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一) 走近细胞
(建议用时:30分钟;本套共12小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1小题,每小题4分;第12小题12分。)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生物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2.下列关于蓝细菌和菠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B.细胞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C.DNA复制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3.(2024·湖南长沙一中检测)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组成核酸的单体种类比原核细胞多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增殖均需ATP供能
C.植物细胞中由纤维素形成的细胞骨架具有重要作用
D.蓝细菌可以依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4.(2024·河北唐山期末)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阿奇霉素是首选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溶菌酶与阿奇霉素混合使用,可以增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5.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6.(2024·深圳罗湖区期末)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7.(2025·湖南雅礼中学检测)弯曲杆菌是常见的引起胃肠炎的细菌,当健康人吃了被弯曲杆菌污染的食物,弯曲杆菌就会进入消化道,进而引起消化道感染。下列有关弯曲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弯曲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弯曲杆菌中的基因表达时,先完成转录再翻译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水解弯曲杆菌的细胞壁
D.弯曲杆菌细胞的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8.(2024·河南郑州模拟)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集中在拟核区域
C.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原疫苗的保护效果减弱
D.肺炎支原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9.(2024·吉林、黑龙江适应性测试)华丽硫珠菌是在红树林浅滩中新发现的一种细菌,单个细胞最长可达2 cm,其生长的环境富含硫化物。该细菌形态、结构和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膜囊P内
B.大膜囊结构类似植物细胞的液泡可保持菌体形态
C.细胞内外硫元素状态表明该菌参与生态系统的硫循环
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也存在于类似膜囊P的结构中
10.(不定项)(2024·辽宁名校联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其生活离不开细胞,下列观点中支持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的是( )
A.病毒需要依靠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合成自身组成物质的原料
B.病毒与宿主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病毒的结构组成中不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1.(不定项)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比较被人们认同的观点是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下列叙述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
B.病毒的核酸与其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
C.病毒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介于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之间
D.病毒与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相似
1 9 8 7 6 5 4 3 2 1 0 +0.5
12.(12分)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原核生物,其黏附于宿主细胞膜表面后可模仿宿主细胞膜结构,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__________。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P与流感病毒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学者认为,MP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也会引发脑、肝、肾等脏器组织的损伤,人体抗体基因表达过程与支原体中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4课时数智作业参考答案与精析
课时分层作业(一)
1.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2.B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为真核生物,其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两者种类和功能不同,A、D错误。蓝细菌和菠菜都有细胞膜,且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似,都有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C错误。]
3.B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组成核酸的单体都是八种,A错误;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增殖时均需要ATP供能,B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构成,C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依靠叶绿素和藻蓝素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D错误。]
4.D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C正确;溶菌酶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所以溶菌酶和阿奇霉素混合使用不能增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D错误。]
5.A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20÷2÷2=5(个),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B错误;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还是逆时针的,C错误;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弱光照,用较小的光圈,D错误。]
6.D [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Hp合成尿素酶是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完成的,脱水缩合的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Hp为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而无其他复杂的细胞器,C错误;Hp在尿素酶的作用下水解尿素产生氨,使其适应胃部的强酸环境,D正确。]
7.A [弯曲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弯曲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阻隔,基因表达时,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水解植物细胞壁,不能水解弯曲杆菌的细胞壁,C错误;弯曲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没有内质网,D错误。]
8.B [甲型流感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A正确;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集中在拟核区域,甲型流感病毒没有拟核区域,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导致抗原成分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原疫苗的保护效果减弱,C正确;肺炎支原体侵染过程中需要特异性识别的蛋白质分子,因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9.D [膜囊P包含该菌全部遗传物质以及核糖体,因此该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膜囊P内,A正确;从形态结构看,大膜囊结构类似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它的存在使细胞质紧贴细胞壁,有利于保持菌体形态,B正确;华丽硫珠菌生长的环境富含硫化物,该菌内含有硫颗粒,表明该菌参与生态系统的硫循环,C正确;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不存在于类似膜囊P的结构中,D错误。]
10.AC [病毒需要依靠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合成自身组成物质的原料,病毒也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利用宿主细胞的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供自身的需要,所以A、C两选项中的观点支持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A、C符合题意;病毒与宿主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只能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不能说明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B不符合题意;病毒只有一种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这不能说明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D不符合题意。]
11.ABD [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A符合题意;病毒的核酸与其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两者遗传物质有相关性,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的,B符合题意;病毒的组成成分介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之间,无法得出病毒与细胞的直接关系,故无法证明病毒起源于细胞,C不符合题意;病毒与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有相似之处,两者在物质上有相似处,可证明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来,D符合题意。]
