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飞天(二)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飞天(二)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4 15: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7课 飞天(二)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在四年级上册教材中,飞天(一)和飞天(二)是一个学习单元,(一)是欣赏飞天各朝代的特点,感受飞天的美,(二)是感受飞天的动态美并学习感悟中国线描表现飞天。本课虽为飞天(二),执教者把本课(造型 表现)为作为整个学习单元的第一课时来上,教学上有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呈现合理。飞天(二)是以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与“造型 表现”领域相结合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技能系列中的一部分。本课时在追求人文性质的同时侧重于后一个领域,运用线条造型表现,学生通过欣赏、表现飞天,感受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表现方法,并且提高对线条“动态美”的理解能力。在教材纵贯线——线描系列绘画中,学生从低年级会动的线条等课中都进行了技法表现的训练,而教材的线描分为:中国传统线描以及手绘线性图像具有装饰性线描,《飞天》这课属于前者,纵观教材五、六年级线描课程,都属于后者,那么,作为中国传统线描技法学习表现的课程,本课尤为重要,教师应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学目标
显性方面为: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动态美”的魅力,参考飞天形象,创作飞天作品。 隐性方面为: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自豪感。
21·cn·jy·com
3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动势与飘带的关系,了解飞天的“动态美”,感悟飞天的线条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态美”
4学情分析
本课原属人美版实验教材五年级内容,在正式版本中划分为四年级教学内容 ,四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已经掌握了欣赏评述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作品进行背景、内在等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理解和表述,并能对中国的“国粹”有自豪感,具有在广泛地文化情境中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线描画形式画种的教学探索,从造型表现上来说,线描画要强调线的大胆、流畅、自由、肯定,充分地表现出学生对形与线的感觉,并且,使学生能利用线条表现出心中物象的形体空间、结构等。(再现与表现)
2·1·c·n·j·y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组织教学
课题“飞天“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铺垫“飞天”的动态。((用线描形式板书飞天)
活动2【讲授】讲授新知识
简介敦煌的相关知识,以及飞天的来源定义。欣赏洞窟壁画,远观飞天的美。直观了解石窟壁画艺术形式概念,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欣赏评述能力。
活动3【活动】欣赏感悟动态美
结合课本飞天作品研究,总结出风等动态美特点,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在“飘带线条”上。用不同作品表明不同的“线条变化”,总结相同的“线条动态美”21教育网
活动4【活动】解读飘带的意义
飞天“飘带”元素欣赏:使学生了解“飘带线条”对于“动态”的重要性,学生线条练习并且感悟不同造型变化的美。教师示范,学生进行飘带线描练习。使学生在学习线条表现中不仅在表现线,解决本课重点,并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优秀线描艺术魅力。
活动5【练习】“骨架”人物技法讲解
飞天“姿态”元素欣赏:课件散发学生思维,对多种姿态进行表现。教具、图片结合,使学生提炼出姿态应该是“流线型”,同样具有“动态美”,并且进行“骨架”辅助线技能操作。
活动6【讲授】感受飘带与人物的动态美
探讨“飘带“元素和“姿态”元素相结合,再次感受线条产生的“动态美”。
活动7【讲授】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飞天,集合两者元素,力图用线条表现出“动态美”。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利用骨架巧妙解决人物的动势这一本课难点。www.21-cn-jy.com
活动8【练习】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注意线条的流畅、肯定;并且把飞天的袖子、裙子、飘带等做艺术化动态处理,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人物动势。(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来表现线描:本课让学生用粉笔在黑色卡纸上绘画,粉笔的绘画可横可竖着画,让学生体验乐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9【活动】评价学生作业
展示评价学生作业并注重学生的过程性体验。
活动10【讲授】延伸拓展
总结飞天的线条“动态美”,并且总结出飞天的寓意:飞天是敦煌壁画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受人们喜爱的部分,也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她们优雅的体态和飘逸的长裙、彩带,唤起了人们对美的向往。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