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南通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当地昼长的变化,发现某日与两个半月前的另一天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如图为“某日当地日出日落时刻图(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该日当地日出时分地球光照图最接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当地日出与M时刻的地表物影朝向分别为( )
A.西北 东北 B.西南 东南 C.西北 东南 D.西南 东北
3.该日应在( )
A.4月初 B.5月初 C.7月底 D.8月底
地层是记录地球地质演化史的“书页”。图1为“河北某地出露的27亿年前褶皱构造照片”,该地层岩石为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片麻岩。图2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层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地层岩石的特点是( )
A.具有流纹结构 B.层理构造清晰
C.内部气孔密集 D.岩性坚硬抗蚀
6.该处地层揭示27亿年前当地发生了强烈的( )
A.火山喷发 B.地壳运动 C.气候变化 D.侵蚀作用
海陆风是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具有日变化周期的局地风。图1为“海南岛位置和地形图”,图2为“海南岛某地2020年7月海陆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最可能是( )
A.临高 B.东方 C.三亚 D.万宁
8.该地由陆风向海风转换的时段大约在北京时间( )
A.7:00-9:00 B.11:00-13:00 C.15:00-17:00 D.19:00-21:00
9.该地风速在北京时间15:00左右达一天中最大值,主要因此时( )
A.海陆间温差最大 B.地表摩擦力最小
C.地转偏向力最大 D.夏季风势力最弱
如图为“北京时间2025年5月8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日影响我国各地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西北地区-气旋 B.华北地区-暖锋
C.东北地区-反气旋 D.南方地区-锋面气旋
11.此时,符合“天气转晴,风力减弱”天气特征的城市可能是( )
A.长春 B.太原 C.重庆 D.杭州
12.该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灾害预警是( )
A.山东暴雨 B.宁夏大风 C.北京高温 D.江苏寒潮
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差值大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如图为“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2024年以来,拉尼娜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
A.2024.1-2024.4 B.2024.1-2024.7 C.2024.12-2025.2 D.2024.7-2025.2
14.与常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 )
A.蒸发量较小 B.降水量较小 C.渔获量增多 D.潜热输送多
15.我国受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影响最大的行业是( )
A.航空航天 B.农业生产 C.铁路交通 D.金融服务
如图为“某小镇平面形态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影响该小镇空间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土壤
17.该小镇平面形态演变的驱动因子主要是( )
A.人口流动 B.土地价格 C.交通建设 D.生态保护
荔枝是热带水果,极不耐储藏。我国荔枝主产区形成了梯次上市的格局。2018年海南引种“科技一号”良种,将荔枝成熟期提早至2月下旬。如图为“我国荔枝主产区及上市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海南荔枝上市最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沛 C.光照充分 D.温差较大
19.与浙江相比,四川能成为荔枝主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盛行风向
20.海南引种特早熟荔枝新品种的主要目的是( )
A.规避台风影响 B.扩大销售范围 C.拓展种植区域 D.实现错峰上市
2025年“五一”出行高峰期间,某“移动充电航母”项目投入使用,该移动充电车一次携带3600度电,能充分满足100台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可支持8车同时充电,充电速度相比普通充电桩提升一倍。如图为“‘移动充电航母’充电场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移动充电航母”投入使用主要考虑的是( )
A.市场需求 B.充电成本 C.安全性能 D.绿色环保
22.该“移动充电航母”最有可能率先应用于( )
A.商业综合体 B.高速服务区 C.城市体育馆 D.高级住宅区
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西亚地区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图1为“西亚位置和地形图”,图2为“德黑兰和巴格达两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简述德黑兰和巴格达两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
(2)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两地降水共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3)与德黑兰相比,从纬度位置和下垫面的角度说明巴格达夏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河是我国中东部重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82亿立方米,输沙量997万吨。珠江是我国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聚而成,多年平均径流量3138亿立方米,输沙量6980万吨。历史时期,两条河流洪灾频发。近年来,我国江河治理成效显著,洪灾发生频率明显下降。
材料二:如图为“淮河与珠江水系分布示意图”。
(1)指出淮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2)简述珠江较淮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从水系特征角度分析珠江洪灾频发的原因。
(4)从工程措施的角度,列举防治两河洪涝灾害的共同举措。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处云贵高原的某地质公园,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地壳抬升,褶皱、断层发育,形成众多峡谷;公园内海拔最高达1900m,最低为760m。为开发旅游资源,当地政府部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二:图1为“该地质公园内某河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河M支流峡谷地貌景观手绘图”。
(1)据图1分别描述该河干、支流分布与褶皱构造的关系。
(2)与甲处相比,简述乙处河谷地貌特征的差异。
(3)分析地壳运动对M河峡谷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4)简析该区域地质地貌对公路建设的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B
7.A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18.A 19.C 20.D
21.A 22.B
23.(1)气温: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冬季。
(2)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海洋水汽到达少;冬季盛行西风带来少量水汽。
(3)巴格达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海拔较低;周围是沙,地表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幅度大。
24.(1)淮河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季节变化显著,其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冬季气温较低,部分区域可能有少量积雪融水补给。
(2)珠江径流量远大于淮河;珠江汛期长,淮河汛期较短;珠江含沙量低,淮河含沙量高;珠江无结冰期,淮河冬季可能短暂结冰。
(3)支流众多,汇水速度快;流域面积广,地形复杂,上游洪水易快速下泄,下游排水不畅;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弱,加剧洪水滞留风险;珠江三角洲诸河交汇,水量集中,易形成区域性洪涝。
(4)通过水库拦蓄洪水;加高加固河堤,增强防洪能力;拓宽、加深河道,提升行洪能力;利用湖泊、洼地分洪;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地下蓄水池等。
25.(1)干流沿向斜槽部发育;支流由背(向)斜翼部流向向斜槽部。
(2)窄;深;剖面呈“V”形;无河流阶地发育。
(3)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地表径流向向斜槽部汇聚:地壳运动形成断裂:河流沿断裂带发育,形成河谷:地壳多次抬升,流水下蚀,河谷加深演化成峡谷。
(4)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滑坡、泥石流多发;建设、维护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