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3 23:11:34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2026届物理试题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题总分:100分
3.试卷页数:8页
一、选择题(共48分,其中1-8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912题每
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每题得4分,未选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日常生活和科技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彩色的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B,筷子竖直插入装有水的薄圆柱形玻璃杯中,筷子发生了侧移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内芯采用光疏介质,外套采用光密介质
D.正在鸣笛的火车向我们疾驰而来,我们听到的声波频率与该波源的频率相比变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只能升高
D.液体有表面张力,原因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液体内部小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浮在水面上的痱子粉油酸膜

分子的

速率
A.图甲“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
B.图乙的扩散现象说明水分子和墨水分子相互吸引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增大时,分子力先变大后变小
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②对应的温度较低
高二物理第1页共8页
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如果大量氢原子处于=4能级的激发态,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n
E/eV
00---4。“”------
0
A.这群氢原子辐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0.66eV
-0.85
-1.51
B.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至少需吸收1.51eV能量的光子才能2
-3.4
电离
1
-13.6
C.这群氢原子只能辐射2种频率的光子
D.这群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光子的波长最大
5.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绳子上悬挂几个摆球,可以用一个单摆(称为“驱动摆”)驱
动另外几个单摆做受迫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做受迫振动的单摆周期都不同
B.某个单摆摆动过程中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
D
C.某个单摆摆动过程中多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
D.如果某个单摆的摆长等于驱动摆的摆长,则这个单摆的振幅最大
6.如图所示,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其转动轴线00'与磁感线垂直。已
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4T,线圈所围面积S=0.5m,转速=36rmin。若从中性面
开始计时,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应为()
A.e=12πsin120t(V)
B.e=0.24rsin1.2t()
C.e=0.04πsin0.4t()
D.e=0.4πcos2d(V)
7.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Q为理想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产生的
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己知发电机线圈电阻为12,外接一只阻值为102
的电阻,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则()
高二物理第2页共8页2024-2025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2026届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9-12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每题得4分,未选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C A D B D C AD AC BD BC
二、非选择题(共计6道小题,52分)
13.(4分)(每空2分)
(1) 31.25 (2) 5×10-7
14.(8分)(每空2分)
(1) (2)AC (3)L (4)AB
15、(8分)解:(1)由折射定律
(2)光在QS边恰全反射,有
β=30°
(3)由折射率与光速的计算公式
线在宝石中的传播时间
16、(8分)解:(1)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外电阻中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
流过圆的感应电流为
(2)电容器带电压为
电容器带电量为
(3)流过电阻R1的电流
产生的热量为
17、(10分)解:(1)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解得 p1=3p0
(2)加热升温过程始终是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解得: 活塞提前与汽缸右侧挡板接触,

(3)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18、(14分)解:(1)感应电动势
AB棒两端的电势差为路端电压
(2)在到达前两棒均已匀速,设AB、CD棒的速度分别为、
对两棒各应用动量定理:AB:
CD:
解得:
(3)CD棒在Ⅲ区域的运动时对AB棒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F每秒增加6N,即
CD棒到达时,AB的速度
(4)CD棒进入Ⅲ区域:
时;
t=2s时;
CD棒到达时速度为v4:
CD棒进入在区域后直到稳定时,AB、CD棒系统动量守恒,最终以共同速度运动,设为v共 有
CD棒进入在区域后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