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必修2 模块提升复习课2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思想政治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必修2 模块提升复习课2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思想政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 2025-07-03 17:50:25

文档简介

热点2 通过改革提质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路径图”如下:
材料二 我国长期对煤电实行单一制电价,煤电只有发电才能回收成本。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越煤电,但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不稳定性突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不稳时,需要煤电机组兜底保障。随着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煤电机组越来越多时间“备而不用”,通过单一电量电价已难以完全收回成本。
202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其中,电量电价基于电力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确定;容量电价基于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来计算,企业具备发电能力就可能获得一定收入。不满足国家对于能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等要求的煤电机组,不执行容量电价机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的意图。
1.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可见,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应(  )
①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之替代传统生产力
②坚持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
④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实施该《方案》(  )
①能有效提高我国企业生产效率,避免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②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③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④要加强多种方式联运协同,推进铁路货运、水路货运逐步替代航空货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许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围绕量子科学、空间科学、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领域集中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必须走好“国产化”道路才能维护经济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评析。
1/1热点2 通过改革提质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赛道。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路径图”如下:
材料二 我国长期对煤电实行单一制电价,煤电只有发电才能回收成本。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越煤电,但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不稳定性突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不稳时,需要煤电机组兜底保障。随着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煤电机组越来越多时间“备而不用”,通过单一电量电价已难以完全收回成本。
202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其中,电量电价基于电力供需、燃料成本变化等情况确定;容量电价基于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来计算,企业具备发电能力就可能获得一定收入。不满足国家对于能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等要求的煤电机组,不执行容量电价机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S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提示:①S市坚持绿色发展,催生绿色职业,不断培养新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②引导资金活水流向绿色经济,为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③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和机制支撑。④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⑤降低能耗,推进高质量发展,使新质生产力有可能变成现实。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的意图。
提示: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确定电量电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通过产业、环境政策改善煤电企业经营状况,稳定煤电行业预期,引导煤电机组改造,推动煤电转型升级。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煤电支撑调节作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更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可见,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应(  )
①发展先进生产力,使之替代传统生产力
②坚持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力
④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通过分析题中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可知,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坚持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②④符合题意。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①错误。③颠倒了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排除。]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现新突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实施该《方案》(  )
①能有效提高我国企业生产效率,避免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②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③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④要加强多种方式联运协同,推进铁路货运、水路货运逐步替代航空货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实施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但仅仅降低物流成本不能完全避免经营风险,①错误。不同的货运方式有各自的优势,航空货运在运输高附加值、时效性强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错误。该《方案》通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能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物流成本降低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衔接会更加顺畅,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从而提升经济运行效率,②正确。《方案》的目标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这必然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物流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国内商品更顺畅地流通,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③正确。]
3.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和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许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围绕量子科学、空间科学、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领域集中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科技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有观点认为,科技创新必须走好“国产化”道路才能维护经济安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评析。
[答案]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走好科技创新“国产化”道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发展的主动权,有利于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础。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加强国际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回顾教材练(一) 必修1与必修2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回顾一 区分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及重大成就的意义
1.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③正确。]
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时光回溯,1978年初冬,小岗村“18枚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安徽发展实现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形象的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从侧面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开放催生社会主义,并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978 年小岗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后,安徽发展实现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形象的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从侧面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启示我们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才开始改革开放,④错误。]
回顾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表述中的易错细节
3.“资本至上”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愈加凸显其导致全球贫富分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只有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在发展资本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约束、消解资本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把准正确的行进方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资本至上”是历史的倒退 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资本至上”的观念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④“人民至上”理念可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资本至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历史的倒退,①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③错误。“资本至上”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愈加凸显其导致全球贫富分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这说明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正确。只有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在发展资本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约束、消解资本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把准正确的行进方向,说明“人民至上”理念可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正确。]
4.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理论创新的新要求。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  )
