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基础达标
一、“蓝色粮仓”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D)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A)
A.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
B.陆地面积广阔,南北温差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农业生产
D.山地面积广大,适宜发展林业
3.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最大的渔场是(A)
A.舟山渔场 B.烟威渔场
C.苏北渔场 D.北部湾渔场
二、“资源宝库”
读我国主要盐场分布图,完成4~5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濒临的海洋是(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长芦盐场适宜晒盐的条件不包括(A)
A.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
C.晴天多、光照强
D.位于沿海地区,多海风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6.一般在每年5—9月的特定时间段,我国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B)
A.维护海洋权益,捍卫国家主权
B.保护渔业资源,实现休养生息
C.发展海洋旅游,扩大消费市场
D.减少海洋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提升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读中国近海海区图,完成7~8题。
7.中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C)
①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草原资源 ③海洋石油资源 ④海洋天然气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彻底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图1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参考答案:海域、滩涂面积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矿产种类多,油气储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优良港湾多,港口条件优越;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南隍城岛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 ℃~21 ℃,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海域面积广阔;海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及盐度适合海鱼生长。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风能资源 、 生物资源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参考答案:建设海洋牧场可以修复风力发电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海上风电可以提供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立体化多途径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等等。第五节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基础达标
一、“蓝色粮仓”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我国的海洋牧场主要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A.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
B.陆地面积广阔,南北温差大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利于农业生产
D.山地面积广大,适宜发展林业
3.中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最大的渔场是( )
A.舟山渔场 B.烟威渔场
C.苏北渔场 D.北部湾渔场
二、“资源宝库”
读我国主要盐场分布图,完成4~5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濒临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长芦盐场适宜晒盐的条件不包括(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
C.晴天多、光照强
D.位于沿海地区,多海风
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6.一般在每年5—9月的特定时间段,我国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海洋权益,捍卫国家主权
B.保护渔业资源,实现休养生息
C.发展海洋旅游,扩大消费市场
D.减少海洋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提升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读中国近海海区图,完成7~8题。
7.中国于2012年设立了地级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 )
①岛礁旅游资源 ②热带草原资源 ③海洋石油资源 ④海洋天然气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深耕蔚蓝,向海图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目前立体化养殖的智能网箱和多功能海上平台的发展利用,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多种海洋产业,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②扩展渔业立体空间,提高渔业产量 ③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 ④建设好海洋牧场就能彻底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图1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南隍城岛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 ℃~21 ℃,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