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3 22:52:29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美的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中华传统美德,宛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在《驿路梨花》中,众人悉心照料、xiū qì①   那简lòu②   的小茅屋,彰显出美好的品德;在《有为有不为》中,人们明辨是非善恶,有大逆不道的勇气,亦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执拗;在《青春之光》中,驻村书记黄文秀为村民遇到的困难心急如fén③   ,为百姓的致富问题辗转难眠,将炽热的爱播撒在自己所驻守的土地上。愿中华传统美德如那洁白而又晶莹的莲花,绽放在青春的道路上,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逆不道 B.执拗 C.辗转难眠 D.晶莹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②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③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⑤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⑥   ,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⑦《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   ,   。
⑧刘禹锡《陋室铭》中以交往之人的高雅衬托作者的才学高、品德美,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古代一种抒情性文体。
C.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省临清人,学者、作家、翻译家。
D.驿路,又叫“驿道”,指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人)( )
  鱼漂紧贴着牛蒡不动,显然是鱼钩挂在牛蒡叶子根上了。保尔真希望女孩走开,但却在镜子般的水面上清晰地看见她的倒影,那是一张调皮的笑脸。原来这女孩是林务官的女儿冬妮亚,她是回家过暑假的。冬妮亚也坐在弯曲的柳树上正望着保尔呢。
A.上文讲述的是保尔与冬妮亚的首次见面。
B.经过这次邂逅,保尔和冬妮亚相识,之后成为恋人。
C.冬妮亚最终冲破家庭的阻挠,成为保尔的妻子。
D.冬妮亚欣赏保尔热情、倔强的性格。
7.结合小说内容,根据表格提示,分析主人公的命运。(2分)
个人的命运是个人意志和外部环境的博弈
篇目 个人意志 外部环境 结局
《骆驼祥子》 祥子渴望美好的生活,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但性格狭隘、老实、软弱,经不起一再的打击。 (1)  祥子理想破灭,最后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对共产主义理想忠诚,有自我献身的品质。 他在内战和变革中历练,受朱赫来影响,四度险中求生。 (2) 
(二)现代文阅读
梅世雄 郑茂琦
①这里的一切都是土黄色的,唯有天上的白云,长长的一条挂在山尖。
②我们边防连驻扎在河谷,战士们每天都要上山巡逻。巡逻路上,有一个连续下坡的急弯,路面常年结冰,路边立着一块墓碑。墓碑简易朴实,但周围十分整洁,这里安葬着4名烈士。战士们常来扫墓,把长长的、洁白的哈达系在墓碑上,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③山脚下,有一家小小的茶馆。石砌的屋子四处漏风,几把破旧的桌椅擦得锃亮,所有物品都整齐有序,倒是有几分军营的味道。坐在那个靠窗的位置上,天气好时,能看到一条薄薄的云带围在山尖。
④茶馆是一个跛脚的汉族大叔开的,大家都叫他老赵,指导员却喊他赵哥。老赵头戴一顶摘掉帽徽的军帽,上身穿着一件藏袍,下身是一条旧军裤。黑里透红的脸被岁月犁出了道道深沟,满脸褶皱中隐约可见几道伤疤。走路虽然一瘸一瘸的,但他的脊背依然挺得笔直。没客人的时候,老赵会久久地坐在窗前。
⑤我们乘车到县里办事,正好老赵也要到县里看病。指导员说,把老赵捎上,万一路上有情况老赵也能帮衬。
⑥从连队到县里,路上需要翻越好几个海拔5 000多米的山口。阿里地区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上午出发还阳光灿烂,越往山上走,风越大,不一会儿竟飘起了雪。老赵摇下车窗,看了看山顶,一片雾蒙蒙,又嗅了嗅冷飕飕的空气说,“估计过不去了。”
⑦果然,山口上漫天风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悬崖边,有一辆越野车已经陷进了雪沟,动弹不得。我们赶忙拿出铲子,清除越野车周边的积雪。尽管腿脚不方便,老赵却冲锋在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老乡的车辆终于脱困下山。
⑧前行道路已经被阻断,老赵联系了乡里负责道路保通工作的道班,而我们也只能等铲雪车开路了再走。坐在车里,我们闲聊起来。驾驶员忽然问:“当年牺牲的那几名战士您认不认识 ”老赵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认识。”随后,给我们讲起了当年那场雪。
⑨那天的雪比今天还大。连队接到乡里的电话,请求救援陷进雪里的老乡车辆。连长带上4名战士,拿着铁锹就驾车冲上了山。在山口找到被困车辆时,雪已经没过了小腿,只能一步一步走过去。
⑩战士们用铁锹把轮胎周围和汽车底盘下的雪一锹一锹铲出来。5 000多米的山口上,人活动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老乡的车上拉着煤,车子本身动力弱,轮胎陷进雪里一直空转。连长带头推车,猛地大喊一声,所有人一齐发力,车辆终于爬出雪坑。连长带着4名战士轮流铲雪开路,2个多小时后,老乡的车终于脱困。
为了安全,下山时连队的车在前带路,老乡的车跟在后面,沿着军车的车辙前进。行驶至一处连续下坡的急弯,山上的积雪突然崩塌,军车驾驶员不由得猛打方向,加上路面结着一层厚厚的冰,车子瞬时失控滑下了山崖。
