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犯罪与刑罚 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2犯罪与刑罚 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 2025-07-04 16:56:11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思考:漫画中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偷盗
犯罪
犯罪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11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2 犯罪与刑罚
自主学习
1、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P96)
2、什么是犯罪 (P97-P98)
3、犯罪的基本特征 (P97-P98)
4、刑罚的含义 (P98)
5、我国刑罚的种类 (P98)
6、我们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P98)
浏览课本P96-9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活动探究一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你如何理解《刑法》这部法律?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谈谈《刑法》这部法律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作用?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1.刑法的内容及作用 (P96)
刑法的内容: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总结归纳
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
活动探究二
思考: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境一
性质: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并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构成盗窃罪。
法律责任: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务,数额较大,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
活动探究二
情境二
性质: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抢夺方向盘、变速杆等操纵装置;殴打、拉拽驾驶人员,有其他妨害安全驾驶行为,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责任: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思考: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
活动探究二
情境三
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汪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法律责任:要承担刑事责任。
思考: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犯罪 (P97-P98)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总结归纳
3.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97-98
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总结归纳
15岁的学生林某使用言语威胁、搜身、殴打等方式,多次强行向几名中学生索要财物,一年内共索得三千余元。
活动探究三
思考: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应当如何处理?
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或者多次进行敲诈勒索,将构成敲诈勒索罪。所以林某的行为构成了犯罪。
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量刑规定,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而有所不同。如果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补充思考:结合此案例论一论,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类型?
4.刑罚的含义和类型?P94
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载,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
类型: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总结归纳
刑罚
附加刑
主刑
管制
拘役
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罚金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总结归纳
主刑只能单独适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活动探究四
思考:结合案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赵某听到女邻居邹某家中传出谩骂和殴打声,便前去查看,发现李某把邹某摁倒在地,殴打其头部。赵某立即上前制止并从背后拉拽李某,致李某倒地。李某起身后欲殴打赵某,赵某随即将李某推倒,朝李某腹部猛踩一脚。看到李某无法起身后,赵某离开现场。经鉴定,李某腹部横结肠破裂,伤情属于重伤二级;邹某面部挫伤,伤情属于轻微伤。后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赵某属于正当防卫,依法对赵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5.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P98
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②我们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总结归纳
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课堂小结
犯罪与刑罚
刑法的作用
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分界线)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有勇有谋应对犯罪行为
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敢于并善于斗争
课堂练习
1.初中生小张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在扒窃,遂在纸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并悄悄给失主和公交车司机看,最终协助公安机关抓住了小偷。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犯罪行为,勇敢及时帮助受害者
②善于斗争,巧妙地借助他人力量应对犯罪
③尊重和保护隐私权,维护社会的正义
④机智灵活、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2.虞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体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下列对李某某所受的刑罚的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有(   )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
B.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C.罚金属于附加刑
D.李某某所受的刑罚都是附加刑
D
课堂练习
3.某班开展“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以下案件可以作为该模拟法庭使用的是( )
①周叔叔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恼怒,把对方打成重伤 
②因单位拖欠工资,老张到单位追讨,与单位负责人发生争吵 
③中学生小何经常逃课上网,钱不够花拦路抢劫被抓获 
④在重点文物旅游景区里,小关不听管理员的劝阻骑在文物上拍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
课堂练习
4.安徽省刘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对案件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A
同课章节目录