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课《芦花荡》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课《芦花荡》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4 16:3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的分析,来理解本文中国式的传奇色彩,深刻、具体地体会本文小说三要素构思的精巧。
2.鉴赏环境描写的特点,体会其对主题的表达作用。
3.从美的角度体会战争的罪恶。
教学重点
目标一
教学难点
目标二
教学设想
孙犁的这篇《芦花荡》是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情节舒缓中曲折,人物个性鲜明,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讲授这篇文章,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解“写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应该从“为什么这样写”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说的构建技巧,培养有意写作的意识。教学围绕传奇展开,在学生的原始问题中层层展开,以抽丝剥茧的形式呈现思考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方法
自读发现,提取信息。文本细读,深思争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文本,简单认识小说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写了什么。
1.浏览全文,说说这篇小说写了什么。
明确:老头儿,在芦花荡,护送两个女孩,因为失误大菱受伤,老头子用一根竹篙智杀鬼子为大菱报了仇。
2.设疑激趣,明确目标。
(1)设疑:
小说有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2)明确目标:孙犁是如何打造这一传奇的。
三、鉴赏情节之传奇
(一)情节是怎么写的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子。(可以用原文)
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菱不可能受伤,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大菱就是受伤了。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头子不可能放弃护送,但是,因为_____________老头子想放弃护送。
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头子不可能杀掉鬼子,但是,因为_____________老头子就是杀掉了鬼子。
2.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引导。
如:因为老头子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从来没有出过事情,所以大菱不可能受伤,但是,因为老头子过于自信大菱就是受伤了。
因为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闺女,老头子不可能放弃护送,但是,因为觉得没脸见人(过于自尊)老头子想放弃护送。
因为没有一支枪,没有人帮助,老头子不可能杀掉鬼子,但是,因为全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就是杀掉了鬼子。)
为什么这样写呢?
1.从第一个因为看,为什么我们觉得不可能?
因为作者做足了铺垫。
2.从第二个因为看,为什么我们又觉得可能呢?
因为作者已经埋下了伏笔。
3.教师小结。
教师演示总结
孙犁铺垫,老头子厉害!让人放心了——结果大菱受伤了。一波起。
孙犁铺垫,俩孩子招人喜欢,老头子疼爱这俩孩子,——结果老头子不想护送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孙犁铺垫,老头子没有枪,也不靠谁帮忙,想替大菱报仇,孩子们都不相信——结果老头子成功了!高潮!
那些所有的意料之外,原来都是在情理之中。孙犁就这样一环扣一环的传奇,吸引着我们追逐着情节往下读。
四、鉴赏人物之传奇
(一)写了什么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读老头子的外貌描写,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他。
明确:瘦、黑、精神、敏捷、尖利、明亮
(二)为什么这样写
1.大家有没有想过,假如小说的主人公不是老头儿不是这么瘦呢?
学生思考交流。
2.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对比理解,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孙犁正是通过拉大差距造成强烈的各种反差形成一种传奇色彩。
比如:外形与本领的强烈反差。这么一个瘦老头,还能这么出色的完成任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令人赞叹
自主思考
1.你还能对小说其他的人物提出自己的思考吗?
如:为什么护送的是女孩,为什么要安排两个?
2.学生思考交流。
从情节的发展角度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艺术效果看,更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四、鉴赏环境之传奇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导读部分,体会人物的传奇色彩,并为环境鉴赏铺垫。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整天自如的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2.环境分析
师生朗诵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问题研讨
有人说,孙犁笔下的战争没有炮火,没有屠杀,没有血腥的残酷,却是——战争的诗情画意。是他在逃避还是在掩饰还是在美化还是……说说你的思考。
4.学生交流明确:
孙犁以美来表现对家乡的热爱,因为热爱,才更能激发对侵略的恨。
这是孙犁的作品风格,如同我们中国的艺术一样,含蓄,有着一种意境,即使是战争,死亡、暴力,他也有着一种干净唯美的情怀。从而让我们
震撼这平和柔弱中的强大力量。
五、结语
教师通过对传奇的解读,来引导学生认识孙犁对战争的另一种方式的批判,做结语,再次收束全文教学目标。
六、板书设计
芦花荡
孙犁
情节:
。。。。。。
环境:诗情画意
人物:中国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