老乡急忙联系乡里,附近的百姓都拿着工具赶来救援。大伙儿把受伤的战士抬下山的时候,一路上还有不少乡民往山上赶。可惜,4名年轻的战士还是牺牲了。
最先从车里甩出去的是连长。老乡来救他的时候,他咬牙说自己没事,让老乡先去救其他战士。连长是最后一个被抬下山的,他受了重伤,但侥幸活了下来。老赵望着山崖,神情木然地说。
老赵所说的那条路,就是我们每次巡逻的必经之路。
铲雪车来了,我们的车跟在铲雪车后面,慢慢翻越山口。经过一个弯道,车辆突然失控,“啊,打滑了!”驾驶员一声大喊,车子朝着万丈悬崖滑去。我们紧紧抓住车辆扶手,冷汗湿透了全身。关键时刻,老赵扑过去双手死死把住方向盘,车子最终在悬崖边上停住了。驾驶员脸色苍白,不停地喘着粗气,握着方向盘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到山脚休整,惊魂落定后,我们想起老赵刚才讲的故事里的细节,问老赵,“那个连长姓啥,后来咋样了 ”老赵淡淡地说,“那连长姓赵,受伤后就退伍了。”
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回望来路,远方土黄色的大山沉默地矗立着,唯有天上的白云挂在山尖上。
(选自2024年3月《解放军报》,有删改)
8.下面情节梳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老赵随我们乘车到县里,途中我们救下了一辆陷进雪沟的越野车。
B.老赵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一个连长带4名战士解救老乡车辆的故事。
C.当年解救后下山路上,遇雪崩车子滑下山崖,导致4名战士牺牲。
D.车辆突然失控,关键时刻驾驶员死死把住方向盘,避免车子滑下悬崖。
9.文中反复写到“挂在山尖的白云”,有何用意 (4分)
10.结合人物形象和文本主旨,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A.退伍的老赵 B.沉默的守望 C.牺牲的战士 D.我们和老赵
11.关联文章和以下的【链接材料】,简要陈述你的探究发现。(4分)
【链接材料一】 她问我们饿了没有。这正问中了我们的心事。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向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
——《老山界》
【链接材料二】 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儿血不算什么,吃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哩!”
——《谁是最可爱的人》
【链接材料三】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驿路梨花》
修鞋匠
雪 樱
①小区对面的空地上,有一个修鞋摊。修鞋阿姨做活儿安静,说话声也安静,给人一种踏实感。把修补的鞋子交给她,就像随手扔给妈妈那样放心。
②从我小时候记事起,阿姨就在这条街上修鞋,最初是她的父亲主修,她负责打下手。老先生个头不高,鹦鹉鼻,驼背,戴一副老花镜,断的一根眼镜腿缠着胶布。他和谁说话都是和和气气的,时间久了,大家都爱找他修鞋,书包、箱包、校服等拉链坏了也习惯了找他。很多时候,人们不修鞋,每天过来坐一会儿,冬天晒晒太阳,夏天聊聊家常,心里也欢喜。他做活儿慢,却极认真,飞针走线,有板有眼;搓皮粘胶,娴熟灵巧,宛如一对儿蝴蝶翻飞,把手上的功夫干出了大学问。街坊们都说:“凡是经过他的手修的鞋,都入了保险柜。”言外之意是说他做工讲诚信。
③这条街上,有一所大学、一所职专、一所小学,还有家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分,人声鼎沸,堵得水泄不通。一个初冬的午后,一位美籍外教拎着一双高筒靴子来了,他连说带比画,老先生听得云山雾罩,好在旁边的人领会了来意。老先生连连摆手,表示修不了,在场的人露出诧异的表情,“这是个大单,放着钱怎么不挣呢 ”人群里一阵聒噪。老先生站起来,连说带比画,脸涨得通红:“我没接触过这种材质的鞋子,怕修不好,给您搞砸了。”外教向前迈出一步,张开双臂,大声说道:“不要担心。”又说:“你没问题。”旁边的人跟着翻译。说罢,他上前拥抱了一下老人,表示一周后再来取。此时,阳光从树梢上洒下来,光影婆娑,四周寂静得如同飘落的鸟羽。那光影很快被纷纷扬扬的落叶逐寸覆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轮廓。
④几天后,还是那个时间,外教如约而至,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个助教。接过崭新、锃亮的鞋子,外教嘴巴张得老大,又是比画,又是赞叹。见鞋子修补完美,针脚工整,丝毫看不出痕迹,又发现鞋子重新擦拭过,焕然一新,他对老先生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了不起!”接着,他起身和助教小声耳语几句,示意多付一些费用。老先生婉拒
了,看到顾客满意,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⑤小修小补,零打碎敲,赚不了多少钱,却方便了日常生活,溢出了烟火气。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为女儿接棒修鞋打下基础,也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真诚、认真,她每天要照顾老父亲的起居,临近中午才出摊,还是那套老设备:一台老式的补鞋机,被日头晒得剥皮掉漆,一个长了包浆的木头盒子里放着胶皮、线轴、鞋跟、刀剪、胶水等工具。她一手扶着鞋跟,一手摇动转轮,几声金属响动,又几声上下响动,很快鞋子就在她手上活了过来,变得完美无缺。再打量她的那双手,骨节粗大,布满老茧。
⑥那年春天,我给母亲网购了一双健步鞋,收到后母亲没舍得穿,等穿的时候意外发现脚后跟有一处开裂,母亲便去找阿姨修鞋。那几天阿姨下午才出摊,原来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了。她眯着眼睛,仔细按压一遍,判断是断裂,应该是出厂残品,表示粘了也穿不了几天。鞋子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我有些半信半疑,拍照给客服,客服答应退货,收到后验收发现的确是质量问题。我不禁对阿姨刮目相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
