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乘法分配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小学开展田径运动会,共有323名学生参加。每人购买一套运动服(一件短袖和一条裤子),短袖的单价是38元/件,裤子的单价是54元/条。一共需要( )元。
A.29716 B.27916 C.27196 D.29176
2.在36×5+64×5=(36+64)×5中运用了( )运算律。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0.67×4.4+0.33×4.4=( )
A.20
B.50
C.4.4
D.6.2
4.201×17的结果与下面( )的结果相等.
A.200×17+1 B.20×17+1×17 C.200×17+17 D.200×17﹣17
5.计算2021×75+2021×25时,利用( )可使运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
6.下图可以表示算式( )
6×30 6×4
10×30 10×4
A.34×16 B.24×16 C.26×14 D.40×16
7.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c=a+c×b
C.4×a×5=a×(4×5)
D.(125+50)×8=125×8+50×8
8.下面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
A.185-65+35=185-100 B.27×201=27×200+27 C.82×99=82×100-82
9.在下面的算式中,与201×98的结果相等的是( )。
A.200×98+1 B.200×98+98 C.201×100-2
10.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7×4)×25=7×25+4×25 B.103×98=100+3×98
C.520-204=520-200+4 D.125×32×25=(125×8)×(4×25)
二、填空题
11.4×17+4×8=□×(□+□),运用了乘法( )律。
12.一套校服,上衣269元,裤子13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389+504=
14.填一填。
(1)(100+2)×43= ×43+ ×43
(2)65×38+62×65= ×( + )
(3)48×59+ ×52=59×( + )
1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 ),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16.在计算25×36时,真真是这样想的;25×36=25×40-25×4=1000-100=900,这是运用了( )律;阳阳是这样想的;25×36=25×4×9=100×9=900,这是运用了( )律。
17.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10+0.4)=
18.在下面各题的两个( )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1)17×( )-( )×12 = 30
(2)13×( )+( )×2 = 90
19.计算65×48+35×48=48×(65+35)时,运用了( )律。
20.根据乘法的意义,14×23+26×23表示14个( )和26个( )的和是( )个23,即(14+26)×23。
三、判断题
21.2×77+77×9-77=77×(2+9-1)。( )
22.93+29+57运用加法结合律后的式子是29+(93+57).( )
23.运用乘法交换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 ( )
24.25+a=a+25这是根据加法的交换律 . ( )
25.4×(12+13)=4×12×4×13。( )
四、计算题
26.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5×12-636)×12 633+72+167+28
42×87+42×13 25×16
27.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53×46+47×46 85×99+85
五、解答题
28.不计算结果,比较A、B的大小。
A=654321×123456 B=654322×123455
29.结合图与同伴说说等式为什么成立。
30.妈妈买回5箱苹果送给亲戚。每箱苹果售价58元,平均每箱运费12元。算一算,妈妈一共要花多少元?
31.水果丰收了。
(1)共有多少箱水果?
(2)这些水果一共能卖多少元?
32.列综合算式解题。
(1)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2)面粉比大米多多少千克?
《4.5乘法分配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C A D A B D
1.A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短袖的单价乘需要买的件数,求出买短袖需要的总钱数;再用裤子的单价乘需要买的条数,求出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把买短袖的总钱数加上买裤子需要的总钱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38×323+54×323
=(38+54)×323
=92×323
=29716(元)
一共需要29716元。
故答案为:A
2.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b+a×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5+64×5
=(36+64)×5
=100×5
=500
在36×5+64×5=(36+64)×5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运算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3.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0.67×4.4+0.33×4.4是乘法分配律的展开形式,在进行计算时,则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合并形式让0.67与0.33相加,求出它们的和后再与4.4相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67×4.4+0.33×4.4
=(0.67+0.33)×4.4
=1×4.4
=4.4
故答案为C.
4.C
【详解】201×17
=(200+1)×17
=200×17+1×17
=3400+17
=3417
所以,201×17=200×17+17.
故选C.
5.C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 = b×a;据此解答。
【详解】2021×75+2021×25
=2021×(75+25)
=2021×100
=202100
利用了乘法分配进行简便运算。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A
【分析】从图中可知,4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把4个乘法算式相加,再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简算,得出可以表示的算式。
【详解】6×30+6×4+10×30+10×4
=(30+4)×6+(30+4)×10
=34×6+34×10
=34×(6+10)
=34×16
可以表示算式34×16。
故答案为:A
7.D
【分析】逐个分析四个选项的计算过程,分别进行判断,选择出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选项。
【详解】A、直接计算,未采用任何运算律;
B、运用乘法交换律;
C、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D、运用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选D。
【点睛】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
8.A
【分析】A.根据减法的性质,先算后面的数,再进行和原式比较即可;
B.把99改成100-1,即原式变为:82×(100-1),之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
C.把201改写成200+1,即原式变为:27×(200+1),之后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
【详解】A.185-65+35=185-(65-35)=185-30,原式子错误,符合题意;
B.27×201=27×(200+1)=27×200+27×1,式子正确,不符合题意。
C.82×99=82×(100-1)=82×100-82,式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于运算定律,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计算201×98,可以将201写成200+1的形式或将98写成100-2的形式;201×98写成(200+1)×98的形式,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再展开;也可以将201×98写成201×(100-2)的形式,然后按照乘法分配律再展开。
【详解】201×98
=(200+1)×98
=200×98+98
201×98
=201×(100-2)
=201×100-201×4
观察三个选项可知:与201×98的结果相等的是200×98+98。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0.D
【分析】根据整数的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逐项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A.错误使用乘法分配律,正确应使用结合律,即(7×4)×25=7×(4×25)
B.未正确使用括号,正确应为103×98=(100+3)×98
C.错误使用减法性质,正确应为520-204=520-200-4
D.正确地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应用,牢记并正确使用法则和运算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分配