1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④ (2)细胞壁 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3分) (3)有无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结构,而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 支原体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3分)
1 / 3第1讲 走近细胞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考点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__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__________分裂产生的。
3.建立意义:揭示了______________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__________的统一性。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________水平,并为后来进入________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____________,也为后来______________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1.(人教版必修1 P5科学方法)生物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由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但也需要注意存在________的可能。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________。
(3)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4)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__________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2.(人教版必修1 P6旁栏思考)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个蛋白质分子或一个核酸分子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
3.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 )
4.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 )
5.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层次。 ( )
下图是某种冠状病毒和T2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结构与功能观和物质与能量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2)冠状病毒比T2噬菌体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
。
(3)冠状病毒的最外层有脂质的囊膜包被,且有多种蛋白质,据此推测冠状病毒的囊膜来源于 ,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
。
(4)T2噬菌体是专一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链接人教版必修1 P3思考·讨论、P6正文)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但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B.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C.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
2.(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2生物科技进展)科学家从支原体的基因组中筛选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300多个基因,进行人工合成,并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中,组成一个新的细胞,新细胞能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比支原体更小,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上述实验的成功意味着人工合成了完整生命
C.一个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它不属于原核生物
考点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
1.图1属于____________,图2属于______________。(均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3.写出图1大肠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
4.图1蓝细菌中无图2细胞中的__________,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细胞在基本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
①蓝细菌 ②衣藻 ③发菜 ④硝化细菌 ⑤酵母菌 ⑥大肠杆菌 ⑦链球菌 ⑧眼虫 ⑨沙眼衣原体 ⑩支原体 变形虫
原核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不遵循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分析
2.细胞的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1.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 )
2.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
3.发菜、颤蓝细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
4.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
5.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
观察下列几种单细胞生物,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角度看,合理的解释是
。
(2)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原因是
。
(3)原核细胞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高于真核细胞,原因是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1图1-6、P12插图)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破伤风芽孢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2.(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0正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醋酸杆菌可酿醋,毛霉可制作腐乳,酵母菌可酿酒。下列有关这三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三者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三者的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
D.三者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四点辨析
(1)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4)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考点3 (探究·实践)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显微镜的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_放大倍数与__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____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
(1)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__,距盖玻片距离________。
(2)目镜__________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________。
①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②使用高倍镜或者观察颜色深的材料时,应先调节光圈(用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比较项目 物像大小 观察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2)装片的移动规律: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哪儿向哪儿移”。
1.(2024·江西南昌高三联考)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平面反光镜
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使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结构,应把装片向该结构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
2.(2024·山东济南高三质检)对下图所示的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10×40
1.(2024·广东卷)2019年,我国科考队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采集到一种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该结构中,下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ATP
B.NADP+
C.NADH
D.DNA
2.(2024·北京卷)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3.(2023·海南卷)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4.(2022·辽宁卷)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能以CO2作为碳源
5.(2022·海南卷)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6.(2022·北京卷)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自养生物
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C.DNA位于细胞核中
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
7.(2021·广东卷)蓝细菌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 )
①细胞膜 ②核膜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⑤DNA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8.(2021·河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2 / 12第1讲 走近细胞
