后)
(2)湮灭: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3)复兴:文艺复兴(14—17世纪中期)
(4)发展:宗教改革(16世纪)
(5)成熟:启蒙运动(17—18世纪)
2、巩固落实基础知识
古希腊先哲时期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及特点
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的性质、背景、核心内容(人文主义内容)
文艺复兴前三杰、艺坛三杰、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其作品是何如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文艺复兴的性质、评价
【微课助学】要求:观看微课《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观看微课,用双色笔修改学案,把握好时间,边看边记录,标注疑问。
【合作互学】
组长主持,组内统一自学质疑答案,用红笔修改;记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线测学】完成在线测学题目,检查自学效果,并及时记录并反馈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训练展示课
一、训练展示学习目标:1、把握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时代背景;2、结合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3、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特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自学反馈(针对自学质疑课上未解决的难题进行讲解)
导入新课:
16到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在思想上人文主义逐渐完善成熟,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之起源和复兴——第11、12课。
三、单元线索,学生整理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起源、复苏、发展、成熟。教师点出本课学习重点:探究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四:疑难突破
人性的觉醒——古希腊先哲的思想
根据材料概括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平等)
2、根据材料思考:苏格拉底认为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
3、人性的觉醒之二: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总结:智者学派强调人的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美德,重视教育
4、人性的觉醒之三:中西方比较
依据材料,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总结: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㈡人性的湮灭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
1、材料分析:①这层“纱幕”指的是什么?②为什么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出现?
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思想对西欧的垄断和支配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经济、文化角度分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
⑴经济根源:工商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⑵文化基础:意大利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㈢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1、结合材料分析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其人文主义精神。但并非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古典文化。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总结:根据文艺复兴时期代表及作品风格概括人文主义内涵?
1、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2、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内容:训练展示学案内容
要求:1.答题规范2.审题、分析到位3.答案准确、完整。
训练展示:
㈠、选择题
1.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
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 C.法律秩序 D.精神基础
3.《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4.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 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
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 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5.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6.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7.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㈡材料题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⑵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思想家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的“社会规范与秩序”。
展示:选择题 张烁
材料题:9(1)朱桂卿 (口头) 9(2)李莉 9(3)王丽君(口头)
七:点评
要求:⑴先评对错;再分析问题,最后质疑。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一)、选择题点评:王雪莹
答案:ADDAC CBB
(二)、材料题点评:李华敏
9(1)朱桂卿口头展示,教师点评
拓展一: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互为因果。正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的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
拓展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9(2)李华敏点评
答案:(2)特点:追求爱情,追求财富;提倡人性。(4分)
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6分)
9(3)王丽君展示,教师点评
答案:规范与秩序:自由、平等、法治;三权分立、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君主立宪。
八、总结升华
人文主义在中国:2003年,胡锦涛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就是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安定有序、和谐就是以人为本。
以哈姆雷特的一段话结束本课: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自学质疑在线测学
一、选择题
1、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2、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如右图,现代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
A.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C.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D.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
3.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历史知识时引用了下面的诗句作补充:“她的步履轻盈/她的姿态优美/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应该是
A.古希腊神话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C.宗教改革 D.浪漫主义文学
4.下列历史现象,能够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A.宗教画中的圣母表情呆板、冷漠 B.欧洲流行窄袖,服装突出人体美
C.甲国古代妇女以“三寸金莲”为美 D.程颐提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5.西欧司法在1500年以前主要根据《圣经》,1500—1700年代主要依据古罗马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兴起 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宗教改革的影响 D.启蒙运动的发生
6.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 ②重视道德的意义 ③追求社会的平等 ④肯定人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文艺复兴“后三杰”的作品大部分是有关天主教的内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基督耶稣至高无上 B.忠实地为罗马教廷服务
C.利用宗教外衣宣传人文主义 D.没有摆脱宗教束缚思想落后
8.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9.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10.“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教育关乎个人的幸福、国家的繁荣、世界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古希腊的教育家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没有历史负担。既没有既成的、公认的文化传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路……古希腊先哲的著作都是私人著述、一家之言,对后人只有启示、教益,而没有约束力。
——据张瑞璠 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教育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
材料二 16至18世纪前期,在欧洲,教育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18世纪后期,欧洲学者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教育热潮。他们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教育思想:学校必须由民族国家办理,对所有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国民。 ——据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8分)
训练展示习题
一、选择题
1.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
2.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A.社会习俗 B.道德规范 C.法律秩序 D.精神基础
3.《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4.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些品性。此观点
A.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 B.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潮流
C.是外邦人与罗马公民斗争的产物 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5.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出现三个享有世界声誉的三大悲剧家,他们都善于从传统的神话中寻取戏剧的题材,从观众所熟悉的故事中,体现存在于现实生活里面的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而导致的不幸的遭遇。根据材料可推测这三大悲剧家的作品成功之处在于
A.顺应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B.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宗教情绪
C.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的情感 D.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6.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
7.金观涛在《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中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摆脱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宣扬俗权之上增进民族意识 D.全面批判封建意识形念
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9、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品
作者
内容简介
《歌集》
彼特拉克
以热情的笔调褒扬了人的纯真的爱情
《论贪婪》
波吉奥
人生的目的就是赚取财富,而不是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
《论人的美德和尊严》
曼内蒂
“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和管理
⑵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思想家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的“社会规范与秩序”。
课件28张PPT。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12课(自学质疑课)
C学习目标123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理解其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掌握文艺复兴的概念、背景、核心内容、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自学质疑流程基础巩固
(20分钟)
在线测学
(14分钟)
微课助学
(8分钟)
合作互学
(3分钟)
合作讨论复习中的疑问及在线测学上的错题重点问题: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和评价?