【详解】对算式4×17+4×8=□×(□+□),变形为4×17+4×8=4×(17+8)=4×25=100,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2.800
【分析】先把上衣与裤子的单价相加,即可求一套衣服的总价,再乘2即可解答。
【详解】(269+131)×2
=400×2
=800(元)
【点睛】此题先算一套衣服的总价比较简单。
13.893
【分析】根据算式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详解】389+504=390+500+4-1=893
14.(1) 100 2
(2) 65 38 62
(3) 59 48 52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详解】(1)(100+2)×43=100×43+2×43
(2)65×38+62×65=65×(38+62)
(3)48×59+59×52=59×(48+52)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
15. 不变 (a+b)×c=a×c+b×c
【详解】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比如:
(2+5)×10
=7×10
=70
2×10+5×10
=20+50
=70
所以(2+5)×10=2×10+5×10
16. 乘法分配 乘法结合
【分析】乘法分配律a×c+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根据运算律判断。
【详解】25×36=25×40-25×4=1000-100=900是把36看成40-4的差,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5×36=25×4×9=100×9=900是把36看成4×9,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让25和4组合简算;
故在计算25×36时,真真是这样想的;25×36=25×40-25×4=1000-100=900,这是运用了( 乘法分配 )律;阳阳是这样想的;25×36=25×4×9=100×9=900,这是运用了( 乘法结合 )律。
17.2.6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让0.25分别乘10和0.4,再把两个积相加即可。
【详解】0.25×(10+0.4)
=0.25×10+0.25×0.4
=2.5+0.1
=2.6
18. 6 6 6 6
【详解】略
19.乘法分配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a×c=a×(b+c)。
【详解】由分析得:
计算65×48+35×48=48×(65+35)时,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23 23 40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这个加数乘加数的个数,由此可知14×23+26×23表示14个23与26个23的和,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先求出14与26的和,再把23与这个和相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23+26×23
=23×(14+26)
=23×40
14×23+26×23表示14个23与26个23的和是40个2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情况,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
21.√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
【详解】2×77+77×9-77=77×(2+9-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2.正确
【分析】考察加法结合律,应尽量先把容易计算的93和57相加,得数再与29相加
【详解】93+29+57运用加法结合律后转换为29+(93+57),所以题目正确
23.×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据此判断.
【详解】4.8×37+4.8×63
=4.8×(37+63)
=4.8×100
=480
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4.正确
【分析】主要考查简便计算与运算定律有关的问题.
【详解】加法交换律只是交换位置,原数是不能改变的,应该是25+a=a+25.
25.×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4×(12+13)可以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4×(12+13)=4×12+4×13。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26.7488;900;
4200;400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把16写成4×4,然后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105×12-636)×12
=(1260-636)×12
=624×12
=7488
633+72+167+28
=(633+167)+(72+28)
=800+100
=900
42×87+42×13
=42×(87+13)
=42×100
=4200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27.53×46+47×46
=(53+47)×46
=100×46
=4600
85×99+85
=85×(99+1)
=85×100
=8500
【详解】53×46+47×46中两个乘法算式分别表示求53个46的和与求47个46的和,合起来就是求(53+47)个46的和,算式可变为53×46+47×46=(53+47)×46=100×46=4600;也可以根据乘法的分配律,想53×46+47×46是由(53+47)×46变化而来的,即(53+47)×46=53×46+47×46.85×99+85,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85×99表示求99个85的和,再加1个85,合起来就是求99+1=100个85的和.所以85×99+85=(99+1)×85=100×85=8500;也可以把算式看作85×99+85×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28.A>B
【分析】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两个算式都写成一个积加一个数的形式,积是相同的,只要比较一个数就可以。
【详解】A=654321×(123455+1)=654321×123455+654321
B=(654321+1)×123455=654321×123455+123455
654321>123455,所以A>B。
29.见详解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一种简算定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涉及,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得数不变,这叫乘法做分配律。根据乘法分配律,将3提出来,然后括号里面是6和4的和。在此图中,第一个图形旋转后,与第二个图合成一个大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也正好印证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第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3×6+4×3
旋转后,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6+4)×3
面积不变,所以3×6+4×3=(6+4)×3成立。
也可根据乘法分配律,3×6+4×3=(6+4)×3, 所以,3×6+4×3=(6+4)×3成立。
30.350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5乘12,求出买回5箱苹果需要的运费;用5乘58,求出5箱苹果的总价;最后用买回5箱苹果需要的运费加上5箱苹果的总价,求出妈妈一共要花多少元。
【详解】5×12+5×58
=5×(12+58)
=5×70
=350(元)
答:妈妈一共要花35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
31.(1)1250箱
(2)93500元
【分析】(1)用24乘25计算出苹果的总箱数,26乘25计算出橘子的总箱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计算出共有多少箱水果;计算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a×c+b×c=(a+b)×c;
(2)单价×数量=总价,先用24乘25计算出苹果的总箱数,再乘80计算出苹果的总价;用26乘25计算出橘子的总箱数,再乘70计算出橘子的总价,最后将两个总价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24×25+26×25
=(24+26)×25
=50×25
=1250(箱)
答:共有1250箱水果。
(2)24×25×80+26×25×70
=48000+45500
=93500(元)
答:这些水果一共能卖93500元。
32.(1)1000千克
(2)1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算出大米和面粉的重量,再相加即是总重量,用面粉的重量减去大米的重量便可算出面粉比大米多多少千克。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1)25×22+25×18
=25×(22+18)
=25×40
=1000(千克)
(2)25×22-25×18
=25×(22-18)
=25×4
=100(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1000千克。面粉比大米多100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题意如何列出算式,在对算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对乘法分配律的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