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考点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建立意义: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1.(人教版必修1 P5科学方法)生物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由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但也需要注意存在________的可能。
提示:不完全归纳 预测和判断 例外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最基本和最大的生命系统分别是细胞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3)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的。
(4)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2.(人教版必修1 P6旁栏思考)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个蛋白质分子或一个核酸分子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属于 一个蛋白质分子或一个核酸分子都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它们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深化拓展]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1.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
提示: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
提示: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生物界的多样性。
3.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
4.生命系统是由生命物质组成的,不可能含有无生命的非生物成分。 (×)
提示: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属于非生物成分。
5.单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中只有细胞这一个层次。 (×)
提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个体层次。
下图是某种冠状病毒和T2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结构与功能观和物质与能量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病毒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
(2)冠状病毒比T2噬菌体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
。
(3)冠状病毒的最外层有脂质的囊膜包被,且有多种蛋白质,据此推测冠状病毒的囊膜来源于 ,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
。
(4)T2噬菌体是专一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
提示:(1)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的结构,其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来自宿主细胞,导致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
(2)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胞吞
(4)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链接人教版必修1 P3思考·讨论、P6正文)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但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B.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C.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
C [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既不属于生命系统,也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A错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这些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小室称为细胞,但他观察到的木栓组织细胞为死细胞,B错误;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D错误。]
2.(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2生物科技进展)科学家从支原体的基因组中筛选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300多个基因,进行人工合成,并注入去掉DNA的支原体中,组成一个新的细胞,新细胞能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比支原体更小,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上述实验的成功意味着人工合成了完整生命
C.一个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D.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它不属于原核生物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错误;由于新合成的细胞只含有支原体的部分基因,且是人工合成的基因,因此与真正的生命体存在差异,故题述实验的成功不能说明人工合成了完整生命,B错误;支原体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一个支原体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正确;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D错误。]
考点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
1.图1属于原核细胞,图2属于真核细胞。(均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2.图1代表的细胞与图2代表的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图1代表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两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写出图1大肠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③细胞壁;⑤核糖体;⑥鞭毛。
4.图1蓝细菌中无图2细胞中的叶绿体,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5.上述细胞在基本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
二、常见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归类
①蓝细菌 ②衣藻 ③发菜 ④硝化细菌 ⑤酵母菌 ⑥大肠杆菌 ⑦链球菌 ⑧眼虫 ⑨沙眼衣原体 ⑩支原体 变形虫
原核生物:①③④⑥⑦⑨⑩;真核生物:②⑤⑧ 。
[深化拓展]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转录和翻译 转录、翻译可同时进行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不遵循 核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
可遗传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及原因分析
2.细胞的统一性的“五个”表现
1.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
提示:蓝细菌有核糖体。
2.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
提示: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细胞内有催化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3.发菜、颤蓝细菌、绿藻的变异来源都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提示:绿藻是真核生物,变异的来源还有染色体变异。
4.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5.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观察下列几种单细胞生物,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从进化角度看,合理的解释是
。
(2)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原因是
。
(3)原核细胞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高于真核细胞,原因是
。
提示:(1)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和动物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
(2)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真核细胞的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遗传物质受到蛋白质的保护;原核细胞的拟核DNA是裸露的,没有受到蛋白质的保护,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突变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1图1-6、P12插图)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破伤风芽孢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C [蓝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其能进行光合作用与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有关,A错误;酵母菌是典型的单细胞真核生物,B错误;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异养厌氧型的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的拟核区不含染色质,D错误。]
2.(链接人教版必修1 P10正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醋酸杆菌可酿醋,毛霉可制作腐乳,酵母菌可酿酒。下列有关这三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三者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三者的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
D.三者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A [三者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B错误;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它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三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D错误。]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四点辨析
