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3、体味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意,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体味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自读与讨论相结合;
2、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形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千的桥,小时候的独木桥,石头块桥,现在随处可见的混凝土桥。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下你见过印象最深的桥吗?(学生回答),要老师谈一句,“桥啊,不过是一条板凳”,这是茅以升老先生说过桥的一句话,今天我和大家就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所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一下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21教育网
二、明确文体,发放说明文学习材料,理解说明文基础知识。
三、初读课文,积累识记本课生字词。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本课生字词。
2、同桌或小组借助工具书积累、识记。
3、领读,其他书空书写。
4、听写,互批互改
四、整体感知,理解文意:
1、速读课文后,写初读感受。
2、交流初读感受(同桌、班内)
3、就文章内容质疑。(每人最少两个,多者不限)
五、理清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
1-2段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征;
3-9段
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
10段
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当代中国桥梁的发展史。
由一般到个别,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一、导课
上节课大家非常精彩的展示了自己的初读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详细的了解一下中国石拱桥的总特征,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准确周密的语言来进行说明的。
二、指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1、_______________的中国石拱桥,其他同学读时思考。
2、指读,明确朗读要求1、2段齐读,10段齐读,3-9段自荐读,只要求声音大,能大声表达,读错字没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根据教师要求填空(板书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4、文中的赵州桥,卢沟桥是正是中国石拱桥中的代表性桥梁,自然而然也符合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细读赵州桥,卢沟桥部分,找出相关语句。21cnjy.com
(1)细读找出相关语句
(2)同桌交流。
(3)班内明确
(二)作者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在这可以看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作者如何抓住这些特征的呢?这就离不开文章中准确周密的语言,下面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中这些准确周密的语言,边浏览边做旁批21·cn·jy·com
(1)出示例句“中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删去“几乎”后语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处,请找出一两处进行品析。www.21-cn-jy.com
(2)生默读课文找出一两处进行批注。
(3)小组交流其中的一句,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4)根据其他同学的发言,另选品析1-2句话写于阅读深思考处。
四、小结
这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说明顺序,初步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同学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希望你们能和老师以后真正去一探赵州桥、卢沟桥和其他各种石拱桥,一起真正感受这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2·1·c·n·j·y
谢谢大家,下课!
教学反思:
《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真正意义上所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说明文相对枯燥,学生较难理解,加之,这是第一篇说明文,教学难度较大。在单元导读中提到“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所以在这课中我将教学目标初步设定为:1、了解课文,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学习作者说明事物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的;2、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品味文章准确、周密的语言。后来经过本学校语文组老师们的再三讨论,第一,在本课的课后习题中并未涉及到说明方法,且本单元的第三课《苏州园林》中,说明方法做为重点,应该在本课中舍弃,将说明方法的教学移至《苏州园林》中重点理解。第二,虽说是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但并不等于贪多嚼不烂,正象安林老师在昨天提到的,一定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充实课堂,内容布置过多,课堂教学完不成,不如将说明方法舍去。所以目标即定为了:“1、了解课文,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学习作者说明事物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的;2、品味文章准确、周密的语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目标来展开教学的。
第一部分,通过PPT显示赵州桥和卢沟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征的,引导学生在课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并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后明确。第二部分,即为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这是本课教学的最大难点,一是学生找不出来这些语言,二是找出来后品味正确的难度也较大。所以我在此处首先给学生一个例子,引导学生去发现,然后要求他们依照教师给出的例子将找出来的内容,填写在阅读深思考处。因学生个体有差异,有完成的快的,有完成的慢的,所以单独给完成任务较快的同学留下另一个任务“在书中继续做批注”,当同学们都完成后,三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一个句子即可,再分组发言。最后,我准备了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继续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学生们应该都能有所得,再回到阅读深思考中,对原来找的句子进行校正、补充,这样就达到了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目标了。21·世纪
教育网
当然,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足。第一对于课堂的把握能力欠缺,不能有效的组织学生对文章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第二不能合理的运用课件,以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的失误,对课件与教学内容的配合不完善。第三对于课堂的各个环节处理的较粗。。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