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下图是1870—1911年晚清时期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类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图,其内容涉及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等多方面。金融类文章明显增多的根本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列强侵华加剧
B.实业救国影响
C.民族经济发展
D.舆论环境宽松
2.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该计划要求3年内投资27120万元,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奠定中国重工业基础,并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侵略中国的形势推动
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
C.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
D.推动了西部开发
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A.民族独立富强
B.工业化的实现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现民主政治
4.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年代
钢
生铁
煤
锰矿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5.某班级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经济”为内容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
B.“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
C.“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D.“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6.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7.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8.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A.时局需要
B.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改善民生
D.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
9.“由光绪29年至宣统3年,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光绪33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该材料可以反映
A.等级制度的强化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买办阶层的壮大
D.贱商观念的变化
10.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
( http: / / www.21cnjy.com )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
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
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11.读表2,苏州与松江两地市镇数量迅速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表2苏州、松江市镇数量统计表
时间
苏州府
松江府
1551—1722年
128
113
1723—1861年
157
167
1862—1911年
264
369
——摘编自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
A.地缘经济因素的强大助力
B.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
C.经济重心南移的深远影响
D.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
12.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处依次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
②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
③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B.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C.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D.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48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世纪2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在印度输往中国的货物中,棉花退居次要位置,鸦片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重要的商品。如果没有鸦片,其他输华商品又不能增加的话,那么从中国运往印度的白银将大大减少。英国人庆幸的是,鸦片每年都有很大的涨幅,而且在中国有很好的销路,这保证了英国有足够的白银购买中国茶叶,而中国由茶叶所得外汇又全部流进了印度以购买鸦片。另外,原来英国利用向中国输入大量印度棉花来弥补购买中国茶叶资金的不足,鸦片产量提高后则不需要了,正好这一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印度棉花于是大量运至英国。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一直维持到19世纪后期。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三角贸易的结构开始发生动摇,英国主要从印度进口茶叶,中国自产鸦片也占据国内主要市场。……即使当时中国业茶者意识到危机,甚至采取了某种措施,也不可能阻止茶叶外贸的衰减趋势,因为这根本不是措施是否得力的问题。19世纪茶叶贸易只是中国与欧美国家拉开距离过程中露出的小小冰山一角而已,茶叶出口危机只是19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危机的一个侧面。——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材料二 1890年英国驻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口领事列举了印度和锡兰的种茶人优于中国种茶人的有利条件:可资运用的资本较大;没有厘金、入市税和进口税;有更好和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化学和农业知识;对购买者的嗜好和要求了解得更彻底;有无数公共工程,旱季便于灌溉,雨季避免淹没;茶园面积庞大;有优良的机器,等等。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茶业危机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中、英、印“三角贸易”的演变,并简析这些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与灭亡,即“初”与“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读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不仅有“末”,还有一个时段被定义为“晚”,这三个时段即晚唐、晚明和晚清,都尚有数十年时间的延续。
一般被称为“晚”的时代,虽然出现颓势,但是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却十分繁荣,一般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摘编自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代晚期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强侵华加剧属于外因,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是在甲午战后才开始出现的,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反映了近代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的,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近代舆论环境并不宽松,故D项错误。
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1931年的“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侵占中国的东三省,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形势日益恶化,故此国民政府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制定《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A项表述正确;该计划“在湘、鄂、赣一带建立一个国有化重工业区,兴建冶金、燃料、化学、机械、电气等30余个国有化大中型厂矿”,有利于改变中国的工业结构和产业分布格局,B项表述正确;苏联曾最早采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经验,故C项表述正确;计划涉及的“湘、鄂、赣”地区并非中国西部地区,D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D项。
3.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命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发展非常艰难,而民族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推翻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故A项正确;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开始,而非工业化的实现,B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主政治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目标之一,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其要求根本无法实现,故C、D两项错误。