⑦后来,听母亲说,阿姨的儿子进了军校,毕业后当了士官,家里生活条件也好了,但阿姨执意坚持出摊。“这个手艺是老爹传下来的,我天天干着心里不慌张。不靠它吃饭,靠它解个闷吧。”她缓缓地说道。社会变迁,潮流更迭,阿姨修鞋却还是原来的老价格,这么多年来从没涨过价。有人觉得她白忙活,她的口头禅是:“人啊,活这一辈子,不能光为了挣钱,得有个乐趣,你说是吧。”一字一句,皆是哲理。
⑧《红楼梦》里曾写到晴雯抱病补裘的动人场景,晴雯补的是衣服,修复的是人心和人性。同样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补,亦是修补美好生活,让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盈。由此,我对修鞋匠人更加敬畏了。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2.下列成语不适合用来形容老修鞋匠的一项是(3分)( )
A.炉火纯青 B.游刃有余 C.运筹帷幄 D.巧夺天工
13.根据选文第③-⑦段的内容,梳理故事情节。(4分)
老修鞋匠拒绝修没有把握修好的鞋,但在外教的信任下接单→
(1)   →阿姨继承父亲衣钵,判断出“我”母亲的鞋是出厂残品→(2)   
14.品析选文第⑤段加点字“活”的表达效果。(3分)
15.假如你是学校文学读本教材《希望》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录进下面哪个专辑 请联系文章的内容简述理由。(4分)
A.良善家风 B.非凡匠心
(三)古代诗文阅读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①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②开 ”盛极必衰,乃盈虚③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桂》,有删改)
【注】 ①斛: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②次第:依次。③盈虚:指盛衰、兴亡、穷通等,文中指发展变化。
16.下列不属于桂花的缺陷的一项是(3分)( )
A.满树齐开,热闹至极。 B.不留一点儿余地。
C.盛极必衰,开放时间短暂。 D.富贵荣华一蹴而就。
17.本文和《爱莲说》都流露出作者对“富贵者”的态度,请分析其异同。(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但其缺陷处 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B.一蹴而至者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树乃月中之树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D.秋花之香者 夫君子之行(欧阳修《诫子书》)
蜡 梅
[宋]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代知。殷懃①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折一枝。
【注】 懃:qín。
19.下列对第三句蜡梅的状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刚刚发芽 B.含苞欲放 C.迎风盛开 D.即将落败
20.简要赏析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既有孝敬双亲之心,又有敬爱所有长辈之意。为宣传“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中学开展了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21.小华晚上六点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庆“五一”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需要现在就准备晚饭,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 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活动。
22.下面是七年级(1)班班委制定的活动计划,序号①—⑨的内容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七年级(1)班“孝老敬亲”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①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②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③提升收集资料及表达自己观点的境界。 二、活动准备 ④思想准备:认真思考与“家”有关的问题,你打算为“家”做些什么,你如何为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⑤材料准备:背熟《游子吟》。 ⑥学唱《常回家看看》等歌曲。 ⑦查询与长辈有关的资料,比如年龄、生日、属相、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 ⑧想想要做哪些体贴长辈的小事情。 ⑨准备感恩的小礼物…… 三、活动过程 略 四、具体要求 略
23.为了使同学们对“孝”的精神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学习委员决定为同学们介绍“孝”字的演变及内涵。请根据下列图片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孝字最早出现在殷墟甲骨文中,甲骨文中的“孝”字,上面的部分意思为长发长者,下面像是(1)  ,指后代,意思是:
(2)   ,这是古人对“孝”的最初理解。
发展到(3)   、(4)   ,两者的字形有些相近,上面老人的形象更为具体,下面的孩子扶着老人前行,演化到现代的文字,上为“老”字头,下为“(5)   ”字,数千年来,
(6)   这一孝的内涵的传承未变。人知其亲,报答生养之恩,“孝意识”便由此产生。
五、写作能力(60分)