①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理论成果 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③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理论成果,①错误。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③错误。根据形势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这说明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④正确。]
5.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某班同学以“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主题开展探究与分享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国家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摒弃他国的现代化经验 ②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国家完全相同 ③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没有固定模式和一般规律,适合本国就是最好的 ④中国独立自主开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绘就了新图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并不是摒弃他国的现代化经验,也可以借鉴他国优秀的经验,①错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没有固定模式,但有共性的一般规律,③错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说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国家完全相同,中国独立自主开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绘就了新图景,②④符合题意。]
回顾三 经济发展中的易错概念
6.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四川省建立了“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元筹资模式,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实行差异化补贴,对助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对租赁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房产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市场主体给予租金减免,全面落实税费优惠专项政策。材料说明(  )
①税收优惠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②社会保障通过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 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④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税收优惠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①说法错误。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④说法错误。四川省建立了“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元筹资模式,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实行差异化补贴,对助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这说明社会保障通过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②③符合题意。]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10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此举有助于(  )
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②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调配,形成覆盖全民的社会救助格局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④实现专项社会救助的精准覆盖,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材料主要强调针对低收入人口的监测与救助,并非覆盖全民,②不符合题意。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属于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而非第三次分配,③错误。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助于实现专项社会救助的精准覆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①④符合题意。]
8.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药品目录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3 088种,新增126种新药进入目录。谈判药品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涉及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领域,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1.7%。新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旨在(  )
①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筑牢社保“最后一道防线”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③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化解药品供需矛盾 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社会救济是社保“最后一道防线”,医保属于社会保险,①错误。材料未涉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②不选。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1.7%,有利于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化解药品供需矛盾,③正确。新版药品目录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3 088种,新增126种新药进入目录。谈判药品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涉及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领域,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正确。]
回顾四 经济与社会中观点表述上的易错细节
9.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旅游度假区巧借“冬”风,适时推出了冬季滑雪、滑冰和冬捕项目,村民田某把16亩地流转给度假区,每年固定收入6 000多元,还在度假区后厨打工,每月工资3 600元,年总收入比过去种地翻了几倍。当地村民收入翻番,得益于(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③推进土地所有权流转,彰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 ④落实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材料强调村民收入增加,未涉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与题意不符。农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不能流转,③排除。通过各种措施,让村民收入翻番,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表现,①符合题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体现落实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④符合题意。]
10.河南省委、省政府举办“万人助万企”活动,包联服务企业19.8万余家;江苏、福建、河北、河南等省份通过企业服务热线,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进一步优化规范政务服务流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从中可以看出(  )
①政府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②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
④政府全力满足企业诉求,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①错误。政府应该满足企业的合理诉求,而不是全部诉求,④错误。从材料中江苏、福建、河北、河南等省份的做法可以看出,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措施可以看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③符合题意。]
回顾五 冷点易漏的细节知识
11.某校高三(1)班学生在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搜集到以下图片,并展开热烈讨论。
下列发言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②私有制比公有制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始终保持前进上升的 ④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比公有制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表述错误,②排除。社会主义可以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发展,“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表述过于绝对,④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新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的进步,①符合题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始终保持前进上升的,③符合题意。]
12.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当月理财利息收入1 600元,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小李二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获月收入900元,小李奶奶80多岁且残疾,有高龄补贴、残疾补贴、养老金等月收入1 500元。下列对小李一家月收入分配理解正确的有(  )
①按劳分配收入10 000元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8 000元 ③财产性收入共计4 000元 ④劳动性收入共计16 000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小李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②错误。小李父亲当月理财利息收入1 600元,小李二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获月收入900元,共计2 500元,是财产性收入,③错误。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所以按劳分配收入10 000元,①正确。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都是劳动收入,共计16 000元,④正确。]
1/1回顾教材练(一) 必修1与必修2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回顾一 区分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及重大成就的意义
1.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至此,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时光回溯,1978年初冬,小岗村“18枚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安徽发展实现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形象的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从侧面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开放催生社会主义,并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回顾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表述中的易错细节
3.“资本至上”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愈加凸显其导致全球贫富分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只有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在发展资本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约束、消解资本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把准正确的行进方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过程,“资本至上”是历史的倒退 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资本至上”的观念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④“人民至上”理念可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4.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理论创新的新要求。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  )