4.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折发展。由材料“钢”“生铁”“煤”“锰矿”等重工业指标随时间发展不断递增的信息可知,此时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迅速开展,而重工业又是增强国防的重要基础,故D项正确;轻工业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A项错误;重工业部分行业的迅速发展并未表明官僚资本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B项错误;“经济统制”政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项错误。
5.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的兴起。由图片“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矿务局”“陈联泰机器厂”等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企业不仅包含洋务派军用企业、民用企业,还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明此时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时期,故D项正确;官僚资本主义是伴随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逐渐发展起来,A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非从属于晚清时期,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出现于“一战”期间,此时的洋务运动早已破产,C项错误。
6.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意在考查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倡导办洋务的奕?、丁日昌被称为“鬼子六”“丁鬼奴”,郭嵩焘出使西方受到冷嘲热讽,说明人们对西方事物存在抵制情绪,这是传统观念与洋务运动冲突的体现,A项正确。
7.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侵华双重性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C项从
“罪恶”“
工业文明的积累”角度分析,符合材料“利害参半,未为全失”,故本题选C。A项是一种弱国无外交的思想,与开口通商的影响无关,故不选;B项没有提及通商的消极影响,故不选B;D项是自认自己天朝上国的封闭保守思想,与题干无关,故不选。
8.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主要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解决民生;根据材料“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主要是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集中调配物资,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时局需要,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9.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分析:
办理实业达到一定数额可获封爵位,反映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人地位的提高,冲击“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民族工业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故B项错误;创办实业者并非买办阶级,故C项错误;商人获封爵位,反映出清政府对商人地位的承认,表明贱商观念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
参考答案:D
10.考点: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可知,清末到北洋时期股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权力遭到破坏,不是1935年的调整反映的,故A项错误;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世界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统合较弱的国内经济,故B项正确;从当时的经济环境考虑,政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资本崩溃的态势,有助于防止西方资本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冲击,故C项错误;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不存在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
参考答案:B
11.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分析:
表格体现出市镇数量增加是在1723—18
( http: / / www.21cnjy.com )61年,尤其是1862—1911年近代时期,可知原因是苏州与松江因沿海和沿江的地理位置,成为列强侵略开放的通商口岸,从而推动两地城市化发展,故A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期,与材料中市镇增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南宋时期,故C项错误;近代晚清政府仍然维护君主专制,经济职能没有增强,故D项错误。
参考答案:A
12.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起。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期间,兴盛于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之间,与整个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影响深远,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去向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处。晚清时期的留学是在清政府日益腐朽、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发生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民国初期的留学,是为富国强兵,巩固新生的民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故B项正确;A、C、D三项组合顺序错误,排除。
13.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被迫放开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实业救国”思潮激励下张謇投身于近代企业兴办的热潮,其企业以“大生”为名,表明其关注民生,故C项正确;大生纱厂为轻工业企业,B项错误;A项是对材料信息的重复表述,排除;D项信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14.参考答案:
(1)原因 中国落后、分散的茶叶种植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植和加工技术落后;旧的经济制度制约。印度等地充分利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苏伊士运河开通和电报等通讯技术为印度茶叶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言之有理即可)
(2)演变:19世纪前半期英国向印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中国输出工业品,印度向英国提供棉花,英国通过印度向中国输出鸦片,中国则向英国出售茶叶等,并出现了由鸦片贸易导致的白银大量外流;19世纪后半期,英国向印度、中国输出工业品并进行资本输出;印度成为英国茶叶主要出产地;中国鸦片基本自给,茶叶贸易萎缩。影响:中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进一步降低;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等。
试题分析:
本题旨在以茶业为切入点,重新审视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经济的变迁。本题从中、英、印“三角贸易”的角度考查考生全面解读历史、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出现“茶业”危机的原因,涉及茶叶种植、制茶、茶业贸易等层面,更涉及生产方式、资金、技术、交通、经营理念等诸多问题。中国出现茶叶危机包含两个问题:中国茶叶为什么出现危机了 印度等地茶叶为什么兴起了 从这两个层次加以分析才是完整的。第(2)问第一小问要求描述“三角贸易”的演变,需要对材料进行重新整合,概括回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依据课本知识,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15.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分析:
总结材料关于朝代晚期的观点,结合朝代后期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是否繁荣;朝代后期是否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等方面史实对确立的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提示:学生观点可从朝代后期是否有“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之分;朝代后期呈现颓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是否繁荣;朝代后期是否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等方面评析。
示例一:一般被称为“晚”的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如清朝晚期,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清政府由重农抑商转而鼓励近代工商业发展。政治上,维新变法、民主革命运动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思想上,西方自由、平等、法治、科学等思想传人,维新立宪、民主共和等思潮相继而起,封建伦理纲常遭受巨大冲击。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大众传媒等领域开始呈现近代化特征。因此,“晚”的时代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示例二:被称为“晚”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必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如晚明时期,政治上,科举制度日益僵化,君主专制强化并持续到清代。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未能改变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思想上,李贽由于其“异端”思想,受到严重迫害,无法改变理学和伦理纲常的统治地位。因此,被称为“晚”的时代,未必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