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复习暖色的知识,培养色彩美感意识。
2、正确运用冷暖色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3、欣赏冷暖色的画,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绘画有一定基础,但对色彩的应用还不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重点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冷色调的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来表现不同的色调的画面。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课件欣赏秋天景色的图片。)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景色也很美丽,枫叶变—红了,麦田变—黄了,果园里的桔子成熟了,由绿变橙了……
出示色块:红、橙、黄。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冷暖色,知道了红、橙、黄属于什么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师:哪些颜色属于冷色?教师出示冷色调的图片课件
出示色块:蓝、绿、紫。
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师:什么季节感觉上以冷色为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暖色调的画。
活动2【讲授】新授
1、分类游戏:用上节课学到的冷暖色知识分分类!
把色彩相似的图片归为一类。如;蓝色,绿色,紫色系列适于表现寒冷、遥远、宁静。红色,橙色,黄色适于表现温暖、热烈、兴奋。结论:像这种以暖色为主的画我们就称为暖色调的画,反之,以冷色为主的画我们就称之为冷色调的画。色调——画面上色彩的整体关系,构成了画面的色调。其中主要色彩主宰了色彩的倾向。
2、作品欣赏:让学生说出自己感觉的景物冷暖色有哪些?归纳冷色调的风景:夜色、海景、草地、森林……显得静谧而幽深;暖色调的风景:晚霞、秋景、丰收的田野……传达出热情和温馨。
3、点拨:让学生讨论判断是不是冷色调的画面中就绝不能出现暖色?是不是暖色调的画面中绝对不能出现冷色?理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思,冷暖对比色在一起会更醒目。
小结:在美术作品中冷暖色的对比是在大面积的统一中有小的变化,可以使画面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使画面有更生动的感觉。
4、想一想:春天的小河、夏天的傍晚、丰收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美丽的大海、金黄的沙漠、夕阳西下、浓郁的树林,用什么色调表现比较合适?
活动3【练习】作业布置
出示作业要求:
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画一幅冷色调或暖色调的风景画。
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活动4【活动】评价
完成的作品参加作品展览,将画贴在黑板上。
1、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你觉得哪些作品比较好?
活动5【作业】拓展
启发学生联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冷暖色调来表现。将你所学的冷暖色调知识用于家中的环境布置如窗帘的色彩选择、家具、墙壁的颜色、服装的色彩搭配等,自己动动手,或者给父母提提建议。
课件36张PPT。 生活中的冷色生活中的冷色秋天的季节冷暖色知识分分类冷暖色的风景欣赏万绿丛中一点红红黄橙蓝绿紫冬天的季节冬天的画下一页冬天的画下一页冬天的画下一页给人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返回给人寒冷、遥远、宁静的感觉。返回 秋天的枫叶红了下一页 下一页金黄的麦子返回秋天的桔子图片分类返回下一页123654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蓝色,绿色,紫色系列适于表现红色,橙色,黄色适于表现色调——画面上色彩的整体关系,构成了画面的色调。 其中主要色彩主宰了色彩的倾向。 返回寒冷温暖例图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返回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返回万绿丛中一点红下一页在美术作品中冷暖色的对比是在大面积的统一中
有小的变化,可以使画面色彩丰富、对比强烈,
使画面有更生动的感觉。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