(1)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其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原生生物不是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是指低等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3)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于真核细胞。
(4)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杆”“球”“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考点3 (探究·实践)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显微镜的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区分目镜与物镜的方法
(1)物镜需拧在转换器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盖玻片距离越近。
(2)目镜没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①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②使用高倍镜或者观察颜色深的材料时,应先调节光圈(用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比较项目 物像大小 观察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成像特点及装片移动规律
(1)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即物像与实物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将物像旋转180°后与实物的位置相同。
(2)装片的移动规律:装片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哪个方向,装片就移向哪个方向,即“偏哪儿向哪儿移”。
1.(2024·江西南昌高三联考)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平面反光镜
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使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结构,应把装片向该结构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
D [藓类的叶片小而薄,可以直接制成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为了使视野明亮,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换用高倍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故应把装片向该结构所在位置的方向移动。]
2.(2024·山东济南高三质检)对下图所示的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当图④视野中的64个组织细胞变为4个时,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10×40
D [题图①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错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图像,若要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则应向左移动装片,B错误;若题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当显微镜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圆形视野内细胞数量由64个变为64÷4÷4=4(个),使用的镜头组合可能是10×40,D正确。]
1.(2024·广东卷)2019年,我国科考队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采集到一种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该结构中,下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ATP B.NADP+
C.NADH D.DNA
D [由题干信息可知,采集到的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可以将ADP和Pi转化为ATP、NADP+和H+转化为NADPH,用于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可以生成NADH,而DNA存在于蓝细菌的拟核中,D符合题意。]
2.(2024·北京卷)关于大肠杆菌和水绵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真核生物
B.能量代谢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核糖体
D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A错误;大肠杆菌只具有核糖体,无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能量代谢不发生在细胞器中,B错误;大肠杆菌无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这一细胞器,D正确。]
3.(2023·海南卷)衣藻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C.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具有线粒体,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 [衣藻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衣藻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大肠杆菌不含线粒体,D错误。]
4.(2022·辽宁卷)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B.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能以CO2作为碳源
C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生物,能以CO2作为碳源,D正确。]
5.(2022·海南卷)脊髓灰质炎病毒已被科学家人工合成。该人工合成病毒能够引发小鼠脊髓灰质炎,但其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人工合成病毒的结构和功能与天然病毒的完全相同
B.该人工合成病毒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无细胞核
C.该人工合成病毒和真核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D.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
D [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性比天然病毒小得多,据此可推测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A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只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B、C错误;该人工合成病毒、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6.(2022·北京卷)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自养生物
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C.DNA位于细胞核中
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
C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蓝细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主要位于拟核中,C错误;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7.(2021·广东卷)蓝细菌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 )
①细胞膜 ②核膜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⑤DNA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A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细胞膜、核糖体和DNA,A正确。]
8.(2021·河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A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白细胞是真核细胞,它们的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A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伞藻和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核,C错误;黑藻属于高等植物,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D错误。]
课时分层作业(一) 走近细胞
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B.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生物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C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
2.下列关于蓝细菌和菠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色素的种类和功能都相同
B.细胞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C.DNA复制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
B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菠菜为真核生物,其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两者种类和功能不同,A、D错误。蓝细菌和菠菜都有细胞膜,且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似,都有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线粒体,C错误。]
3.(2024·湖南长沙一中检测)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组成核酸的单体种类比原核细胞多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增殖均需ATP供能
C.植物细胞中由纤维素形成的细胞骨架具有重要作用
D.蓝细菌可以依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组成核酸的单体都是八种,A错误;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增殖时均需要ATP供能,B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构成,C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依靠叶绿素和藻蓝素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D错误。]