24. 同学们,在接近一年的初中生活里,一定有某一天是让你觉得失败的、成功的、高兴的、沮丧的、幸福的……你有认真记录过这一天的生活吗 在这一天里,哪些经历是你独有的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
请以《这    的一天》为题,写一篇500—6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写清楚“这一天”的“独有”或“感触最深”的原因。
(3)点明“这一天”的特殊意义。
(4)注意详略得当。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略。(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①修葺②陋③焚
3.(3分)A
4.(10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赚得行人错喜欢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⑤惟吾德馨
⑥中通外直
⑦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B(3分)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C(3分)
7.(2分)
(1)社会黑暗、兵匪横行、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严重(或:被大兵抢车、被孙侦探敲诈、被雇主剥削压迫)
(2)出版《暴风雨所诞生的》,通过文学创作重返战斗队伍,成为一名如钢铁般坚强的战士。
8.(3分)D
9.(4分)答案:“挂在山尖的白云”交代了边防驻地的环境险恶,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衬托出边防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默默奉献的精神;
“白云”象征了战士们纯洁美好、勇于牺牲的高贵品格;文章开头、结尾均提到“挂在山尖的白云”,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凸显小说诗性,雅致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10.(3分)B
11.(4分)答案:(示例)军队和百姓的情感如家人一般亲密深厚;军队战士们具有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觉悟;战士们具有助人为乐的美好精神。
12.(3分)C
13.(4分)(1)老修鞋匠将鞋修得焕然一新,拒绝多收费用
(2)阿姨坚持出摊,修鞋不涨价
14.(3分)答案:“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鞋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鞋子被阿姨修好,变得完美无缺的样子,表现了阿姨修鞋技艺的精湛。
15.(4分)
答案:(示例一)我准备把本文收录进“良善家风”专辑。理由:①修鞋阿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学会了父亲精湛的修鞋技术。②修鞋老先生的良好口碑,以及他真诚、认真、讲诚信的良好品质被修鞋阿姨继续传承。③中华传统美德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在两代鞋匠之间潜移默化并传承,正体现了良善家风的传承。
(示例二)我准备把本文收录进“非凡匠心”专辑。理由:①文中的两代鞋匠都是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生活节俭质朴。②父女两人修鞋“活儿好、技术高、信得过”,他们在街上修鞋极其认真,负责任。③修鞋老先生修鞋的真诚、认真、讲诚信的良好品质被修鞋阿姨得以传承,还把修鞋当成“乐趣”。“非凡匠心”更好表现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敬畏之情。
16.(3分)D
17.(4分)
答案:同:都表现了对追求荣华富贵者的嘲讽。异:本文感慨轻而易举得到的富贵如同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失;《爱莲说》批判了当时追逐功名富贵的世风,借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
18.(3分)C
A项,都是副词,只是;B项,动词,到、到达;C项,动词,是/副词,才;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参考译文:秋天里最香的花,没有什么比得上桂花。树是月亮上的树
(传说中吴刚在月亮上砍桂树),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只是它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开花时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儿余地。我写了一首叫《惜桂》的诗说:“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到以后依次再开呢 ”(事物)繁荣到了极点就开始衰败,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理,凡是富贵荣华一下子就得到的人,(他们)都是春天里的玉兰,秋天里的丹桂。
19.(3分)B
20.(4分)答案:末句写花开,但花开仅一枝,与蜡梅如被滴蜡封印,梅香“未许世人知”相呼应;“偷”字用得极形象、传神,写出了蜡梅不经意间悄然绽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景象的惊讶、欣喜之情。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3分)C
22.(6分)答案:第②处,修改:将“发扬”与“继承”互换位置。
第③处,将“境界”改为“水平”。
23.(6分)(1)一个张开手的孩子
(2)孩子扶持着长头发的长者
(3)金文
(4)小篆
(5)子
(6)“子扶老”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