2.苏格拉底的观点及其影响
3.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4.文艺复兴的性质、背景、核心内容(人文主义 内涵)
5.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自学互查】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和评价?
2.苏格拉底的观点及其影响
3.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4.文艺复兴的性质、背景、核心内容(人文主义的内涵)
5.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12课(训练展示课)
C学习目标123把握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时代背景结合古希腊思想家的思想,理解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结合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特点,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在线测学
材料二 16至18世纪前期,在欧洲,教育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18世纪后期,欧洲学者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教育热潮。他们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教育思想:学校必须由民族国家办理,对所有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国民。
——据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8分)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民族意识的觉醒;
政治: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建立;民族国家和教会争夺教育权的斗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线索]复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发展成熟(公元16世纪)(17、18世纪)(14——16世纪)起源古希腊先哲(公元前5世纪)人性的觉醒
——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人性的觉醒之一: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根据材料概括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平等人性的觉醒之一:
材料二: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苏格拉底
思考:苏格拉底认为完美的人应具备什么必要的素质?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
崇尚理性。人性的觉醒之二: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善行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否定神或命运对人生的决定作用。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一系列哲学命题,追求真善美。强调人的自由,
忽视道德强调人的美德,
重视教育人性的觉醒之三:中西方比较
材料三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
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依据材料,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
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
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
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结构]复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发展成熟(公元16世纪)(17、18世纪)(14——17世纪)起源希腊先哲(公元前5世纪)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性的湮灭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内心反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①这层“纱幕”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思想对西欧的垄断和支配材料:“与封闭式的农业经济不同, (意大利)工商业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使市民阶层的生活获得了多元性的发展, 市民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富有冒险、进取、创新的精神, 追求一种积极、冒险、现实和较为理性的生活。……资本主义的萌芽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14 世纪开始发生在意大利境内的新的经济能力已经开始支持这场新文化运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丹尼斯·哈伊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经济、文化角度分析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
⑴经济根源:工商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⑵文化基础:意大利更多的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人性的复苏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达·芬奇《自画像》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自画像》材料: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一次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表面上是要恢复古罗马的进步思想,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在精神上的创新。结合材料分析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其人文主义精神。
但并非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古典文化。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莎士比亚薄伽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十日谈》《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西斯廷圣母》《哈姆雷特》抨击天主教会,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情感专注人体创作,表现人物的意志和精神气质体现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人文主义思想艺坛三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2、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结构]复苏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发展成熟(公元16世纪)(17、18世纪)(14——17世纪)起源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肯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人,怀疑神。否认权威,批判传统。点评:
⑴先评对错;再分析问题,最后质疑。
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训练展示,共同提高1.答题规范
2.审题、分析到位
3.答案准确、完整。王雪莹李华敏朱桂卿王丽君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显然,对人本身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视比中世纪的世界观更能推动海外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互为因果。正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倡导的人文主义,推动了航海家大发现的事业。而在大发现中验证和弘扬的人文主义,又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得到升华。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2003年,胡锦涛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安定有序
以人为本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在线测学:
⑴政治:小国寡民,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发达,政治氛围好;
经济:奴隶制经济发达,特别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基础雄厚。(2分)
⑵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民族意识的觉醒;
政治: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建立;民族国家和教会争夺教育权的斗争。
训练展示题:
ADDAC CBB
9(1)内涵: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知识。(答“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亦可)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繁荣。(4分)
(2)特点:追求爱情,追求财富;提倡人性。(4分)
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6分)
(3)规范与秩序:自由、平等、法治;三权分立、社会契约;民主共和、君主立宪。(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