4.(2024·河北唐山期末)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阿奇霉素是首选的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肺炎支原体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溶菌酶与阿奇霉素混合使用,可以增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D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C正确;溶菌酶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所以溶菌酶和阿奇霉素混合使用不能增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D错误。]
5.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A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20÷2÷2=5(个),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B错误;若高倍镜下看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向还是逆时针的,C错误;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弱光照,用较小的光圈,D错误。]
6.(2024·深圳罗湖区期末)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D [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Hp合成尿素酶是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完成的,脱水缩合的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Hp为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而无其他复杂的细胞器,C错误;Hp在尿素酶的作用下水解尿素产生氨,使其适应胃部的强酸环境,D正确。]
7.(2025·湖南雅礼中学检测)弯曲杆菌是常见的引起胃肠炎的细菌,当健康人吃了被弯曲杆菌污染的食物,弯曲杆菌就会进入消化道,进而引起消化道感染。下列有关弯曲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弯曲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弯曲杆菌中的基因表达时,先完成转录再翻译
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够水解弯曲杆菌的细胞壁
D.弯曲杆菌细胞的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A [弯曲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弯曲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阻隔,基因表达时,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水解植物细胞壁,不能水解弯曲杆菌的细胞壁,C错误;弯曲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没有内质网,D错误。]
8.(2024·河南郑州模拟)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都是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甲型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集中在拟核区域
C.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能导致原疫苗的保护效果减弱
D.肺炎支原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 [甲型流感病毒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A正确;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集中在拟核区域,甲型流感病毒没有拟核区域,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导致抗原成分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原疫苗的保护效果减弱,C正确;肺炎支原体侵染过程中需要特异性识别的蛋白质分子,因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9.(2024·吉林、黑龙江适应性测试)华丽硫珠菌是在红树林浅滩中新发现的一种细菌,单个细胞最长可达2 cm,其生长的环境富含硫化物。该细菌形态、结构和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膜囊P内
B.大膜囊结构类似植物细胞的液泡可保持菌体形态
C.细胞内外硫元素状态表明该菌参与生态系统的硫循环
D.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也存在于类似膜囊P的结构中
D [膜囊P包含该菌全部遗传物质以及核糖体,因此该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膜囊P内,A正确;从形态结构看,大膜囊结构类似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它的存在使细胞质紧贴细胞壁,有利于保持菌体形态,B正确;华丽硫珠菌生长的环境富含硫化物,该菌内含有硫颗粒,表明该菌参与生态系统的硫循环,C正确;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不存在于类似膜囊P的结构中,D错误。]
10.(不定项)(2024·辽宁名校联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其生活离不开细胞,下列观点中支持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的是( )
A.病毒需要依靠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合成自身组成物质的原料
B.病毒与宿主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病毒的结构组成中不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C [病毒需要依靠宿主细胞为其提供合成自身组成物质的原料,病毒也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利用宿主细胞的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供自身的需要,所以A、C两选项中的观点支持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A、C符合题意;病毒与宿主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只能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不能说明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B不符合题意;病毒只有一种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这不能说明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D不符合题意。]
11.(不定项)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比较被人们认同的观点是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脱离细胞演变成病毒。下列叙述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是( )
A.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
B.病毒的核酸与其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
C.病毒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介于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之间
D.病毒与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相似
ABD [病毒都是寄生的,没有细胞的存在就没有病毒的繁殖,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A符合题意;病毒的核酸与其宿主细胞的某些核酸片段碱基序列相似,两者遗传物质有相关性,可推断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成的,B符合题意;病毒的组成成分介于生物大分子和细胞之间,无法得出病毒与细胞的直接关系,故无法证明病毒起源于细胞,C不符合题意;病毒与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有相似之处,两者在物质上有相似处,可证明病毒可能是脱离细胞演变而来,D符合题意。]
12.(12分)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原核生物,其黏附于宿主细胞膜表面后可模仿宿主细胞膜结构,逃逸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慢性感染和无症状携带。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
(2)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__________。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P与流感病毒结构上最大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学者认为,MP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也会引发脑、肝、肾等脏器组织的损伤,人体抗体基因表达过程与支原体中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支原体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④核糖体。(2)支原体与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区别在于支原体无细胞壁,据此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位点为细胞壁。人是真核生物,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是因为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3)MP是原核生物,流感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二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结构,而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真核生物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分,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即支原体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④ (2)细胞壁 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3分) (3)有无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结构,而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 支原体是边转录边翻译,人体内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3分)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