①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理论成果 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③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 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5.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某班同学以“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为主题开展探究与分享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任何国家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摒弃他国的现代化经验 ②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国家完全相同 ③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没有固定模式和一般规律,适合本国就是最好的 ④中国独立自主开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绘就了新图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回顾三 经济发展中的易错概念
6.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四川省建立了“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元筹资模式,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实行差异化补贴,对助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对租赁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房产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市场主体给予租金减免,全面落实税费优惠专项政策。材料说明(  )
①税收优惠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②社会保障通过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 ③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 ④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10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此举有助于(  )
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②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调配,形成覆盖全民的社会救助格局 ③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 ④实现专项社会救助的精准覆盖,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8.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药品目录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3 088种,新增126种新药进入目录。谈判药品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涉及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领域,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1.7%。新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旨在(  )
①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筑牢社保“最后一道防线”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③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化解药品供需矛盾 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回顾四 经济与社会中观点表述上的易错细节
9.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旅游度假区巧借“冬”风,适时推出了冬季滑雪、滑冰和冬捕项目,村民田某把16亩地流转给度假区,每年固定收入6 000多元,还在度假区后厨打工,每月工资3 600元,年总收入比过去种地翻了几倍。当地村民收入翻番,得益于(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③推进土地所有权流转,彰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 ④落实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10.河南省委、省政府举办“万人助万企”活动,包联服务企业19.8万余家;江苏、福建、河北、河南等省份通过企业服务热线,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进一步优化规范政务服务流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从中可以看出(  )
①政府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②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 ④政府全力满足企业诉求,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回顾五 冷点易漏的细节知识
11.某校高三(1)班学生在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搜集到以下图片,并展开热烈讨论。
下列发言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历史的进步 ②私有制比公有制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始终保持前进上升的 ④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12.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当月理财利息收入1 600元,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小李二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获月收入900元,小李奶奶80多岁且残疾,有高龄补贴、残疾补贴、养老金等月收入1 500元。下列对小李一家月收入分配理解正确的有(  )
①按劳分配收入10 000元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8 000元 ③财产性收入共计4 000元 ④劳动性收入共计16 000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1/1回顾教材练(一)
1.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社会性质及社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改变,②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④不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③正确。]
2.B [1978 年小岗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后,安徽发展实现了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形象的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这从侧面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启示我们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才开始改革开放,④错误。]
3.D [“资本至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历史的倒退,①错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③错误。“资本至上”建立在剥削压迫、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愈加凸显其导致全球贫富分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弊端,这说明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正确。只有坚定“人民至上”理念,在发展资本的同时又最大程度约束、消解资本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才能把准正确的行进方向,说明“人民至上”理念可让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正确。]
4.C [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理论成果,①错误。推进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③错误。根据形势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这说明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④正确。]
5.D [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化道路,并不是摒弃他国的现代化经验,也可以借鉴他国优秀的经验,①错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没有固定模式,但有共性的一般规律,③错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说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没有任何国家完全相同,中国独立自主开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绘就了新图景,②④符合题意。]
6.C [税收优惠属于财政政策,不是货币政策,①说法错误。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④说法错误。四川省建立了“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等多元筹资模式,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实行差异化补贴,对助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这说明社会保障通过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内容,②③符合题意。]
7.B [材料主要强调针对低收入人口的监测与救助,并非覆盖全民,②不符合题意。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属于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而非第三次分配,③错误。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助于实现专项社会救助的精准覆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基本民生底线,保障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①④符合题意。]
8.D [社会救济是社保“最后一道防线”,医保属于社会保险,①错误。材料未涉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②不选。谈判或竞价成功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1.7%,有利于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化解药品供需矛盾,③正确。新版药品目录共收载西药和中成药3 088种,新增126种新药进入目录。谈判药品数量为历年来最多,涉及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领域,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正确。]
9.B [材料强调村民收入增加,未涉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与题意不符。农村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不能流转,③排除。通过各种措施,让村民收入翻番,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表现,①符合题意。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体现落实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④符合题意。]
10.C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①错误。政府应该满足企业的合理诉求,而不是全部诉求,④错误。从材料中江苏、福建、河北、河南等省份的做法可以看出,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措施可以看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③符合题意。]
11.B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比公有制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表述错误,②排除。社会主义可以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发展,“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表述过于绝对, ④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新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的进步,①符合题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始终保持前进上升的,③符合题意。]
12.B [小李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②错误。小李父亲当月理财利息收入1 600元,小李二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获月收入900元,共计2 500元,是财产性收入,③错误。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所以按劳分配收入10 000元,①正确。小李父亲在国企上班,每月工资为8 000元,母亲在外资企业上班,每月工资6 000元,小李大伯经营村里承包地获月收入为2 000元都是劳动收入,共计16 000元,④正确。]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