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师画我也画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大师画我也画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4 22:49:23

文档简介

18、大师画我也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以藏宝图为线索,开启对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风格的探索之路。
2、重点分析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像绘画手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主要引导其认识并尝试五官错位、不同角度组合在同一画面等较浅显的绘画手法,并渗透用直线、棱角解析画面的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画家梵高》一课,对画家的绘画风格以及用笔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学生对艺术作品模仿以及再创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本课延伸上一课油画棒作画的形式,在造型、线条、笔触上进行了大胆的改变,更加能发挥学生的创造热情,给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想象空间。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从错位重组、多角度呈现、直线分解三个方面的绘画技巧,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能认识、掌握、运用其中一个或以上的方法,创作出全新的作品。
2、教学难点:对于”平面——立体“、”静态——动态“、”完整——碎裂“比较抽象的理念,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直观动作来演示,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理解。
4新设计
1、表现形式上的创新点:利用砂画纸不同的底色以及粗糙的肌理,学生用油画棒直接作画,快速直接、酣畅淋漓、效果突出。
2、展示方式上的创新点:利用黑色纸箱的叠加造型,把平面的作品布置成立体装置,转换各个角度都能欣赏,也与教学中“从平面到立体”的理念相呼应。
5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课前活动,铺垫激趣。
学生分为红黄绿橙蓝紫六个小组,分组进行拼图游戏。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拼。(用时三分钟,学生随意尝试,教师不作引导。)
活动2【导入】拼图游戏,引入主题。
谈话导入:
今天徐老师特别高兴,一来,是因为我们四2班的同学们一个个坐得直直的,眼睛亮亮的,一看就是聪明可爱的孩子。二来呀,因为你们帮了我一个大忙!(指向黑板上的拼图)
刚才我们拼了这幅图画,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奇怪、抽象,老师也这么觉得。因为,这可不是普通的画,它来自于一幅神秘的藏宝图(课件出示图片)可以带我们去探索艺术大师的创作秘笈。(课件出现毕加索剪影)
准备好和老师一起踏上寻宝之路了吗?(课件出现毕加索正面照片)
活动3【讲授】走近大师,感受风格。
背景音乐:大提琴《杨柳》
1、早期表现主义。
(课件展示: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出现三张早期作品《赤足的少女》、《戴帽的男子》、《科学与慈善》)
这些作品是他14岁时画的,其中《科学与慈善》在1897年的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荣誉奖。
毕加索这个阶段的绘画风格,写实、细腻,人们称之为早期表现主义。
蓝色时期。
(课件展示: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出现多幅蓝色系列作品)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画家当时的心情吗?(提问学生)
毕加索当时居住在贫民区,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的穷人,在这期间,他还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卡萨吉玛斯。透过阴郁的蓝色调,我们感受到了贫穷、孤独和苦难。
人们把他这个阶段的创作手法称作蓝色时期。
粉红时期。
(课件展示:1904年,毕加索恋爱了。出现一组粉红时期作品。)
这些画和蓝色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以粉红、土黄为主色调,风格清新明快,体会画家自由浪漫的心情。)(提问学生)
如果请你为画家这阶段的绘画风格取个名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问学生)
揭示:粉红时期,也叫玫瑰时期。
活动4【活动】重点分析,体验方法。
1、作品分析,体验方法。
课件展示图片,1907年是毕加索创作风格的一个转折点。
欣赏三幅作品。
这三幅作品都很有特点,你最想了解哪一幅呢?
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最感兴趣的,可以轻声讨论,这幅画最特别的地方是哪里?想一想,画家为什么要这么表现?
铃响停止讨论。
哪个小组代表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是哪一幅画?你们是怎么想的?
有其他组和他们选的一样吗?有没有不同观点?
