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汉字的联想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汉字的联想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4 22:41:13

文档简介

12、汉字的联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等,认识汉字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地联想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辨认甲骨文,认识象形文字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汉字与中国画的关系。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祖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丰厚底蕴,提高对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象形文字。中国的汉字是唯一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产生来源于图画,一开始它和绘画一样,都是为了记事。中国两千多年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书画同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
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中国画形式表现汉字绘画作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汉字的起源
1.故事讲述文字的产生(故事内容节选自绘本《记事情》)
古时候有个人打了一头羊,把这件事记下来。要是打了这么多动物。。。。。。就得打上这么多结。这是鹿还是羊呢?搞不清了。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把要记录的事情刻在洞穴的岩壁上,这样就忘不了了。可要看的话就麻烦了,我把它刻在哪了呢?画在常用的器皿上就方便多了,鸟儿抓了一条鱼,大家一起来跳舞。哇!这个铜壶上记了这么多事,有人在采桑叶,有人在打猎,有人在举行仪式。但是如果打到一百只羊也要这样记下来吗?那要画多大的器皿画多累啊!于是人们开始尝试用符号记录事情。
2.这就是人们当时所用的符号之一,你能猜得出它是什么吗?(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这些文字就如同一幅幅画,我们管他们叫象形文字,它通常被刻在乌龟壳或者兽骨上,所以我们也叫它甲骨文,这可谓是我国最早的汉字。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汉字。
揭题《汉字的联想》
活动2【讲授】汉字的演变 
1.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又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视频认识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比较各体汉字,说出变化。
这些汉字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越来越简练、概括)
总结: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从记录生活的符号,慢慢演变成了艺术。
活动3【讲授】汉字的联想
1.欣赏《三十六个字》片段,说说你在这个影片中发现了什么?(汉字变成了画)
2.认识象形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近象形文字,(打开石洞)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3.认识汉字的故事
听说大家课前也收集了很多象形文字的故事,谁想和大家分享?(如休字就是一个人靠着一棵树)
4.欣赏画家古干作品《农家乐》
5.欣赏象形文字表现的《诗经》句子、成语故事、古诗等。
6.欣赏学生作品,总结绘画方法、构图、笔墨韵味等。
7.师现场作画,学生猜猜是什么故事?
活动4【活动】汉字的绘画
创作要求: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形文字表现一幅水墨画。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5【活动】展示交流  欣赏作品
运用手机当场拍摄学生作品,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请其他同学猜猜作者所画的故事。
分析哪幅作品更有水墨韵味。
活动6【活动】小结拓展 书画同源
由此可见,虽然书法和绘画如今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他们的源头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记事情,所以我们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课件39张PPT。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战国时代《采桑宴乐射猎攻战纹铜壶》象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12课汉字的联想甲骨文商甲骨文商西
周金文小篆秦隶书创始人:程邈张迁碑楷书汉末以后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碑》 草书 行书汉末以后苏轼 行书怀素 草书《论书帖》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经从记录生活的符号,慢慢演变成了艺术。走近象形字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诗经》狐假虎威龟兔赛跑曹冲称象《农家乐》(中国画) 古干鱼 现代画家古干的《农家乐》里面都画了些什么?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呢?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说一说它们好在哪里? 选择自己喜欢的象形字,创作一幅字画巧妙结合的水墨作品。构图新颖
字画巧结合
墨色有变化 书画同源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12课汉字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