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飞天(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天及莫高窟的有关知识,发现如何运用流动的线条表现飞天优雅、自由飞行的姿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大量图片与视频、与西方绘画中的小天使的对比,发现飞天的服饰美、线条美与姿态美。在欣赏与练习中找到如何用流动的线条绘制与飞天身体飞行方向一致的丝带来表现飞天飞行的优雅。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飞天的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发传统文化的意识。
2学情分析
《飞天》是人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壁画艺术的精品 ——飞天。向学生展示拥有飞天最多的佛教洞窟——敦煌莫高窟,分析莫高窟飞天的演变发展。发现飞天的美感和古代劳动人民如何运用流动的线条表现飞天飞行的姿态的。(在此之前的教材上已有过关于线条的学习内容)本课为两课时,欣赏一课时,绘画创作一课时。在具体实施上用四年级学生上第一课时,要求略有降低。但鉴于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所以还是要鼓励学生自学习,通过讨论和品读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用美术语言进行阐述。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发展历史、掌握飞天的美感。教学难点:理解飘带与飞天身体动势的关系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飞天(一)
课件图片导入: 同学们国庆节在家观看了国庆阅兵了吗?那你注意到各省的花车游行了吗?每个省份都把自己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标志物装饰到了自己的彩车上。看,香港的彩车上是什么?海南省的呢?这辆是甘肃省的彩车,你知道这上面装饰的是什么吗?其实在电视的广告片上我们也常看到她呢。(课件播放中央三太台标广告飞天视频)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飞天》(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问题超市
二、问题超市: 关于飞天,你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吧?和你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都想知道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起学习欣赏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后,学生回答。 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进行了归纳,把它放到了“问题超市”中。(课件) 1. 什么是“飞天”? 2. “飞天”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 3. 每个时代的“飞天”都是一个样子吗? 4. “飞天”美在何处? 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老师点击链接,请学生通过阅读找答案。(设计意图: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广泛,教师将其进行归纳,有助于有重点的学习。以问题超市的形式出现,给了学生极大的尊重,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点击到哪一个问题时,请一名学生大声阅读屏幕上出现的答案,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学习,并进行探究和归纳。) 1. 归纳: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的故乡在印度,最早指的是一对夫妻,分别是娱乐神和歌舞神,男的马首人身,能歌;女的端正,能舞 。传入中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混为一体,以飞行的仙女的形象出现。 2. 归纳:“飞天”一般出现在石窟壁画中。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文字介绍上刚才提到了莫高窟,想不想去看一下?(视频介绍莫高窟) 3.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课件图片展示。 归纳: 1)、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粗犷朴拙。 2)、创新时期:从西魏到隋代。此时期的敦煌壁画,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壁的飞天。 3)、鼎盛时期。贯穿整个唐代,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4)、衰落时期。从五代至元代,大约460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唐代风格,但没有唐代飞天的生动活泼,有些匠气,但装饰性十分好。 4. 图片展示:请学生通过讨论说说自己认为飞天美在何处。 归纳: 所有的飞天的头饰、服装都很华美,我们称做“服饰美”,如果抛去色彩,我们会发现她们的线条都是怎样的?我们管这叫做“线条美”。对比西方绘画中的小天使,飞天不长翅磅、不生羽毛、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飞地自由、优雅。我们把它叫做“姿态美”。 5. 那么你发现了飞天的衣带与他身体的动态有什么关系吗?谁能上来学一下飞天飞行时的动作?(道具:飘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演引导学生发现丝带飘动的方向与人体运动方向的关系)敦煌壁画中是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飞天的衣带的? 6. 老师现在要在黑板上画一个飞天,你想提醒老师注意什么? 请一生到黑板上为老师画好的飞天添画丝带,其他生在老师发的印好的作业纸上添画上飘带,表现出飞天飞行的动势。展示,比较什么样的线条、如何配合身体走势能表现好飞天飞行的优雅美感。(设计意图:通过实践巩固、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
活动3【作业】作业超市
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欣赏你都知道了关于飞天的哪些知识,你想对创作飞天壁画的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飞天,下一节课我们就要来画飞天了,让我们到“作业超市”来挑选一下适合自己的作业: 1. 在老师提供的“飞天”线描稿上涂色。 2. 临摹一幅“飞天”。 3. 用线描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飞天”。 4. 创作一幅涂色作品“飞天”。 拓展作业:回去上网查查:在中国现代词汇中,“飞天”特指什么? 但无论用选哪一种作业,都不要忘记运用流动的线条表现飞天飞行的姿态。(设计意图:为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避免作业“千人一面”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后的成就感。)
课件17张PPT。飞天 传说中天歌神乾闼婆和天乐神紧那罗是一对夫妻,乾闼婆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他们一个擅歌一个擅舞,形影不离,和谐恩爱。后来乾闼婆与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成了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飞天。飞天发展的三个时期借鉴时期(北魏):
头有圆光,脸型椭圆,大嘴大耳, 白鼻梁,白眼珠.大体上保留西域式飞天的特点.融合时期(西魏——隋):
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 与
道教羽人、飞仙形象结合.形成自我风格(唐):
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
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如何看出飞天在飞?对比:她们的动势有什么不同?飞天弯曲飘逸的身形给人柔美凌空飞舞的感受。什么样的线条适合表现飞天的衣裙飘带?直 线折 线波 浪 线 (硬)
不 适 合(柔软)
适 合螺旋线弧 线波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