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3 16:45:49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单元复习
要点一 中国的地形地势
1.地形
(1)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构成如图所示:
(2)优越性:地形类型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势特点及影响
(1)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如下图所示:
(2)影响
①对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典题1 (2024宿迁)图1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B)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C)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是(B)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要点二 我国气候特征与分布
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气候 要素 分布特点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温 冬季南北 气温差异显著
夏季,全国大部 分地区普遍高温
降水 空间上,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季节)上, 夏秋多,冬春少
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
4.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
典题2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蜜源是指蜜蜂采蜜所需的植物花朵),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下图为某地蜂农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A)
A.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C.主要是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D.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
(2)影响蜂农迁移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3)中国蜜源植物众多的气候原因是(A)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D.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要点三 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和黄河各河段对比
长江
黄河
2.长江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近年来这一地带频繁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加强全流域的生态建设,需要长江流域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协同作战。
3.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
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典题3 2025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两周年。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面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的是(B)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洪涝灾害——修拦河坝
(2)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A.禁止引用黄河水灌溉
B.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C.加强流域用水统一调度管理
D.加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 单元复习
要点一 中国的地形地势
1.地形
(1)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构成如图所示:
(2)优越性:地形类型多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势特点及影响
(1)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如下图所示:
(2)影响
①对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③对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典题1 (2024宿迁)图1为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是( )
A.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
B.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C.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
D.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
要点二 我国气候特征与分布
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气候 要素 分布特点 温度带 (干湿地区)
气温 冬季南北 气温差异显著
夏季,全国大部 分地区普遍高温
降水 空间上,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季节)上, 夏秋多,冬春少
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进行分析
4.我国气候带来的影响
典题2 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蜜源是指蜜蜂采蜜所需的植物花朵),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下图为某地蜂农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蜂农放蜂线路经过的区域( )
A.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
B.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C.主要是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D.经过高原山地气候区
(2)影响蜂农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3)中国蜜源植物众多的气候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D.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要点三 长江和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和黄河各河段对比
长江
黄河
2.长江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近年来这一地带频繁发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加强全流域的生态建设,需要长江流域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协同作战。
3.黄河自古多忧患。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
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典题3 2025年4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两周年。这部法律将有效保护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下面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黄河流域甲、乙、丙、丁四地区对应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甲——草地沙化——修建梯田
B.乙——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C.丙——水体污染——跨流域调水
D.丁——洪涝灾害——修拦河坝
(2)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突出的生态矛盾,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禁止引用黄河水灌溉
B.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C.加强流域用水统一调度管理
D.加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