1)欣赏作品一《男子像》
这幅画中的男子,五官的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化,
既然这样,那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吗?徐老师也来试一试。
(课件展示:男子的五官移位、重组。)
原来,五官还能用错位的方式来表现。(板书:错位重组)
可是,为什么五官可以错位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影片。(播放视频)
当我们身在不同的空间,做出不同的表情动作,(出示不同脸型图片)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五官有没有发生变化?画家把这些不同状态下的五官、肢体结合在一张画面中,把原本平面的画面表现出了多维的立体感。(板书:平面——立体)
老师从这幅作品上受到了启发,我们的藏宝图是不是也可以有别的拼法?谁愿意再来尝试一下。(学生重拼、教师可提供帮助)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2)欣赏作品二《安乐椅中的女人》
说说你们的发现。(课件展示:正面部分和侧面部分分别用醒目的线条强调出轮廓)
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我们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看到了不同角度的脸。(板书二:多角度呈现)画家想表现什么?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我们都看过影片中的慢镜头,画家就像是把镜头中的不同动作定格在了同一个画面中。用静态的画面表现动态的人物,(板书:静态——动态)毕加索真是非常了不起。那徐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我们能让藏宝图上的人像也表现出脸部的不同角度吗?可以怎样添画?
(请一名学生指导,教师示范添画)
谢谢这位同学,我们合作愉快!奖励星星卡。
3)欣赏作品三《亚威农少女》。
找一找,画中表现人体轮廓的,以什么线条为主?(课件显示:用红色强调出人体上的直线和棱角)
画家为什么用刚硬的直线和棱角来表现柔美的女子躯体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非洲雕塑。(课件展示非洲人体雕塑)你看到了什么?(同上,直线与棱角被标识出来)
毕加索正是因为融合了非洲雕塑的元素,用直线和棱角把完整的人体进行了分解再重新组合,(板书三:直线分解、完整——碎裂)整个画面如同破碎了的镜面,这幅《亚威农少女》当时震惊了整个艺术界,成为了立体主义的开端之作。
那么我们的藏宝图中,有没有藏着直线和棱角呢?(用红笔标识)
3、引导归纳,梳理总结。
在这过程中,毕加索又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分析立体主义(图片)和综合立体主义阶段。(图片)
原来,艺术大师的秘笈就藏在这些作品中,谁能用最简单通俗的话来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教师引导:把不同空间、不同动作、不同角度的事物进行分解重组。
活动5【作业】引导探索,集体创作。
就在我们寻宝的过程中,别的小朋友也在偷偷地学呢!看看他们学习的成果吧!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四幅)
你最欣赏哪一种表现手法?你能给他们更好的建议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挑战大师(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立体主义绘画手法,创作一幅人像画,头像或半身像皆可。
2、用油画棒直接在画纸上作画,画面饱满。
有困难吗?老师可以接受三个提问。
学生开始作业。
教师搭建黑色纸箱。
画好的学生把作业贴到纸箱上。
活动6【活动】作品展示、拓展延伸。
1、以倒计时动画结束作业。
2、作业评价。
你认为哪一幅作品表现出了立体主义的手法?可以推荐自己。
老师觉得,我们全班同学的作品就构成了一件精彩的立体主义作品。
3、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用一张藏宝图开启了对艺术大师毕加索绘画风格的探寻之路,同学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真的非常棒!然而,寻宝之旅并没有到此结束,在立体主义之后,毕加索先后经历了古典主义时期(欣赏古典主义作品)、超现实主义时期(欣赏作品)、蜕变时期(欣赏作品)、田园时期(欣赏作品)等不同风格的创作阶段。
下次再有机会,你们愿意和徐老师继续去寻宝吗?
4、规整桌面,师生道别。
课件24张PPT。大师画我也画 大师画我也画 Picasso
1881年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4岁作品>>> 赤足的少女 戴帽的男子 科学与慈善早期表现主义1897
西班牙全国美展荣誉奖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居住在贫民区。蓝色时期1904年,毕加索恋爱了粉红时期(玫瑰时期)1907年,毕加索结识了波拉克,在绘画风格上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 1、选择自己喜欢的立体主义绘画手法,创作一幅人像画。头像或半身像皆可。
2、用油画棒直接在画纸上作画,画面饱满,注意颜色与画纸底色的对比。挑战大师古典主义时期超





期蜕变时期田园时期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
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一样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